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ABC

当前位置:排行榜ABC > 趣闻探索榜 > 正文

返回顶部

文昌鱼

时间:2024/11/24 2:58:13 15200票数:31投他一票#日剧#
文昌鱼是文昌鱼属动物的总称,又称蛞蝓鱼,属于文昌鱼目文昌鱼科的鱼类。文昌鱼形似小鱼,无头,两端尖细,体侧扁,半透明,脊索贯穿全身,前端有眼点,口藏于口笠内,口笠边缘有38~50条缘膜触手,具有背、臀和尾鳍。文昌鱼是适合在温暖海中的动物,分布于中国河北东部、青岛、烟台、厦门、合浦沿海,属于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 中文学名: 文昌鱼
  • 拉丁学名: Branchiotoma belcheri
  • 别称: 蛞蝓鱼
  • 界: 动物界
  • 门: 脊索动物门
  • 纲: 头索纲
  • 目: 文昌鱼目
  • 科: 文昌鱼科
  • 属: 文昌鱼属
详细介绍

形态及特征

文昌鱼皮肤薄而半透明,由单层柱形细胞的表皮和冻胶状结缔组织的真皮两部分构成,表皮外覆有一层角皮层。表皮外在幼体期生有纤毛,成长后则消失。文昌鱼尚未形成骨质的骨骼,主要是以纵贯全身的脊索作为支持动物体的中轴支架。脊索外围有脊索鞘膜,并与背神经管的外膜、肌节之间的肌隔、皮下结缔组织等连续。

文昌鱼肉红色,晶莹、半透明状,两头尖尖,体呈纺锤形,略似小鱼,无明显的头部,40~57毫米。美国产的加州文昌鱼可长达100毫米。文昌鱼前端有眼点,为视觉器,下为前庭及口口叫“口笠”。前庭周围有40条口须,在咽的两侧有垂直的鳃裂,文昌鱼在它胚胎时鳃裂只有8对,到了成体却增加到180对。文昌鱼的鳃裂不直接通向体表面开孔,而被皮肤和肌肉包裹着,形成一对特殊的“围鳃腔”。文昌鱼的后端有尾鳍及肛前鳍,背部有一条背褶,是一层皮膜物,根本没有真正的骨质鳍条;腹面还有一对皮褶,叫做“腹褶”。腹褶和肛前鳍交界处有一腹孔,是围鳃腔通体外的开口。身体两侧交错排列着65个透明而明显的V字形肌节,V字的尖端部分朝着前方,这对在水中的向前运动有利。

生活习性

文昌鱼是适合在温暖海中的动物。它半截下身埋在沙中,仅以前端露出沙外,白天半截身体躲在沙砾之中,在阳光之下,摇摇摆摆,依赖水流带来浮游生物及硅藻、植物供它吃食,这种被动式的摄食方式,说明它的低级性,也就是说明它在进化中低于脊椎动物;到了晚间才是它活跃的时刻,这时它离开沙窝,如同离弦的羽箭弹射到水面活动,一旦遇到惊扰,又游回沙滩窝内。文昌鱼游泳时以螺旋形方式前进。

5~7月为文昌鱼生殖季节,一生中可繁殖3次,其中以最后一次产卵最多。寿命约2年8个月左右。

繁殖方式

文昌鱼为雌雄异体。生殖腺附生于围鳃腔两侧的内壁上,是26对左右厚壁的矩形小囊,性成熟时可根据文昌鱼的精巢为白色或卵巢呈现淡黄色进行雌雄鉴别。文昌鱼在6~7月产卵,通常产卵和受精都在傍晚进行。卵小而含卵黄少,为均黄卵(isolecithal egg),卵径0.1mm~0.2mm。成熟的精子和卵都是通过生殖腺壁的破口释出,坠入围鳃腔,再随同水流由腹孔排出,在海水中完成受精作用。

