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ABC

当前位置:排行榜ABC > 趣闻探索榜 > 正文

返回顶部

黑鹮

时间:2024/9/16 0:37:18 15200票数:31投他一票#日剧#
黑鹮是鹳形目鹮科动物,体长600-680毫米,是一种大型涉禽。黑鹮特征为头裸出,皮肤黑;体羽几乎全为深褐色,内侧小覆羽白,肩部具白色斑块,腿红色,颈背具浅蓝色斑块;通体体羽深褐,两翼及尾黑色具蓝色金属光泽。黑鹮栖息于湖边、河岸、沼泽、河床、水稻田、浅的水塘和农耕地上,它们主食昆虫,兼食蛇和青蛙,也啄食多种成熟的农作物,曾在中国西南及东南亚有分布,现仅存于印度支那及婆罗洲。
  • 中文学名: 黑鹮
  • 拉丁学名: Pseudibis papillosa
  • 界: 动物界
  • 门: 脊索动物门
  • 纲: 鸟纲
  • 目: 鹳形目
  • 科: 鹮科
  • 属: 黑鹮属
  • 种: 黑鹮
  • 原产地: 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
详细介绍

生长与分布

栖息环境

栖息于湖边、河岸、沼泽、河床、水稻田、浅的水塘和农耕地上。

分布范围

原产地:印度、尼泊尔和巴基斯坦;游荡:孟加拉国和中国;不确定:缅甸。

是印度哈里亚纳邦和旁遮普邦以及恒河平原的常见的繁殖鸟类。活动范围延伸到印度南部,但在半岛或斯里兰卡的最东南部的森林地区或干旱地区没有发现。

形态及特征

黑鹮是一只长着大腿的黑色大鸟,嘴长而细,向下弯曲,脚较短,胫下部裸出。通体灰褐色。颈部和身体为棕色,无光泽。肩膀上有突出的白色斑点。飞羽和尾羽黑色,具金属蓝绿色光泽。头裸露,黑色,无毛的头顶部有一片鲜红色的疣状皮肤,是一个三角形的红色斑,前端位于冠顶部,底部位于成年鸟类中形成的颈背后面。内侧小翅覆羽白色,在肩部形成一白斑。

虹膜橙红色,嘴蓝色或铅蓝色,后枕部淡蓝色,向两侧延伸,与红色的喉相连、脚本和趾淡桃红色。在繁殖季节,嘴和腿由灰色变成红色。脚趾有一个边缘膜,底部有轻微的蹼状。

幼鸟通体暗褐色,无金属光泽,头顶、头和喉被羽。最初没有裸露的头和红色冠斑,成鸟后长成。

生活习性

常单独活动,性孤僻而宁静,不爱鸣叫,活动时悄然无声。习性类似白鹮,但较少结群,通常成对或一家族群活动,有时则单个。当从地上起飞时,叫声奇怪而具特性。在繁殖季节,鸣声则响亮而特别。觅食时,在沼泽地和沿着泥泞的河岸,天热时亦见于收割后的稻田中。通常在湿地边缘觅食少量。主要以蝗虫,蚱蜢、蜗牛、甲壳类小蛇和青蛙为食,也啄食多种成熟的农作物和植物种子。

繁殖方式

黑鹮通常在树上筑巢,单独或在同一棵树上由3-5对组成的小群落。繁殖季节是变化的,但最常见的是在3-10月之间,并且趋向于季风之前。当成对结合时,雌鸟会从雄鸟口中获取食物。雄鸟选择巢址。巢穴主要是一个大型平台,直径35-60厘米,深约10-15厘米。老巢被重复使用,也重复采用秃鹰等鸟类的弃巢。巢内铺有松散的稻草,即使在孵卵时也会时常添加新鲜材料。巢穴通常位于地面以上6-12米的高度,位于巨榕或菩提榕树上,通常靠近人类居住地。近代,这些鸟类也采用了在拉贾斯坦邦部分地区的电力铁塔筑巢。在树上交配,从不在地上。每窝产卵2-4枚,颜色为浅蓝绿色,被有稀疏的淡红色斑点。卵的大小为63毫米×43.2毫米。雄雌亲鸟共同孵化,孵化期33天。

价值及其他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由于狩猎和栖息地丧失,巴基斯坦的物种数量大幅下降。该物种在印度基本上没有受到影响,传统上它们被当地农民所容忍和保护。该物种在野外被认为是安全的,在一些动物园,包括德国法兰克福,新加坡(裕廊公园)的动物园已经成功繁殖。有一只在柏林动物园已经养殖了30年。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6年ver3.1——无危(LC)。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巧笑倩兮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黑鹮】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黑鹮 小编为您整理黑鹮的全部内容
更多相关词条

更多>>

点击查看 趣闻探索榜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