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ABC

当前位置:排行榜ABC > 趣闻探索榜 > 正文

返回顶部

梭子鱼

时间:2024/9/16 1:11:42 15200票数:31投他一票#日剧#

梭子鱼又名海狼鱼,英文名为Barracuda,即梭子鱼或梭鱼,目前世上已知的海狼约有二十六种,体形狭长,可长达1.8米。由于其口部下巴阔大,拥有长如狼牙一样突出的尖牙,当地人又称它为海狼鱼。梭子鱼是一种体型巨大、表情凶猛的大鱼,它们是梭鱼属家族的一员。这种鱼生活在海洋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是热带和亚热带海域中最熟练的捕食者之一,梭鱼最高时速可达75公里/小时。

  • 中文学名: 梭子鱼
  • 界: 动物界
  • 门: 脊索动物门
  •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 目: 鲈形目
  • 科: 金梭鱼科
  • 分布区域: 热带及亚热带海域
详细介绍

形态及特征

梭子鱼,又译金梭鱼,俗称海狼(Barracuda)或麻雀锦,是一种金梭鱼科魣属的条鳍鱼。个性凶狠且具侵袭性,爱联群出动,因其较大的体积(可长达1.8米)和凶猛的外形而广为人知。梭子鱼身体属长圆柱形,嘴巴尖,下巴阔大,头如梭,长有突出的犬牙状牙齿。两边背鳍分开,一边有五条刺针,另一边则有一条刺针和九条放射状线条,全身横线明显。梭子鱼主要是用来作观赏用途,但亦可作食用,产于沿海或海水淡水交界处,肉质鲜美,不过却含有珊瑚礁鱼毒素。

上下颌上长着尖锐的牙齿。两只宽大的背鳍和叉形的尾巴可以给梭鱼提供足够的前进动力。梭子鱼喜欢在海面上蹦蹦跳跳。它们常常跃出水面,连续不断地做跳跃动作。识别梭子鱼并不困难。梭子鱼的眼睛周围的颜色是略带红色的黄色。

生活习性

习性

近海的鱼类,喜栖息于江河口以及海湾内,亦进入于淡水。性活泼,喜欢跳跃,在逆流中常常成群溯游,吃水底泥土中有机物。体型较大,中国产于南海与东海及黄海、渤海。

喜栖息于咸淡水交界处,进入河口及港湾内,为港养鱼类之一。梭子鱼群主要栖息于河口及港湾内,有沿江河进入淡水觅食的习性,且具有明显的趋光性及趋流性。

梭子鱼对盐的适应范围为0-38‰,在海水、咸淡水及内河淡水湖泊中均能生存。梭子鱼能在水温3-35℃的水域中正常栖息觅食,最适宜的水温范围为12-25℃,水温低于-0.7℃时,出现死亡。

食性

梭子鱼的食性很广,属于以植物饲料为主的杂食性鱼类。以刮食沉积在底泥表面的底栖硅藻和有机碎屑为主,也食一些丝状藻类、概足类、多毛类、软体类和小型虾类等。在人工养殖条件中也喜摄食如米糠和豆饼粉、花生饼粉、干水蚤及人工配合饵料等。在生长周期中,体长20-40厘米的梭鱼摄食强度大。在生殖期之前,摄食强度较大,食道和胃部总是充满食物。在生殖期和产卵徊游期,则很少摄食和不摄食。从季节上看,以春来夏初和秋季为摄食的旺盛季节,到了冬天,因水温降低,鱼进入越冬期,此时鱼摄食极少或停止摄食。

摄食习性梭子鱼的食性很广,属于以植物饲料为主的杂食性鱼类。以刮食沉积在底泥表面的底栖硅藻和有机碎屑为主,也食一些丝状藻类、概足类、多毛类、软体类和小型虾类等。

繁殖方式

自然繁殖

梭子鱼,亦称“肉棍子”、“红眼鲻”等,是中国沿海珍贵的咸淡水养殖新品种。近些年来,山东、江苏、浙江、上海等省市利用滩涂港汊及内河池塘等水域,人工养殖梭鱼面积已达2000多公顷,平均每0.067公顷产鱼750多公斤。现将梭鱼的生态习性及人工繁殖技术简介如下:

梭子鱼的繁殖季节,中国渤海湾通常为每年4月底到6月初,江苏、浙江沿海为4月初至5月中旬。性成熟年龄一般为雄鱼2-3龄,雌鱼3-4龄。一般雌鱼怀卵量在150万-600万粒之间。野生的梭鱼个体重可达10公斤以上。每年4月份,梭鱼便在各河口区产卵,只做短距离回游,至12月份始到海水深处越冬。

梭子鱼每年定期结群到港湾、河口、滩涂港汊等处产卵。在6月初至7月底,黄海、渤海沿岸梭鱼幼鱼十分丰富,并进入江河入口处成群觅食,此时是人工捕捞野生鱼种的最佳时期。

人工繁殖

人工繁殖用的亲鱼以雄鱼3龄以上,雌鱼4龄以上为好。适当多选些体重0.5~1千克的个体,亲鱼要求体质健壮,无伤无病。选留亲鱼应在秋季成鱼起捕时进行。亲鱼放养前,应清除池底过多的淤泥和野杂鱼。每亩放养亲鱼50~80尾。

