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创办初期
20世纪30年代末,法国有感于当时德国、意大利高涨的法西斯主义气焰,特别是德国宣传部长约瑟夫·戈培尔在1936年大力运作莱尼·里芬斯塔尔(Leni Riefenstahl)拍摄当年的柏林奥运,之后便成为1938年的纪录片《奥林匹亚》(Olympia),强势入围1938年的威尼斯电影节并还夺下最佳外国影片“穆索里尼奖”;于是法国公共行政及艺术部长尚·杰伊(Jean Zay)接受菲利普·艾蓝杰(Philippe Erlanger)的建议,决定在戛纳创立新的国际电影节;第一届电影节全名为“国际电影节”(Festival international du film)。选择戛纳是因为那边气候舒适。
1939年6月,路易·卢米埃尔(Louis Lumière)担任第一届“国际电影节”主席,第一届电影节自9月1日进行到9月30日。
1939年8月开始,美国片商米高梅(Metro Goldwyn Mayer)用豪华邮轮载着好莱坞明星如 Tyrone Power、贾利·古柏(Gary Cooper)、Annabella、Norman Shearer、George Raft 来到戛纳办派对、庆宴,一时之间吸引不少影迷驻足。但是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电影节随即宣布取消;9月3日法国、英国对德国宣战。
二战之后
1946年9月20日在法国外交部、教育部、电影联合会支持下由法国艺术行动协会再办戛纳电影节,这是实实在在的第一届。第一届戛纳电影节是在戛纳的一家旧赌场举办。后由法国工业部和商业部共同组织。
自1946年第1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以来,1948年跟1950年因财政困难停止举办。但是在1949年,电影节在新的大楼“电影节大楼”(Palais des festivals)举办;法国人亦称之为“红地毯大楼”。
1968年5月19日第21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因为受到“五月风暴”的影响被迫中断。 前一天5月18日,评审之一路易·马卢辞职,楚浮、克劳德·贝黎(Claude Berri)、尚-盖布里耶·艾比柯寇(Jean-Gabriel Albicocco)、克劳德·勒路许(Claude Lelouche)、罗曼·波兰斯基(Roman Polanski)跟让·吕克·戈达尔冲进“电影节大楼”的大厅,坚持要中断影片的放映,目的是要“跟罢工的学生、劳工站在一起”。
正式定名
一直到2002年,电影节才把官方名称定为“戛纳电影节”(Festival de Cannes)。
活动设置
电影节的活动分为六个单元:“正式竞赛”、“导演双周”、“一种特别关注”、“影评人周”、“法国电影新貌”、“会外市场展”。有两组评审委员分别评审长片和短片,“正式竞赛”的部分由各国电影文化界人士组成,其人选都是颇有声望的导演、演员、编剧、影评人、配乐作曲家等,而其中一名担任主席。非竞赛部分以提拔新人为主,其中”导演双周”及“一种特别关注”发掘了不少颇具潜力或业有成就的导演。
正式单元:
正式竞赛长片【主竞赛单元】(Longs métrages en compétition)
正式观摩长片【非竞赛展映单元】(非竞赛,Longs métrages hors compétition)
一种特别关注单元(Un certain regard),1978年成立
正式竞赛短片(Courts métrages en compétition)
电影基金会(Cinéfondation),1998年成立
短片角落(Short Film Corner),2004年成立
平行单元
国际影评人周单元(La Semaine de la critique),1962年成立
导演双周单元(La Quinzaine des réalisateurs),1969年成立
获奖次数
美国 18次
意大利 12次
法国 9次
英国 8次
丹麦、日本 4次
比利时、前苏联、瑞典、联邦德国、塞尔维亚和黑山 2次
阿尔及利亚、巴西、中国、捷克斯洛伐克、希腊、印度、伊朗、墨西哥、新西兰、波兰、西班牙、瑞士、土耳其 1次
华语电影
1959年,台湾话剧界元老田琛的《荡发与圣女》成为第一部正式参加戛纳金棕榈奖角逐的中国影片。
李翰祥(台湾导演):1960《倩女幽魂》、1962《杨贵妃》、1963《武则天》入围”金棕榈奖“。《杨贵妃》因富丽堂皇的宫廷布景和服饰夺得最佳内景摄影色彩奖,成为第一部在戛纳获奖的华语电影。
1964年,唐澄的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获得第17届戛纳电影节荣誉奖。
1975年,胡金铨《侠女》夺得仅次于金棕榈奖和评审团大奖的最高综合技术奖,将中国武侠电影推向了世界。
1983年岑范《阿q正传》成为首部入围戛纳主竞赛单元的大陆影片。
1990年,张艺谋《菊豆》获得首届路易斯—布努埃尔奖。
1993年,陈凯歌《霸王别姬》获“金棕榈”大奖,侯孝贤《戏梦人生》获评审团奖。
1994年《活着》获评委会大奖
1994年《活着》获评委会大奖
1994年,张艺谋《活着》获得评审团大奖,葛优获最佳男主角(首位华人戛纳影帝)。
