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绍
自2006年创办伊始,经过十五年的耐心探索与积极尝试,FIRST以电影节形态介入当下中国青年电影事业,确定其重点发掘电影人处女作及早期作品的发展方向。
同时作为电影文化的交流平台,倡导青年电影文化介入当代生活,亦是世界电影流域内一处泊岸码头。在当代电影史记忆形成机制中,为世界提供中国青年电影的多义样本。
作为电影艺术与行业的交流平台,FIRST通过筛选、鼓励每年度呈现的优质电影作品,复归电影精神,为业界提供中国青年电影的多义样本,介入电影工业生态循环,凿刻当代电影史的记忆。
FIRST以其电影产业使命及公共文化事业责任,推动电影产业融汇电影艺术,为产业储备具成长空间的人才及电影项目,促成电影生态环境循环,既为业界提供电影创作的年度发展趋势,也为电影产业新陈代谢提供关键能量。
2012年增加长片进入主竞赛单元后,经过6年的系统发展,选片覆盖超过53个国家/地区。2021年第15届FIRST青年电影展共收到1053条影片报名记录。
亚洲一流电影人评审团,检验着FIRST评价体系的严谨与公正。自2012年以来,历届电影节主席有:徐枫、许鞍华、谢飞、姜文、王家卫、娄烨、陈国富、刁亦男、陈可辛和张艾嘉。历届大使有:徐峥、秦海璐、邓超、黄渤、陈坤、周迅和赵薇。历届一号人物包括胡歌、朱亚文、王传君、周冬雨、海清、李非、黄渤、黄轩、井柏然、文牧野、易烊千玺、黄晓明、姚晨、雷佳音、忻钰坤。历届惊人首作推介人有:春夏、董子健、刘昊然、彭昱畅、文淇。
已有数百位电影新锐力量在FIRST影展收获了电影艺术上的尊重和肯定,他们包括范立欣、马莉、郝杰、文牧野、忻钰坤、李非、王一淳、德格娜、马凯、张涛、张大磊、蔡成杰、周子阳、詹京霖、仇晟、陆庆屹、周洲、顾晓刚、徐磊、柴小雨、王晓振、肖一凡、张中臣、邵艺辉等一批批备受业界关注的青年电影人。
背景介绍
2006年,FIRST前身大学生影像节创立于中国传媒大学;
2007年,确立“板砖”为电影节奖杯,立意为青年电影抛砖引玉、添砖加瓦。
2008年,开设瞩目无限单元,将奖项决定权交给青年大众。
2009年,因《光荣的愤怒》获得“最受大学生瞩目影片”停办一年。
2010年,开始国际选片,Sercio Basso成为影展第一位获奖的外国导演。
2011年,落地西宁,正式更名为西宁FIRST青年电影展。
2012年,入围-提名的专业评价体系建立,《京生》发声,长片竞赛开启。
2013年,郝杰凭借《美姐》卫冕FIRST最佳剧情片大奖。成为第一位蝉联该奖项的导演。
2014年,《心迷宫》在征片截止前压哨送至组委会,并斩获两项大奖,成为当年度的现象级作品。
2015年,最终的11个位获奖人中有5位女性导演,同时,评委会7位成员中女性占3席。
2016年,合并青年、学生两个竞赛单元为唯一竞赛单元,精简奖项数量至10个。
2017年,《八月》《我心雀跃》《暴雪将至》《老兽》四部青年导演处女作公映。
2018年,《暴裂无声》《清水里的刀子》《米花之味》《命运速递》四部影片在两个月内相继公映。
2019年,陆庆屹导演的《四个春天》成为历年影展中第一部在大陆地区大规模公映的纪录电影,13届影展闭幕电影《寄生虫》因技术原因未能放映。