培育池应适当施入有机肥料,保持水质一定肥度,透明度25厘米左右,同时需投喂各种精饲料,保证亲鱼有充分的营养。亲鱼培育池盐度一般以10‰左右为宜。在淡水或3‰之下低盐度水中养成的梭鱼,催产之前必须经过“盐水过渡”。在春季强化培育期间,必须定期向池中加注新鲜海水,有利于亲鱼的性腺发育。

雄鱼选择以轻压腹部近生殖孔处有浓稠乳白色精液流出为好。雌鱼应选择腹部膨大柔软而富弹性感,生殖孔红润略突出者。并用取卵器插入生殖孔从卵巢取卵进行肉眼和显微镜观察,如卵呈米黄色,饱满而有光泽和周围有1个半透明的圈,卵径0.60毫米以上,卵粒间粘连松弛,放入水中搅动能散开的,可选作催产用的亲鱼。催产亲鱼的雌雄比例一般为1:1.5,如雄鱼成熟较差,可适当提高比数。

梭鱼的人工催产,首先要选择生殖孔处有浓稠乳白色精液的雄鱼,而雌鱼则以腹部膨大柔软而富强力弹性感、生殖孔红润略突出者最为理想。用取卵器插入雌鱼生殖孔从卵巢取卵进行肉眼和显微镜观察,如卵呈米黄色,饱满而有光泽,周围有个半透明的圈,卵径0.6毫米以上,卵粒间粘连松弛,放入水中搅动能散开,即可选择为催产用亲鱼。

催产亲鱼的雌雄比例一般为1:1.5,水温应掌握在15-22℃之间。

梭鱼催产使用的激素主要为鲁鱼或梭鱼的脑垂体,每公斤体重剂量为15-30毫克;或使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3000-3500国际单位;也可以用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100-300微克。上述催产剂可单独使用,也可混合使用。一般注射1-2次即可。

用以人工授精的成熟卵子,在显微镜下观察为圆润饱满、晶莹透明、有1个油球。

在成熟的精液上放1点海水,在显微镜下观察,精子急剧窜游的质量最高。

静水孵化盐度应在15‰以上,流水孵化盐度在7‰-13‰,酸碱度7-9,水温14-24℃。孵化时用的水应过滤,防止杂物及敌害生物进入。一般采用静水孵化、流水孵化及充气孵化。梭鱼在14-24℃时,孵化时间一般为35-56小时。

鱼种培育

初孵化出的仔鱼,经4-5天,卵黄囊已缩小,鱼体能平游,并可开口觅食,此时可将鱼苗移入育苗池内培育。每0.067公顷可投放鱼苗7万-8万尾。初期,以施肥和泼洒豆浆为主,后期用豆饼糊直接投喂,每天投喂2次,饲料泼洒在池周边的浅水处。饲养1个月后,梭鱼苗达3-3.5厘米时,可进行拉网锻炼,并及时分塘进行鱼种培育。

鱼种培育,一般每0.067公顷可投放鱼苗6000-7000尾,捕捞的自然梭鱼苗当年可培育成12-18厘米的鱼种。梭鱼可与对虾、基尾虾、青虾等甲壳类动物混养,低盐度海水或淡水池内可与淡水鱼混养,但切勿与乌鳢等凶猛的肉食性鱼类混养。

梭鱼饲料,可因地制宜投喂米糠、麦麸、豆饼、花生饼、棉仁饼以及菜饼或鸡粪等,有条件的也可投喂配合饲料。投喂饲料要求做到“四定”:一是定位,要在养殖池塘内搭建与放养密度相适应的饲料台,饲料台面积50平方米左右,或选择硬底处定位投放;二是定时,一般在每天早上8-9时、下午3-5时投喂,糠与饼混合投放时先投粗料;三是定量,投放饲料的数量需依据鱼的数量、水温、溶氧等因素而定,通常精料的投量为鱼体重的1%-1.5%,粗料为10%左右,最多不要超过15%;四是定质,投喂的饲料要优质、新鲜、无污染。

梭鱼的日常管理非常重要,要经常保持交换水的畅通和进出水口的安全,防止老鼠咬坏拦网。汛潮和大风前后要注意对池塘设施的检查。

梭鱼抗病能力很强,大面积养殖很少发现生病现象。为了防止病害的发生,平时主要以预防为主。在投放鱼种时,应进行消毒和加强早期水体的管理,控制其他淡水鱼病的发生。每年4-10月每个月用生石灰20公斤,在鱼觅食台附近泼洒1次,可有效地预防体表性鱼病;7月初至8月上旬分别按每100公斤鱼用土霉素1克或磺胺脒10克,拌在饲料中喂鱼,每天1次,连喂5天,可有效预防体内性鱼病。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巧笑倩兮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梭子鱼】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梭子鱼 小编为您整理梭子鱼的全部内容
更多相关词条

更多>>

点击查看 趣闻探索榜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