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ABC

当前位置:排行榜ABC > 趣闻探索榜 > 正文

返回顶部

镇海疣螈

时间:2024/9/16 0:40:42 15200票数:31投他一票#日剧#
镇海棘螈别名镇海疣螈,属于蝾螈科棘螈属的两栖动物,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分布于浙江等地,一般栖息于沿海丘陵地区山脚旁以及阴暗潮湿土质松软的泥土或石隙中。镇海疣螈背和体侧均呈黑色,有蜡光,腹部朱红色,有不规则的黑斑,头部大,头两侧脊棱不发达,无唇褶,嘴角后方有三角形突起,身体扁而宽,皮肤粗糙,全身布满大小不一的突粒。镇海疣螈属于中国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 中文学名: 镇海棘螈
  • 拉丁学名: E. chinhaiensis
  • 别称: 镇海疣螈
  • 界: 动物界
  • 门: 脊索动物门
  •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 纲: 两栖纲
  • 亚纲: 滑体亚纲
  • 目: 有尾目
  • 科: 蝾螈科
  • 属: 棘螈属
  • 种: 镇海棘螈
  • 分布区域: 浙江省
详细介绍

生长与分布

分布范围

镇海棘螈分布于浙江省宁波北仑区林场,生活在林场瑞岩寺附近方圆几百米的狭窄区域内。

栖息环境

镇海棘螈生活于海拔100-200米的丘陵地区,常年在溪流边栖息。所在环境植被茂密,永久性水塘较多,附近有石穴和土洞。

形态及特征

镇海棘螈,雄螈全长109毫米~139毫米,雌螈124毫米~151毫米。背和体侧均呈黑色,有蜡光,腹部朱红色,有不规则的黑斑,头部大,头两侧脊棱不发达,无唇褶,嘴角后方有三角形突起,犁骨齿列“^”形。四肢细长,指4,趾5。尾侧扁、短弱,显著短于头体长。镇海棘螈身体扁而宽,皮肤粗糙,全身布满大小不一的突粒。这些突粒看似平常,其实是腺体,主要作用是湿润皮肤,再就是分泌性激素,吸引异性。除口部、耳部、尾腹部呈桔红色外,通体均为棕黑。颈褶不显,体背面满布大小疣粒左右体色棕黑,仅嘴角的侧突、趾和趾端、尾腹鳍褶为橘黄色。

生活习性

镇海棘螈白天很少活动,晚上出来览食,尤其是刚下过小雨或雷阵雨,地面十分潮湿,镇海棘螈就开始蠢蠢欲动了。镇海棘螈以蚯蚓、蜗牛、小型螺类、蜈蚣等为食。每年11月下旬至第二年的4月份为镇海棘螈冬眠期。镇海棘螈若是受到刺激惊吓,那就会两眼紧闭,四肢向前伸直,整个身体成半圆状向上翘,显露出身体上醒目的桔黄色斑块,同时身体两侧锋利的棘刺会从皮肤里伸出来,这是两栖动物中十分罕见的防御行为。

繁殖方式

镇海棘螈4月份产卵与青蛙的卵相似,色乳黄,小棘螈必须在水中生活58-88天,刚刚出世的小棘螈像鱼儿一样用鳃呼吸,吃藻类、腐烂植物和小型水生动物。至四肢脚趾发达,鳍腮脱变,皮肤粗糙后上岩,改用肺呼吸,从此永远不再入水。

价值及其他

研究价值

蔡春抹和费梁采到标本后,在1984年以瑞岩寺附近标本指定了新模,并进行了详细地描述,研究结果印证了对镇海棘螈属于棘螈属的推测。鉴于镇海棘螈分布区狭窄,文献记载50年间共计发现50尾,经科学院专家提议,经过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等科研单位专家的长期观测,发现镇海棘螈其种群数量比大熊猫还少,但就物种的存在价值和它在动物演化中的研究意义则是相同的。棘螈属是蝾螈科中典型孓遗类群,该属现存2种,分别在中国的北仑和日本的琉球群岛,彼此相隔海域。根据两个种的外形和骨骼特征以及地理分布现状,在研究蝾螈科动物的系统发育关系、动物区系和地理区划、物种演化和形成等方面均有较大价值。

物种保护

保护措施

为拯救中国这一特有珍稀濒危物种,中国科学院于1996年将“镇海棘螈繁殖行为学研究”列入科学院“九五”重大项目“中国特有濒危脊椎动物繁殖行为生态学研究”中,同时,宁波市北仑区科委也以“镇海棘螈保护生物学研究”为题进行了专项支持。通过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浙江省自然博物馆和北仑林场三方的长期合作对该螈的生存现状和具体保护策略的研究,对该珍稀物种的种群数量、遗传结构、繁殖行为、个体发育和保护生物学等方面以及该物种的濒危现状、保护意义和濒危的内、外机制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为加强对镇海的保护与研究,设立棘螈自然保护区。北仑林场自1996年以来为保护该物种也投入了力和财务。阪岙一带的繁殖区域内砍掉了70多亩桔树,并种上了大批的树木。对镇海棘螈生长活动的150亩范围内实行全封闭,不准治虫、施肥,车人不得进入。拍摄了《神秘濒危的两栖动物——镇海棘螈》、《追寻镇海棘螈》电视专题片,加强人们对该物种的了解和保护意识。

保护难点

镇海棘螈濒危的原因主要是栖息地的日益缩小和破坏,由于人类生产活动、毁林开荒和基本建设等原因破坏了棘螈赖以生存的栖息环境,致使动物的繁衍生息之地越来越窄。该螈行动迟缓,迁移能力很弱,因此它们对所在环境依赖性甚强。一旦棘螈必需的繁殖水域和栖息场所遭到破坏,少则2-3年,多则5-10年,会导致这一种群数量锐减,甚至可能在该地区绝灭。2001年在北仑林场已建立繁殖生境保护区,新建繁殖生境和水塘2个,限制使用农药以及保护卵群,提高孵化幼体的下水率等具体保护措施。在成都建立了室外人工繁殖场,在人工饲养条件下该螈在成都获得繁殖成功。已将人工繁殖和饲养的幼螈800尾左右标志后放回大自然,有效的增加了种群数量。

保护级别

1989年,镇海棘螈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巧笑倩兮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镇海疣螈】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镇海疣螈 小编为您整理镇海疣螈的全部内容
更多相关词条

更多>>

点击查看 趣闻探索榜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