2020年,第14届影展在疫情冲击下如期而至,成为疫情时代全球首批线下正常举行的电影节之一。增设超短片单元拓宽影像创作边界,激发公共创作;市场嘉宾较往年增加37%,为电影市场带来复苏的信号与生机。
2021年,第15届FIRST青年电影展最佳导演及最佳影片两个奖项由同一部影片《最后的告别》斩获,最佳纪录片奖项空缺。
2022年5月2日,FIRST青年电影展第六期FIRST纪录片实验室于近日开启征案,MLB(美职棒大联盟)将全力支持更多有潜力的纪录片创作者和导演,以多元视角探索体育运动题材的纪录片,并借助纪录影像的力量让更多人了解体育精神,鼓励与棒球运动相关的创作。本次征案将于5月31日结束。
2022年6月29日,第16届FIRST青年电影展公布超短片单元评审团阵容。
其他信息
电影节
竞赛奖项设置
【最佳剧情长片】
【最佳导演】
【最佳演员】
【最佳艺术探索】
【最佳编剧】
【最佳纪录片】
【一种立场】
【评委会大奖】
【最佳短片】
【最佳实验短片】
【观众选择荣誉】
【年度面孔荣誉】
展映
【开闭幕】年度内提供崭新电影视角,做出革新尝试的作品;年度内新人导演处女作;年度内对华语电影类型化做出有效尝试的影片;
【竞赛入围】年度竞赛入围影片展映;
【惊人首作】入围优秀处女作长片特别展映单元;
【主题策展】围绕电影节年度主题进行延展式主题策展;
【露天放映】电影文化在公共空间流动。
超短片单元
2020年FIRST首次设立超短片单元,并行于影展竞赛单元,单独征集时长在5分钟内的“超短片”作品。在5分钟的有限时长内,期望作者依旧能有效叙事、塑造来自电影或生活的质感。
在有限的篇幅下,期待创作的视角重新进入生活,寻找创造性的拍摄方式与叙事手法,跳脱惯常的视听想象,探索影像的新的可能。
电影市场
FIRST电影市场于2010年建立,处女作电影项目集散地,电影行业交流及交易平台。
区别于电影节艺术竞技系统,以市场经济思维建立了创投会、产业放映等产业端优质作品输出系统,旨在架设青年电影人与电影产业真正意义上的对话,为创作者寻觅全产业链的助力,为产业端输出刚需作品和人才。
创投会
FIRST创投会隶属于FIRST电影市场,下设创投系列工坊、公开陈述、预约洽谈、Industry Cafe等板块,让青年创作者以从容的姿态、带着深化后的电影计划面对每一位行业嘉宾。同时,FIRST创投会邀请电影产业各个环节具有代表性的公司决策层代表发出产业声音,为创作者和其他产业观察者打开更为全面的视角。
2021年FIRST创投会共计收到541份有效电影计划报名,导演处女作长片占比约79.4%。2021年,FIRST电影市场注册公司总数达273家,超500位市场嘉宾参与。并促成584场有效产业洽谈会议。
FIRST电影市场接受电影出品/制作/宣传/发行/院线等产业链条公司代表,艺人经纪/法律/金融等影视相关领域公司代表,以及海内外国际选片人等多元代表申请参与FIRST电影市场相关活动。
产业放映
FIRST产业放映隶属于FIRST电影市场板块,旨在链接影像作品与电影产业,建立平等对话与良性交易平台,共同探索与拓展影片发行观看渠道。产业放映公开征集完成片及未完成片(WIP),针对电影节市场嘉宾提供内部专场放映机会,并在映后促成片方与市场嘉宾一对一洽谈对话,为作者提供市场入口,为影片提供交易可能。
2021年FIRST产业放映有效报名影片54部,15部影片入选。排片放映29场,单场预约率超90%,观影人次达2500余人。洽谈场次366场,增幅约78%。6部影片亮相公开陈述特别推介环节进行了项目推介。