文昌鱼的发育需经历受精卵—桑椹胚—囊胚—原肠胚—神经胚各个时期,才孵化成幼体。

受精卵进行几乎均等的全分裂(holoblastic),经过多次细胞分裂后,使许多细胞结成一个形似实心圆球的桑椹胚(morula)。经过一系列的分裂分化,进而形成囊胚、原肠胚。原肠胚胎已形成内、外两层细胞,分别称为内胚层(endoderm)和外胚层(ectoderm),原肠胚的后期开始胚体延长、产生中枢神经、胚层进一步分化及各器官系统的形成神经胚(neurula)。受精卵经过20多个小时后,文昌鱼的胚胎发育基本结束,全身披有纤毛的幼体就能突破卵膜,到海水中活动,此时有白天游至海底夜间升上海面进行垂直洄游的生活规律。幼体期约3个月,然后沉落海底进行变态。幼体在生长发育和变态的过程中,身体日益长大,出现前庭,鳃裂的数目因发生次生鳃条而增加了一倍,并由原来直接开口体外而变为通入新形成的围鳃腔中。一龄的文昌鱼体长约40mm,性腺发育成熟,可参与当年的繁殖。有时,在某些特殊情况,幼体被卷入深海,变为深海的居住者,由于一些至今还不清楚的原因,使幼体一直延续到三年都在那里。身体不断地增长、很快地成为大型的幼体,甚至在变态为成体之前,它的生殖腺早巳开始发育了。长满到11个月即开始成熟。

价值及其他

科学研究

文昌鱼虽然是不起眼的小动物,但它是从低级无脊椎动物进化到高等脊椎动物的中间过渡的动物,也是脊椎动物祖先的模型。文昌鱼的摄食、排泄等机能都象无脊椎动物的形式,但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和胚胎发生过程都有了脊椎动物的模样。文昌鱼还有许多其他器官与脊椎动物同源,如可以搏动的腹大动脉、动脉弓以及肝盲囊等,呈现出脊椎动物器官发育的早期状态,是研究脊椎动物器官系统发育的理想模式生物。文昌鱼身体前部的中胚层是以体腔囊的方式所形成,与棘皮动物及半索动物相同,身体后部中胚层的发生方式又与脊椎动物一致,由此可见文昌鱼在两大类动物中处于过渡性质的居中地位,对动物学的一些基本理论研究方面,可以提供许多有价值的材料。在基因组水平上,文昌鱼基因组长度大约只有高等脊椎动物基因组的17%。在脊椎动物出现前不久,脊索动物中的一个分支曾出现过基因组加倍,后来这一分支进化发展为现今的脊椎动物。头索动物是这种加倍发生前分化出来的另一支,其基因组反映了脊椎动物祖先的基因组结构特征,是研究脊椎动物起源与演化的关键类群。此外,文昌鱼具有个体小、产卵量大、体外受精和发育以及胚胎透明便于观察等作为实验动物的优点。因此,文昌鱼在脊椎动物起源与演化研究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是研究脊椎动物及其组织器官系统发生以及研究进化发育生物学、比较功能基因组学和比较免疫学的理想模式生物,对揭示包括人类在内的脊椎动物基因组的进化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经济价值

文昌鱼作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是不允许进行任何形式的交易与商业性开发活动。但从学术角度与历史资料看,文昌鱼体内蛋白质含量较高,并含有丰富的碘、铁和磷,脂肪含量较低,是一种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的海珍品。

文昌鱼体内脂肪含量低,但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却相对较高,约占湿质量的1.6%。研究结果表明,文昌鱼蛋白质含量比鲳鱼、带鱼、黄花鱼、明虾以及牡蛎的含量都高,雄性文昌鱼成体内总蛋白含量为19.05%,雌性为19.73%;另外,文昌鱼富含人体必需的所有8种必需氨基酸;必需氨基酸与总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之比分别超过FAO/WHO标准规定的0.40与0.60的要求。由此可知,文昌鱼的蛋白质氨基酸营养价值较高。另外,文昌鱼中含有较丰富的脂溶性维生素A、维生素E和水溶性维生素B1、B2、维生素P,其中维生素B2是我国人群膳食容易缺乏的营养素之一。和其他海产品相比,文昌鱼的维生素B群含量明显更高,维生素E含量也较高。氨基酸中的天门冬氨酸、谷氨酸、甘氨酸和丙氨酸都是决定食物鲜味的主要因子,被统称为风味氨基酸(flavor amino acid)。文昌鱼雌雄成体的风味氨基酸每100克含量分别为4.74769和4.9666g,较为丰富,因此文昌鱼口味鲜美,具有潜在的较高经济价值。

而且在生物化学上均可见到它具有脊椎动物所有的磷酸肌酸物质,但却不具备脊椎动物所有的血红蛋白和铁的化合物,文昌鱼含有一种特殊的钒的元素。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巧笑倩兮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文昌鱼】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文昌鱼 小编为您整理文昌鱼的全部内容
更多相关词条

更多>>

点击查看 趣闻探索榜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