1995年,张艺谋《摇啊摇,摇到外婆桥》获第48届戛纳最高技术大奖。
1997年,王家卫《春光乍洩》入围主竞赛单元,夺得最佳导演奖(王家卫成为首位获得戛纳最佳导演的华人导演)。
1999年,陈凯歌《荆轲刺秦王》获得戛纳最高技术大奖。
2000年,王家卫《花样年华》获得戛纳最佳艺术成就奖(杜可风、李屏宾、张叔平),梁朝伟荣膺戛纳影帝,姜文的《鬼子来了》获评审团大奖,杨德昌的《一一》获最佳导演奖。
2001年,侯孝贤《蔷薇的名字》、蔡明亮《你那边几点》获戛纳技术大奖。
2002年,伍仕贤的电影短片《车四十四》成为首部入选戛纳电影节“导演双周”单元的华语短片,廖琴《哭泣女人》获“一种特别关注”特别提名奖。
2004年,张曼玉凭借法国电影《清洁》斩获戛纳最佳女主角桂冠(首位华人戛纳影后,首位亚洲戛纳影后)。
2005年,巩俐获得“戛纳特别大奖”。
2005年,王小帅《青红》获得评审团奖。
2006年,王家卫成为第一个担任戛纳评审团主席的华人。王超《江城夏日》获“一种特别关注”单元大奖。
2007年,王家卫的英语新片《蓝莓之夜》入围“金棕榈奖”主竞赛单元,同时成为开幕影片,这也是戛纳电影节六十年来第一次以华人导演的电影作为开幕影片。
2009年,《春风沉醉的晚上》梅峰获最佳编剧奖(继王小帅《左右》柏林获奖后中国编剧第二次在国际A类电影节获得编剧奖)
2010年,王小帅《日照重庆》入围“金棕榈奖”主竞赛单元。
2013年,贾樟柯的《天注定》获得最佳编剧奖。
2015年,戛纳电影节"导演双周"单元宣布,“金马车奖”授予中国导演贾樟柯(第一位华人导演获该奖);台湾导演侯孝贤执导的《刺客聂隐娘》夺得最佳导演。
2017年,邱阳的短片《小城二月》获得中国首座短片“金棕榈”奖 。
华影奖情
中国电影市场的发展仅次于美国位居全球第二,影片的质量却并没有同步前进。国际三大电影节上的主竞赛和重要竞赛单元,中国导演的身影越来越少,2016年在戛纳则彻底消失。戛纳选片负责人蒂耶里·弗雷茂证实2016年报名的中国影片数量不在少数,可惜入围名额有限。他表示可以直接反映戛纳电影节和中国关系密切的参数——戛纳市场的中国公司注册人数,以及电影创作者、电影报道记者的人数不断增加,则从另一侧面表明了戛纳和中国越来越紧密的联系。
华人评审
1997年:中国女演员巩俐获邀成为该届竞赛片项目评审。
1998年:中国导演陈凯歌获邀成为该届竞赛片项目评审。
2001年:中国台湾导演杨德昌获邀成为该届竞赛片项目评审。
2003年:中国导演姜文获邀成为该届竞赛片项目评审。
2004年:中国香港导演徐克获邀成为该届竞赛片项目评审。
2005年:中国香港导演吴宇森获邀成为该届竞赛片项目评审,导演杨德昌担任短片单元的评审团主席。
2006年:中国香港导演王家卫担任电影节的评判团主席,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华人,该年评审成员亦包括中国女演员章子怡。
2007年:中国香港女演员张曼玉获邀成为该届竞赛片项目评审。
2008年:中国台湾导演侯孝贤获邀任电影基金奖与短片竞赛奖评审团主席。
2009年:中国台湾女演员舒淇获邀成为该届竞赛片项目评审,章子怡二度担任电影基金奖与短片竞赛奖评委。
2011年:中国香港导演杜琪峰和制片人施南生获邀成为该届竞赛片项目评审。
2013年:中国台湾导演李安获邀担任该届竞赛片项目评审,章子怡担任“一种关注”单元的评委。
2014年:中国导演贾樟柯获邀担任该届竞赛片项目评审。
2017年:中国女演员范冰冰获邀担任第70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评委。
奖座
作为电影盛典无可争议的标志,最新的金棕榈奖座由卡罗琳-舍费尔(Caroline Scheufele)于1998年在时任电影节主席皮埃尔-维奥(Pierre Viot)的邀请下重新设计。
自2014年起,金棕榈奖座便采用符合伦理道德标准的“公平采矿”认证金原料制作,赋予金棕榈奖座环保的寓意。
2017年戛纳电影节迎来70周年之际,为纪念此盛事,为戛纳制作金棕榈奖座的瑞士珠宝品牌萧邦创作了一座带钻石的奢华版金棕榈奖座。
2017年全新的金棕榈奖座其上点缀的钻石原料来自经责任珠宝委员会(Responsible Jewellery Council,RJC)认证的供应商,如星尘一般镶嵌在标志性的棕榈叶上,映衬着纤巧精致的叶柄,绽放灼灼光华。这座富有传奇色彩的电影圣杯焕发全新华彩,将再次成为所有人的心之所向。
金棕榈的每一英寸都是高级珠宝创作匠心的具现。叶柄末端呈小巧的心形,微风轻拂,轻柔的叶片随之曳动,仿若倏忽间经久定格。棕榈叶由118克经“公平采矿”认证的18K黄金打造而成,置于祖母绿形切割的水晶底座之上。此臻美细节令每一个金棕榈奖座都变得独一无二,因为大自然母亲从未创造过两块完全一样的水晶。五位工匠大师需花费不下40个小时的手工雕琢,方可打造出这座电影节最令人梦寐以求的臻宝杰作——金棕榈奖座。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娱乐嘉年华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戛纳国际电影节】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