《睡沙发的人》、《北方一片苍茫》、《一条叫做招财的鱼》、《我的儿子去了外星球》等影片都纷纷通过产业场走向市场。
制作培育
训练营
FIRST 训练营是面向华语创作者的公共电影教育项目,训练的是“一步步逼近赤诚的创作天性”,旨在在极限的时间和极简的创作条件下,提倡“动手的乐趣”,遵从本能的美学直觉,塑造个体风格。训练营由匈牙利导演贝拉·塔尔先生出任常任教务长,采取导师轮换制,第十四届训练营导师为曹保平导演。每年训练营将面向全球招募华语电影创作者。通过导师授课、创作拍摄和放映交流,青年创作者将在业界顶级导师的指导下,用极限的创作实验探索独具个性的电影语言。
2021年FIRST训练营首次面向五个岗位方向(导演、制片、摄影、美术、声音)招收学员。
历届导师包括迈克尔·安德林(美国,2012)、克利斯提亚诺·波顿(意大利,2013)、彼得·纽曼(美国,2014)、市山尚三(日本,2015)、罗泓轸(韩国,2016)和贝拉·塔尔(匈牙利,2017),蔡明亮(马来西亚,2018),穆森·马克马巴夫(伊朗,2019)、曹保平(中国,2020)和郑大圣(中国,2021)。
剧情片实验室
FIRST剧情片实验室是全年常设的电影项目深耕型平台。
旨在依托电影节集评价、服务、培育为一体的自有系统和整合性的跨行业资源,结合电影市场投融资、制作、宣发等工业链条资源,针对入选电影项目进行长线的前瞻引导与阶段性的定制服务,实验室鼓励视听语言的尝试摸索,也尊重工业标准的实践延续。
剧情片实验室每年选择1-3个电影项目进行定制化培育工作。届时将依据电影计划的发展情况与需求,制定具体的培育工作内容并匹配相应资源以供该电影项目在文本视听、制片发行端口有更扎实良性的发展。同时,该电影项目及代表,根据实际所需,可参加FIRST实验室各平行板块,包含创投会、训练营、短片季、产业放映。
纪录片实验室
FIRST纪录片实验室鼓励纪录片作者挖掘具备文化多样性议题的纪录影像,创作具备社会文化价值的作品,促进纪录片市场环境的良性与多样发展。基于对提案项目的人文视野、现实意义、艺术探索等方面的综合考量判断,FIRST纪录片实验室致力于提供更为自由、多元的纪录影像评价标准,优选1-2个纪录片项目提供资金支持,与其共同探索纪录影像领域新鲜的表达方式、艺术手法、制作与产业模式。
FIRST纪录片实验室由FIRST青年电影展与陈坤先生于2016年联合发起,迄今已为以下纪录片提供专项基金支持:
第三期:《旷野歌声》《冰上时刻》
第二期:《模样》《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
第一期:《罗长姐》《少年》
短片季
FIRST短片季是FIRST青年电影展常设之培育厂牌,专注导演工业化意识培育,与顶级品牌共创优质内容。是具备高附加值,叙事能力,高能力驱动的非传统植入电影级品牌故事。
自2017年起携手支付宝品牌围绕公益主题“为世界带来更多平等机会”、“小的伟大”拍摄完成了13部原创公益短片;与华为手机品牌以“未来影像”为主题使用手机拍摄完成了2部极限短片创作;与雅高集团以“铭记每一瞬间”为主题完成了1部实验短片创作等等。
主动放映
