排行榜ABC

当前位置:排行榜ABC > 美食特产榜 > 正文

返回顶部

永春漆篮

时间:2024/11/19 17:53:49 15200票数:31投他一票#日剧#

永春漆篮是福建闽南地区一种著名的漆器手工艺品。漆篮作为重要的生活用品,在闽南地区广泛流行,是早年民间嫁女的必备妆奁品、陪嫁品。也是迎神祭祖、寿诞喜庆、拜亲会友等重大节日装盛物品的器具或作为互相馈赠的礼品。漆篮已成为闽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年闽南人漂洋出海到达东南亚,漆篮随之成为华侨文化的一部分。许多东南亚的华侨回到故乡,回去时总要带上几个漆篮,以此寄托思乡之情。

  • 分类: 工艺礼品
  • 产地: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
№目 录
    详细介绍

    永春漆篮是福建省永春县的传统名牌特色产品。明正德年间(1506—1522),永春县仙夹镇龙水村的油漆匠,把传统产品竹提篮和竹盘的坯件放在石灰水中煮后,凉干抹上桐油灰,裱以夏布,涂上生漆,制成漆篮,使之坚固耐用。以后逐渐改进,在漆篮的提柄、篮盖、篮体上精心装饰图案,雕花绘画,经过30多道工序制作,成为名贵的漆篮。分扁篮、格篮和盛篮3大类,每类又分特级、甲级和光油等3个级别,大小规格100多种。不但具有高雅古朴、端庄大方、精巧玲珑的艺术风格,而且耐酸、耐碱、耐用。2009年6月被列入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历史沿革

    大约在明朝,永春龙水村的手工匠就开始用竹子编制篮、盘、箩、笼等日用器具。他们对篮子的制作十分讲究:要把竹子劈成薄如纱、细如丝的竹篾,编成篮后,抹上桐油灰,裱上布,上生漆,并在竹篮上精心绘饰各种金色图案。这种漆篮,很快在闽南地区流行起来。

    “竹篮打水水不空”,说的是福建省泉州市永春漆篮,独特的加工工艺使它能盛水不漏,其制作技艺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

    工艺流程

    制作漆篮的技艺,如果细分的话,有30多道。而按大步骤来说,可以分竹编、灰工、漆画堆雕三步。因为工序繁琐细致,大部分村民只能掌握其中一项步骤。漆篮技艺传承人郭金镖带领记者,走访了参与漆篮制作的几户村民。

    竹编

    漆篮的原材料是当地盛产的毛竹。在64岁的村民郭清柏手里,竹子被锋利的篾刀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四分为八……不断分下去,直至成为粗细不一的篾片。篾片厚度根据漆篮的要求,最细的堪比头发丝。篾片为经,篾丝为纬,在巧手编制下成了篮。篮有大有小,有扁篮、格篮、盛篮,还有盒、盘。

    这些编好的竹篮,相比于漆篮成品,就叫“篮胚”。

    灰工

    人们常说“竹篮打水一场空”,可这漆篮却因为第二步“灰工”,变得坚固轻巧、盛水不漏。

    “灰工”,可以理解为抹灰。今年74岁,有着56年“灰工”经验的郭云永老人说,先挖来田里的土,晾晒后研细,过筛,留下细如面粉的土粉。细土粉加入桐油搅拌,成了“油灰”。“灰工”的程序非常繁多,先用石灰水煮篮胚,整理篮型,把篾头割掉,然后在篮身上抹灰。按图案剪出布样,裱布,裱纸。篮底和篮身还要上细灰,再修削、磨灰,上清油、黑油。前前后后,有大大小小20多道工序。

    漆画堆雕

    漆画堆雕是漆篮的“画龙点睛”之笔。漆工的工序大致是这样的:生漆加工,篮身刷磨,洗篮,上漆,放在水里水磨,再上漆,上金箔,安金线,描朱红,安金朵。经过漆画堆雕,“灰头土脸”的漆篮,变得华丽大方。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城市琴淑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永春漆篮】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永春漆篮 小编为您整理永春漆篮的全部内容
    更多相关词条

    更多>>

    点击查看 美食特产榜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