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渊源
河龙贡米因产自宁化县河龙乡而闻名,后推广至该县全境广泛种植,是宁化县历史悠久、极富特色的农产品,公元1004年(宋真宗景德元年)被列为贡米。据清康熙年间出版的《宁化县志》载:伊盆,宁化人,为人豪毅,耿耿有烈士风。1004年,转运使李住起解梅州银绢,本州委通判胡某赍至本都武曲桥锡源驿(今河龙乡)疾故,奉官茔葬。伊公慨然诣县自陈曰:“解官本为朝廷重务,客死吾土,某现充保长,亦草莽臣也,愿换牒代解。”县许之。至汴京,适逢皇太子生,上大悦,以覃赐敕一道,骏马一骑,剑一口,命其出镇柳州。时南蛮不共。公领军勇夺前驱,血战破贼,所向倒戈。事平凯奏。卒于官,以功特赠银青光禄大夫,因庙食至今。伊盆在代解银绢时,随带家乡大米,一路食用。到京之后,在交付银绢时,把随带的大米一并奉上,以御食用。皇帝食后大喜,甚赞河龙大米质优味佳,并令每年征收进贡,“河龙贡米”便由此扬名。河龙乡上伊村口有一座古庙叫“伊公庙”,供奉伊盆夫妇,一直香火不断。
种植环境
河龙贡米质量特色与宁化当地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是与生产地域所处地理位置相关。宁化县全境低山、丘陵、盆地占全境总面积的96%,地理环境条件非常适于河龙贡谷的生长。且宁化所处的地理位置毗邻动植物生长的“黄金分割线”(北纬30 度),森林茂密,植被良好,有着优良的生态环境,是河龙贡谷生长发育的理想家园。
二是与生产地域所处气候特征相关。宁化县属中亚带季风湿润型山地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6.2℃,大于12℃持续天数230天,昼夜温差平均达10℃以上,无霜期214天~248天,特别适合河龙贡谷的生长要求,使植株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时间延长,植株体内的有机养分不断积累转化,稻株表现为穗大粒多,籽粒饱满,千粒重大,谷粒发育充分完整,生产出来的河龙贡米蛋白质、支链淀粉含量丰富,口感好。
三是与生产地域所处土壤相关。河龙贡米产区水田土壤多系冲积物或坡积物熟化演变形成,水稻土占总耕地的96.21%,其水、肥、气、热协调,土体健壮,十分适宜河龙贡米的生长。耕作层土层较深厚,80%以上耕层厚度超过20cm,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丰富指标的田块达76.82%,同时,宁化境内地质构造主要由海相沉积和陆相沉积交互作用形成,成土母质中富含硅、钙、磷、钾、铁、硒、铜、锌等植物营养元素,得此地利,河龙贡谷品质自然十分优异。
四是与生产地域所处水资源相关。宁化县境内雨量充沛,四季空气清新,为闽、赣、粤三省的三江之源——闽江、赣江和汀江均发端于此,全县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总量丰富且水质良好,无污染,并富含多种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不仅保证了河龙贡谷生长发育各关键环节对水分的需求,而且有利于保障河龙贡谷生长发育所需的养分,确保了河龙贡米的质量特色。
五是与生产地域所处良好的植被条件相关。宁化县境内森林茂密,植被良好,森林覆盖率为62.8%,宁化的自然和生态环境条件受到长期完好的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得到可持续发展,而产自于这一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中的河龙贡米的质量特色也更为突显。
六是与生产地域人文因素关。宁化县是客家人的摇篮,客家人勤劳朴实,宁化稻农素有精耕细作的习惯,从土地耕整、播种移栽、田间管理、施肥施药等方面均有其十分独特的传统习俗,在稻谷贮存和大米加工方面,也有其独到的精细工艺,在长期的耕作中积累了河龙贡米栽培管理经验,且子承父授,代代相传,延续千年不断总结提高,对河龙贡米特异品质的形成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质量特色
1、感官特征:米粒长梭形,色泽洁白,透明有润泽。饭软而不粘,凉饭不返生,米饭有清香味。
2、理化指标:垩白粒率≤20%,垩白度≤2.5%,直链淀粉含量15%至20%,胶稠度≥60mm,碱消值≥5.0,蛋白质含量≥7.0%。
3、安全要求:产品安全指标必须达到国家对同类产品的相关规定。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城市琴淑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河龙贡米】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河龙贡米 小编为您整理河龙贡米的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