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与分布
多生于低海拔地区的河湖岸边与沼泽地带,在沼泽化草甸地区常形成小区域植物群落的优势种与主要伴生种;可葶立水中生长,也见于湿润的疏林中、山坡、路旁、荒地等。产中国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南部)、河北、山西、陕西(南部)、甘肃(南部)、山东、江苏、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北部)、四川、云南及贵州等省区;蒙古、朝鲜及苏联(西伯利亚及远东地区)也有。模式标本采自西伯利亚东部色楞格斯克附近。
形态及特征
芦蒿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具清香气味。主根不明显或稍明显,具多数侧根与纤维状须根;很状茎稍粗,直立或斜向上,直径4-10毫米,有匍匐地下茎。茎少数或单,高60-150厘米,初时绿褐色,后为紫红色,无毛,有明显纵棱,下部通常半木质化,上部有着生头状花序的分枝,枝长6-10(-12)厘米,稀更长,斜向上。
叶纸质或薄纸质,上面绿色,无毛或近无毛,背面密被灰白色蛛丝状平贴的绵毛;茎下部叶宽卵形或卵形,长8-12厘米,宽6-10厘米,近成掌状或指状,5或3全裂或深裂,稀间有7裂或不分裂的叶,分裂叶的裂片线形或线状披针形,长5-7(-8)厘米,宽3-5毫米,不分裂的叶片为长椭圆形、椭圆状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6-12厘米,宽5-20毫米,先端锐尖,边缘通常具细锯齿,偶有少数短裂齿白,叶基部渐狭成柄,叶柄长0.5-2(-5)厘米,无假托叶,花期下部叶通常凋谢;中部叶近成掌状,5深裂或为指状3深裂,稀间有不分裂之叶,分裂叶之裂片长椭圆形、椭圆状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3-5厘米,宽2.5-4毫米,不分裂之叶为椭圆形、长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宽可达1.5厘米,先端通常锐尖,叶缘或裂片边缘有锯齿,基部楔形,渐狭成柄状;上部叶与苞片叶指状3深裂,2裂或不分裂,裂片或不分裂的苞片叶为线状披针形,边缘具疏锯齿。
头状花序多数,长圆形或宽卵形,直径2-2.5毫米,近无梗,直立或稍倾斜,在分枝上排成密穗状花序,并在茎上组成狭而伸长的圆锥花序;总苞片3-4层,外层总苞片略短,卵形或近圆形,背面初时疏被灰白色蛛丝状短绵毛,后渐脱落,边狭膜质,中、内层总苞片略长,长卵形或卵状匙形,黄褐色,背面初时微被蛛丝状绵毛,后脱落无毛,边宽膜质或全为半膜质;花序托小,凸起;雌花8-12朵,花冠狭管状,檐部具一浅裂,花柱细长,伸出花冠外甚长,先端长,2叉,叉端尖;两性花10-15朵,花冠管状,花药线形,先端附属物尖,长三角形,基部圆钝或微尖,花柱与花冠近等长,先端微叉开,叉端截形,有睫毛。
瘦果卵形,略扁,上端偶有不对称的花冠着生面。花果期7-10月。
生活习性
芦蒿是湿中生耐阴性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中国北方一般4月中,下旬萌发,7月开花,8月下旬至9月上旬成熟,10月中旬植株枯黄。多生于森林,林地草原和平原地带。常见于林下,林缘,山沟和河谷两岸,也见于平原沟边,塘沿及水田埂边。是草甸和沼泽化草甸的伴生种。在局部地区,如水沟,水田边或水池岸边可成为优势种,甚至可形成单优种的纯群落片断。有时也散生于村舍附近、路边、田边,成为常见的杂草。芦蒿具长根茎,在地下形成密集根层,地上繁衍能力也很强,因此,经常在群落中成集群分布。有时成为湿润气候区荒地演替的先锋植物。
繁殖方式
分株
5月上、中旬,在留种田块将芦蒿植株连根挖起,截去顶端嫩梢,在筑好的畦面上,按行株距45×40厘米每穴栽种1-2株,栽后踏紧浇透水,经5-7天即可活棵。
压条
每年7-8月将半木质化的茎杆齐地面砍下,截去顶端嫩梢,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距35-40厘米开沟深5-7厘米,将芦蒿茎杆横栽于沟中,头尾相连,然后覆土,浇足水,经常保持土壤湿润,促进生根与发芽。
扦插
每年6月下旬-8月,剪取生长健壮的芦蒿茎杆,截去顶端嫩梢,将茎杆截成20厘米长小段,在筑好的畦面按行株距35×30厘米,每穴斜插4-5小段,地上露1/3,踏紧浇足水,经10天左右即可生根发芽。
栽茎
四季均可进行。地下茎挖出后,去掉老茎、老根,剪成小段,每段有2-3节,在筑好的畦面上每隔10厘米开浅沟,将每小段根茎平放在沟内,覆薄土,浇足水。
价值及其他
饲用价值
芦蒿的适口性中等。鲜草马好嗜,羊喜食,牛少量采食。花序由于有异味,牛,羊均不食。干草马喜食,牛,羊乐食。由于芦蒿植株高大,在东北,7月上旬刈割,每公顷产鲜草2600-4300kg。干草生产率为27.5%。芦蒿返青早,生长快,为早春提供一定数量的青草,具有一定的饲用价值。
据分析,芦蒿的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均较高.干草的适口性又较好,因此,也可做为牲畜早春和冬季的舍饲饲草。该草为中等饲用植物,其化学成分见表87-1,氨基酸含量见表87-2。芦蒿的嫩芽用水煮沸后人也可食用。
药用价值
该种在古本草书中已有记载。《尔雅》称“由胡”、“蘩”,《神农本草经》及《本草纲目》中称“白蒿”,其中水生者可能就是本种。全草入药,有止血、消炎、镇咳、化痰之效。也发现可用于治疗黄胆型或无黄胆型肝炎良好;民间还作“艾”(家艾)的代用品;四川民间作“刘寄奴”(奇蒿)的代用品。
芦蒿根性凉,味甘,叶性平,平抑肝火,可治胃气虚弱、浮肿及河豚中毒等病症以及预防芽病、喉病和便秘等功效。根茎含淀粉量高,可为肌体提供热量能源,也可作为神经结构、成分和酶、激素的组织成份。同时也可起保护头脑的作用和充当肝脏贮备肝糖而起解毒的作用。
食用价值
芦蒿以鲜嫩茎杆供食用,清香、鲜美,脆嫩爽口,营养丰富。每百克嫩茎含有蛋白质3.6克、灰分1.5克、钙730毫克、10.2毫克、铁2.9毫克、胡萝卜素1.4毫克、维生素C49毫克、天门冬氨酸20.4毫克、谷氨酸34.3毫克、赖氨酸0.97毫克。并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和酸性洗涤纤维等。早在明朝,芦蒿与笋同拌肉食之,最为美味,碧如玉针,嫩不须嚼,良于他方所出。
芦蒿可凉拌或炒食。嫩茎及叶作菜蔬或腌制酱菜。芦蒿抗逆性强,很少发生病虫害,是一种无污染的绿色食品,是冬春中国江南一些市场供应的主要野菜品种之一。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巧笑倩兮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芦蒿】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