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ABC

当前位置:排行榜ABC > 美食特产榜 > 正文

返回顶部

资溪白茶

时间:2024/9/16 16:45:56 15200票数:31投他一票#日剧#

资溪白茶,产自江西省资溪县,因其满叶披毫,如银似雪而得名,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是江西名茶之一。资溪白茶外观色泽为绿色,冲泡后形似凤羽,具有滋味鲜爽、汤色鹅黄、清澈明亮、回味甘甜等特点,是茶类中的珍品,早在北宋时期,被列为皇室贡品。资溪白茶以其冲泡后具有外形芽毫完整或形态自如花朵,满身披毫,在历次江西省名茶评比大会屡次获得金奖,2013年被江西省茶叶协会评为“江西省十大名茶”。

    详细介绍

    产品特点

    品质特性

    资溪白茶因其满叶披毫、状若银雪而得名。白茶最主要的特点是毫色银白,素有“绿妆素裹”之美感,且芽头肥壮,汤色黄亮,滋味鲜醇,叶底嫩匀。

    营养价值

    据生物化学测定,白茶的氨基酸含量高达6—8%,最高达12%,比其他茶叶高出2—3倍,具有很好的抗病毒免疫功能。

    药用价值

    资溪白茶具有防癌、抗癌、防暑、解毒、治牙痛等功效,尤其是陈年白毫,银针可用作患麻疹幼儿的退烧药,其退烧效果比抗生素更好。中医药理证明,白茶性清凉,具有退热降火之功效。

    工艺特色

    资溪白茶是一种轻微发酵茶,选用白毫特多的芽叶,以不经揉炒特异精细的方法加工而成。其初制基本工艺是萎凋、烘焙(或阴干)、拣剔、复火等工序,关键在于萎凋。萎凋分为室内萎凋和室外日光萎凋两种,要根据气候灵活掌握,以春秋晴天或夏季不闷热的晴朗天气,采取室内萎凋或复式萎凋为佳。其精制工艺是在剔除梗、片、蜡叶、红张、暗张之后,以文火进行烘焙至足干,只宜以火香衬托茶香,待水分含量为4—5%时,趁热装箱。白茶制法的特点是既不破坏酶的活性,又不促进氧化作用,且保持毫香显现,汤味鲜爽。这是由于人们采摘了细嫩、叶背多白茸毛的芽叶,加工时不炒不揉,晒干或用文火烘干,使白茸毛在茶的外表完整地保留下来,这就是它呈白色的缘故。 

    品种分类

    资溪白茶因茶树品种、原料(鲜叶)采摘的标准不同,分为芽茶(如白毫银针)和叶茶(如白牡丹、新白茶、贡眉、寿眉)。主要品种有白牡丹、白毫银针。白牡丹是采自大白茶树或水仙种的短小芽叶新梢的一芽一二叶制成的,是白茶中的上乘佳品;而采自大白茶树的肥芽制成的白茶称为“白毫银针”,因其色白如银,外形似针而得名,是白茶中最名贵的品种,其香气清新,汤色淡黄,滋味鲜爽,是白茶中的极品。

    产地环境

    江西省抚州市资溪县地处武夷山脉西麓,自然生态保存完好,森林旅游资源丰富,全县森林覆盖率高达87.2%,境内负氧离子含量最高达27万个单位/立方厘米。生态环境居江西省省第一、全国第七。资溪白茶产区位于马头山原始森林附近,生态环境优越,群山环绕,空气清新,雨水充足,土地肥沃。正是这种优越的生态环境孕育了资溪白茶。

    历史渊源

    白茶历史悠久。宋徽宗赵佶对白茶情有独钟,在《大观茶论》中对白茶给予了极高的评价,称它“无与伦比”,“白茶自为一种,与常茶不同……于是白茶遂为第一。”白茶遂列皇室贡品。

