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绍
通山包坨 又名大坨、粑坨、薯粉坨,外表为圆形,寓意团圆、吉祥。基本原料是红薯粉调制的坨皮和各种不同原料(如鲜肉、腊肉、豆芽、油豆腐、白萝卜、花生米、竹笋、韭菜等)做成的馅。
品质特点
在色、香、味方面独具地方特色,特点是皮薄馅美,是通山人最喜欢的地方特色食品之一。
品种种类
以馅料分类,通山包坨大体可以分为两大类:
1、半荤包坨(鲜肉丁或腊肉、油干(油炸豆腐块)、花生米、萝卜、竹笋、韭菜等为内馅);
2、全荤包坨(全鲜肉沫内馅)。其实每家每户的馅都不一样,可以根据口味,还可自行添加如香菇,火腿等等。
以坨皮分类,通山包坨可分为两大类:
1、以芋头拌苕粉做皮;(芋头坨);
2、直接以苕粉做皮(开水坨)。
制作方法
原料: 芋头薯粉 、五花肉、腊肉、豆芽、油豆腐、白萝卜、花生米、竹笋、香菇、火腿等。
配料: 蒜苗 ,香油,葱,辣椒粉,酱油,盐,味精等。
做法:
1、将做馅的材料都切成细小的丁状,倒入锅中进行翻炒 ,做成口味极佳的馅料,将馅做好后放置凉透。
2、芋头洗尽,带皮煮熟,取适量薯粉,将熟芋头剥皮放至盆中薯粉中,加少量开水,开始和粉。将芋头与薯粉揉匀,此过程要有韧性,要不停歇的揉粉。
3、揉好薯粉之后,就要尽快地包薯粉坨了,重要的就是做好窝,从揉好的粉团中取适量小粉团,用手反复捏粉团四周让其成凹状、袋状,其皮越薄越好,然后做好的馅就可以放置其中,加入馅,就可以封口了。用两只手反复环揉,让其成圆团状。封口处皮的厚薄, 密实程度直接体现其做包坨的水平。
4、将做好的薯粉坨放至冰箱,因为此食物为半熟食品,所以要注意保鲜,其次要注意保湿,以防包坨皮失水裂开。
历史起源
通山包坨有数百年历史,以杨芳包坨负盛名。相传当年刘伯温带兵作战,路经杨芳,作短暂休整后需带干粮上路。此地红薯为主食,薯粉较多,又易存贮,刘伯温就以薯粉作皮,将可口的青菜切细拌在一起作馅,制作成了包坨。
经过几百年的传承,如今这道行军干粮,慢慢成为当地的美食。上世纪80年代前,因物资少,包坨在通山一直属于精细菜,只在贵客上门或者春节除夕夜当天才做,这种习俗传至今日。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沉静时光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通山包坨】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通山包坨 小编为您整理通山包坨的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