主动放映为FIRST青年电影展在非电影节期间的线下放映品牌。脱胎于全国高校巡展,在非电影节期间,主动放映以巡展的形式,将影片带往全国各地的观众。每年FIRST主动放映以两季巡展,突破放映空间的叙事可能:秋冬的放映涉足城市艺术空间,试图将青年电影投射于更开阔的空间、更多样的观看群体及更多元的讨论语境下,主动接近、寻找更广泛的观众。春季的放映走入高校社团,积极参与观众培育。
获奖名单
第十六届(2022年)
最佳剧情长片:《一个和四个》
最佳导演:《一个和四个》久美成列
评委会荣誉:《街娃儿》那嘉佐
最佳演员:《一个和四个》金巴、《何处生长》艾丽娅
最佳艺术探索奖:《街娃儿》黎佳能(摄影)
最佳编剧:《时来运未转》王赫泽
一种立场:《不要再见啊,鱼花塘》牛小雨
最佳短片:《南方午后》蓝天
最佳动画实验短片:《盘中餐》谢承霖
第十五届(2021年)
奖项
获奖电影
最佳剧情长片
张中臣《最后的告别》
最佳导演
张中臣《最后的告别》
评委会荣誉
李俊硕《浊水漂流》
最佳演员
李妍锡《一江春水》
最佳电影文本
闫冰、陈志诚《雨打芭蕉》
最佳艺术探索
刘新竹、郑陆心源《她房间里的云》
最佳纪录片
空缺
最佳短片
蔡源青、黄厚植《木官木才》
最佳实验短片
陈莲华《白露》
一种立场
超凡《一个人的葬礼》
特别提及
杨潇《欢墟》
第十四届(2020年)
奖项
电影名单
最佳剧情长片
《情诗》
评委会大奖
《哈日夫》
最佳导演
《龙门相》肖一凡
最佳演员
《情诗》周青、《罪业搭档》王学兵
最佳短片
《修容镇》
最佳实验短片
《硬币》
最佳纪录片
《棒!少年》
最佳电影文本
《花这样红》
最佳艺术探索
《歌声缘何慢半拍》
一种立场
《艺术死了》
年度面孔
在场的每一个人
第十三届(2019年)
奖项
电影名单
最佳剧情长片
《春江水暖》
评委会大奖
《慕伶,一鸣,伟明》
最佳导演
顾晓刚《春江水暖》
最佳演员
刘德基《离秋》
最佳电影文本
《平原上的夏洛克》
最佳纪录片
《世外桃源》
最佳短片
《三尺》
最佳实验短片
《宋四公大闹禁魂张》
最佳艺术探索
王维华《马赛克少女》(摄影)
一种立场
柴小雨《鱼乐园》
年度面孔:
娄烨
第十二届(2018年)
奖项
电影名单
最佳剧情片
仇晟《郊区的鸟》
最佳导演
拉华加《旺扎的雨靴》
最佳演员
池韵《美丽》
最佳艺术探索
古涛·剪辑《驯马》
一种立场
刘晓雷《狂热自白》
最佳纪录片
陆庆屹《四个春天》
最佳剧情短片
蔡俊彬《运转法则》
评委会大奖-长片类
埃丽妮·那瓦里安妮《我,散落人间的太阳》
评委会大奖-短片类
杰瑞米·康特《困兽》
特别提及
尼基·林德罗·冯·巴尔《夜班》
第十一届(2017年)
奖项
电影名单
最佳剧情片
蔡成杰《小寡妇成仙记》
最佳导演
蔡成杰《小寡妇成仙记》
最佳演员
涂们《老兽》、郑人硕《川流之岛》
最佳纪录片
马莉《囚》
一种立场
高则豪《杀瓜》
最佳艺术探索
大冢龙治·摄影《笨鸟》
最佳短片
吕柏勋《野潮》
最佳动画实验片
胡钧荃《异域》
评委会大奖·长片
安诺查·苏薇查柯邦《入黑之时》
评委会大奖·短片
长久允《于是我们把金鱼放进了泳池》
第十届(2016年)
奖项
电影名单
最佳剧情片
张涛《喜丧》
最佳导演奖
张涛《喜丧》
最佳演员奖
孙伊涵《我心雀跃》
最佳艺术探索
马凯《中邪》
最佳短片奖
于镭《造化》
最佳实验/动画奖
赵易《八里沟》
最佳纪录片奖
黎小锋、贾恺《昨日狂想曲》
“一种立场”奖
金行征《消失在黎明前》
评委会大奖(国际短片类)