    资溪白茶最早在清同治年间《资溪县志》就有记载,时称为“白毫”,属资溪重要物产之一,其造茶法为“三月谷雨前采最嫩者一叶一枪(芽)摊干,用锅烧热入叶炒之,乘热搓揉炭火焙干,泡色淡而香味较胜”。古人有云:“茶色贵白”,“茶之佳品色白,若碧绿色者乃常品也”。

    2003年,资溪县利用其优越的生态环境及丰富的自然资源,引进白茶种植技术,并在马头山镇永胜村试种150亩获成功,继而建立了“永胜白茶示范基地”,从而带动了周边农民参与白茶种植。

    生产情况

    2007年,资溪县白茶种植面积已达1000亩。

    2008年,资溪白茶种植规模发展到5000余亩。

    2016年,资溪白茶种植面积达3.2万亩,白茶种植加工企业有17家,年产量突破10万千克。

    产品荣誉

    2006年7月,在江西省名茶评比大会上,资溪白茶在参赛的73家茶叶生产单位角逐中获金奖,并获江西省首届农博会“畅销产品奖”。

    2007年,资溪白茶通过省级无公害论证。

    2008年初,资溪白茶在江西省首届茶博会上荣获金奖。同年3月,江西省农业经作部门领导对资溪白茶给予充分肯定,认为资溪白茶是当前全省最好的绿茶。

    2009年,资溪白茶产品通过有机食品认证。

    2012年01月18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资溪白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地理标志

    地域保护范围

    资溪白茶产地范围为江西省资溪县鹤城镇、马头山镇、高阜镇、嵩市镇、乌石镇、高田乡、石峡乡7个乡镇,高阜林场、马头山林场、石峡林场、陈坊林场、株溪林场5个林场现辖行政区域。

    质量技术要求

    (一)品种

    适宜制作资溪白茶的当地群种以及其它茶树良种。

    (二)立地条件

    保护区范围内海拔400米的山地。土壤质地为略带砂性的红壤土,土壤pH值4.5至5.6,土壤有机物质含量≥1.5%,土层厚度≥50厘米。

    (三)栽培管理

    1.繁殖:每年9月至11月采用扦插育苗。

    2.定植:春季定植时间为2月中旬至3月上旬,秋季定植时间为10月下旬至11月下旬。栽植密度≤7.5万株/公顷。

    3.施肥:施肥深度≥20厘米,每公顷施有机肥≥3吨。

    4.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鲜叶采摘

    每年3月中下旬至4月中旬按照标准采摘一芽至一芽二叶初展的新鲜芽叶。

    (五)加工工艺

    1.工艺流程:鲜叶采摘→摊青→杀青→理条→烘干。

    2.工艺要求:

    (1)摊青:室温控制在20℃至25℃,时间2小时至3小时。当叶片柔软,散发青气,含水率60%至65%时停止摊青。

    (2)杀青:温度控制在120℃至150℃。杀青时间6分钟至10分钟。当叶子颜色变深,萎蔫,手握柔软松散,折梗不断,青气消失,茶香散出,失重率约15%至20%时停止杀青。

    (3)理条:温度控制在80℃至90℃,时间25分钟至30分钟。当95%以上茶条圆直,手摸有触手感(约7成干)时,即停止理条。

    (4)烘干:温度60℃至90℃,时间1.5小时至2.5小时,当手捏茶条成粉末,含水率低于6.5%时,立即摊凉至室温。

    (六)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芽叶色如玉霜,形似玉兰。泡制后叶张玉白,茎脉翠绿,汤色鹅黄,清澈明亮。香气清香扑鼻。滋味进口鲜爽,回味甘甜。

    2.理化指标:水浸出物≥36%,氨基酸≥5.5%。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专用标志使用

    资溪白茶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江西省资溪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报国家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资溪白茶的法定检测机构由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指定。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岁月静好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资溪白茶】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资溪白茶 小编为您整理资溪白茶的全部内容
    更多相关词条

    更多>>

    点击查看 美食特产榜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