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香荔该产品具有果实皮薄而红,肉白蜡色,爽脆多汁,甘甜带香,核小,可食率高等优点,啖之口内留香持久,与糯米糍、桂味、黑叶等荔枝不相伯仲。在新兴县广泛种植,成为新兴最早的特产。新兴香荔,广东省新兴县特产荔枝,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新兴香荔系岭南十大佳果之一,新兴“三大宝”之一 。
种植环境
新兴县地处广东省中部偏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季节分明,霜期短。年平均气温21.5℃,年平均日照总时数1696小时,日均4.65小时,日照率39.2%。太阳辐射总量年平均每平方102.4千卡。日照稳定≥10℃的历年总积温平均值7398.2℃。境内中部年均有霜日数5.9天,初霜日一般出现在12月份,霜期20-60天之间。年降雨量1663.7毫米,多集中在5、6月和8、9月份。
种植历史
新兴香荔是新兴县荔枝主要品种,起源于福建省荔枝品种“状元红”。明代,新兴县种植的荔枝品种有黑叶、进奉、桂味等。1406年(明永乐四年)进士黎常(新兴县籍人)从福建引进状元红荔枝树苗回县培育成新品种,因其果小,颜色鲜红,核小如米,肉脆味香,有别于其他荔枝品种,故得名“新兴香荔”。1758年(清乾隆二十三年)《新兴县志》载:“香荔枝,两粤所无,唯新兴有之。或无核,或有核而绝小。他处莳之则变。”《罗浮志》也载:“荔枝有多种,出新兴者为香荔,实小核焦而香美……甘酸宜人。其核细者谓之焦核,荔枝之最珍者也。”《广州杂记》更赞誉新兴香荔的珍稀:“粤荔多不及闽……而新兴者过之。新兴荔干,美于闽之状元红,官其地者亦不可多得,彼人取荔浆为酒……色香味俱美。”清代,新兴香荔被列为贡品。其时,每年荔枝收获时节,必由县官派遣差役下乡,四出查勘,遇有种荔农户,便指派解额上送,违者则以欺骗论罪。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新兴知县王耀曾到任,深察民情,即于县署后旷地(中山公园)莳植香荔树百余株,以为解贡之用。此后,新兴香荔名负内外。该县各地均有种植,以环城、洞口、车岗、上沙、东成、集成、船岗为主产区。民国期间,该县种植面积有900~1000亩,荔枝树2.7~3万株。每逢“大年”,总产约10多万公斤。
1949年为694亩,2.54万株,总产20万公斤。1949年后,成为广东荔枝著名品种之一。1951年9月,华南植物园科技人员在新兴县城郊井料岗圈接新兴香荔树苗50株送往苏联莫斯科试种。1984年日本京都大学教授柳田圣山到新兴县观光后,著文称新兴是“荔枝的故乡”。
新兴香荔具有岭南荔枝珍品的盛誉,又具有栽培管理成树结果难的特点,如管理不当,则不结果,或种性退化,果实变小,细核率降低,香味变淡,酸性过浓。1957年后,该县曾多次进行培植、扩种,但成效不显著。至1978年,全县香荔秧植面积4939亩,有荔枝树74085株,其中成树面积3326亩,共49890株。是年,总产30.98万公斤。1985年种植面积发展至6755亩,总产40.83万公斤。因产量少,供不应求情况日益突出。
新兴的农业土壤调查表明,该县所有低丘缓坡地和旱耕地的土壤均为壤土和红壤土,而香荔绝大部分种植在这些类型的土地上。据观察,新兴香荔对土壤适应性较广,在村边、房前屋后、旱地、山坡上种植均能正常生长。新兴县气候地理条件对荔枝生长非常有利。
生产情况
根据资料显示,新兴香荔到20世纪60年代后期,其种植面积为2100多亩,结果树为1800多亩,产量多年在500吨左右。20世纪80年代中期,该品种种植面积扩大到6500亩,至1990年扩大到1.1万;2004年总面积达2.15万亩,投产面积1.76万亩,总产5620吨,为历史最高产量。
新兴香荔品质极优,每年都是供不应求,其主要表现在:
(1)产量少;
(2)品质优;
(3)迟熟。收获期在7月上旬至中旬前期,比糯米糍及桂味迟5-7天,是荔枝上市最迟的品种。其新兴一带市场占有率在40-60%之间。
生物特性
新兴香荔在小楼和三江镇有少量栽培。叶披针形或长椭圆形,叶尖渐尖,叶缘呈波浪状;果小,平均单果重10.6克,长卵形,果肩平;果皮深红色,皮滑,龟裂片隆起,裂片峰锐尖;果肉白蜡色,质爽脆,味清甜带浓香,多汁,含可溶性固形物18%左右,100毫升果汁含维生素C21.12~23.32毫克,酸0.29~0.33克,可食率77.6%。种子极小,全部退化为焦核;2月下旬~3月中旬开花,6月下旬果成熟。
该品种肉厚质爽脆,有浓香味,种子极小,品质优;但果很小,产量不高,而且大小年结果现象明显。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城市琴淑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新兴香荔】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新兴香荔 小编为您整理新兴香荔的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