Guido Hendrikx《Among Us》、Klara Kochańska《The Tenants》
评委会大奖(国际长片类)
空缺
第九届(2015年)
竞赛单元
奖项/电影名单
青年竞赛单元
最佳剧情长片:德格娜《告别》
最佳导演:王一淳《黑处有什么》
最佳纪录片:顾晓刚《种植人生》
最佳演员:赵炳锐《命运速递》
最佳艺术贡献奖:翟义祥《还俗》
最佳短片:周钜宏《见光》
评委会大奖(短片):Vlad Marsavin《塞巴斯蒂安》
评委会大奖(长片):Laura Bispuri《处女之誓》
学生竞赛单元
最佳纪录片:马倩雯《活着》
最佳剧情片:范文翰《原谅》
最佳动画/实验片:张林《鱼》
评委会大奖:Laura Spini《完整的你》
第八届(2014年)
竞赛单元
奖项 /电影名单
青年竞赛单元
最佳剧情长片:忻钰坤《心迷宫》(原名:《殡棺》)
最佳导演:忻钰坤《心迷宫》
最佳演员:黄河《原来你还在》、黄璐《云的模样》
最佳艺术贡献奖:宋晓飞《白相》(摄影)
最佳纪录长片:黄肇邦《子非鱼》
最佳短片:程亮《关于上海的三个短片》
评委会大奖(长片):Tamar van den Dop《Supernova》
评委会大奖(短片):Jean-Bernard Marlin《La Fugue》
学生竞赛单元
最佳剧情片:甘剑宇《小学鸡大电影》
最佳纪录片:陈一线《医院里的中国》
最佳实验片:张徐展《阴极射线管的神秘仪式》
评委会大奖:Oscar Sharp《The Karman Line》
第七届(2013年)
竞赛单元
奖项/电影名单
青年竞赛单元
最佳剧情片:郝杰《美姐》
最佳纪录片:傅榆《蓝绿对话实验室》
最佳短片:施君涵《华丽缘》
最佳导演:郝杰《美姐》
最佳演员:冯四《美姐》
最佳编剧:郝杰、葛夏《美姐》
最佳摄影:徐伟《甜蜜十八岁》
最佳美术:栗存旺《美姐》
最佳剪辑:高则豪《目击者》
最佳配乐:藤原尚纪《我们永远在这里》
评委会特别奖:高则豪《目击者》
大学生竞赛单元
最佳剧情片:Brian O’toole《周日早上》
最佳纪录片:阮建恒《沉渔》
最佳动画片:Jonathan Langager《约瑟芬与蟑螂》
最佳实验片:樊梦悦《它的故事》
评委会特别奖:文牧野《BATTLE》
第六届(2012年)
竞赛单元
奖项/电影名单
“大学生影展”短片竞赛单元
最佳实验片:刘方白《9Nine》
最佳纪录片:屈诗航《刘立武》
最佳剧情片:潘智欣《代驾》
最佳动画片:Pablo Serrano《Eso te pasa por borroco》
评委会特别奖:张子龙《西厢》、Jeff Sousa《The Hirosaki Players》
“一戟即中”青年电影推选单元
最佳剪辑:孟超、孙一凡《顶缸》
最佳摄影:卢晟《这里,那里》
最佳编剧:杨南倩、秦海璐、邓勇星、葛文喆、席然《到阜阳六百里》
最佳音乐:Yongmin moon(韩国)《这里,那里》
最佳美术:李桃《小老头与电影院》
最佳导演:郝杰《光棍儿》
最佳演员:秦海璐《到阜阳六百里》
最佳纪录片:范立欣《归途列车》
最佳故事片:邓勇星《到阜阳六百里》
评委会特别奖:马莉《京生》
“瞩目无限”华语电影优选单元
最受青年瞩目华语影片:《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九把刀
最受青年瞩目华语电影人(导演):宁浩
最受青年瞩目华语电影人(男演员):黄渤
最受青年瞩目华语电影人(女演员):汤唯
第五届(2011年)
竞赛单元
奖项/电影名单
“大学生影展”短片竞赛单元
最佳剧情片:文牧野《石头》
最佳纪录片:姚婷婷、David Turner《Frankie’s Dream》
最佳动画片:许成 《鸡先生》
最佳实验片:陈龙 《浮生七记》
最佳MV:杨婉姝 《再见杰克》
Next Frame北美单元:Daniel Van Wert《Controlled Burn》
国际高校欧洲单元:Vladimir Kanic《Violence Experimentale》
“一戟即中”青年电影推选单元
最佳故事片:申奥《潮逐浪》
最佳纪录片:陈富、沈世平《大漠绿洲》
最佳导演:李雨禾《三公里》
最佳摄影:王岩川《三公里》
最佳编剧:张弛《奥戈》
最佳剪辑:王孟乐《十一度青春之:拳击手的秘密》
“瞩目无限”华语电影优选单元
最受国际大学生瞩目华语电影 : 《钢的琴》张猛
最受国际大学生瞩目华语电影人(导演):姜文
最受国际大学生瞩目华语电影人(男演员):古天乐
最受国际大学生瞩目华语电影人(女演员):章子怡
最受国际大学生瞩目华语电影人(新人演员):窦骁
从本届开始,“大学生影像节” 升级为:FIRST青年电影展
第四届(2010年)
奖项
电影名单
最佳青年导演(剧情类)
白月《路·宽》
最佳青年导演(纪录类)
Sercio Basso《Made in ChinaTown》
最佳短片导演
周钜宏《错过的美丽时光》
最佳剧情短片
李星《在风中飞》
最佳动画短片
刘晓、赵尹龙《伯顿!伯顿!》
最佳纪录短片
杨扬《苹果树下》
最佳新媒体短片
黄莉《流浪的女人》
最佳编剧
郑映玫《娱乐精神》
最佳剪辑
薛凌《酸奶:“咖啡、可乐、麦片”》
最佳音响效果
张诗雪《爸爸的秘密》
最佳视觉效果
赵骥《D&V》
最佳MV
张凡夕《飘着》
最佳平面摄影
刘希汉《融化的冰川》
最佳短片摄影
陈俊廷《错过的美丽时光》
年度最受国际大学生瞩目导演
管虎
年度最受国际大学生瞩目影片
《唐山大地震》冯小刚
年度最受国际大学生瞩目男演员
黎明
年度最受国际大学生瞩目女演员
章子怡
年度最受国际大学生瞩目新人演员
李乃文
第三届(2008年)
奖项
电影名单
最佳导演
周诗宇《南浦》
最佳短片
朱敏江《缺氧》
最佳编剧
王学博《屋檐下》
最佳纪录片
邱淑萍、谭忭《沟沟里的青春》
最佳动画片
商倬《回》
最佳实验短片
赵春丽《寻找刘月亮》
最佳MV
贺敬杰《Cheers Darling》
最佳男演员
孔德佩《北京小乌龟》
最佳女演员
任伟《缺氧》
最佳摄影
高鹏宇《秋雨涩涩》
最佳剪辑
齐天祖《糖衣》
最佳美术
崔厚栋《富贵医生》
最佳录音
严俊《缺氧》
最佳音乐
郭好为《缺氧》
最佳视觉特效
陈匀佼《艺灵突起》
年度最受大学生瞩目影片
《光荣的愤怒》曹保平
年度最受大学生瞩目导演
顾长卫《立春》
年度最受大学生瞩目男演员:
刘烨《硬汉》
年度最受大学生瞩目女演员
周迅《李米的猜想》
年度最受大学生瞩目新人演员
汤嬿《集结号》
第二届(2007年)
奖项
电影名单
最佳短片
郭译文《剃头》
最佳导演
王威《孩子》
最佳短片摄影
马健《放假》
最佳录音
赫天羿《孩子》
最佳美术
王典典《暖冬》
最佳剪辑
邓科《杀手阿勇》
最佳动画短片
王强《完美》
最佳剧情短片
黄伟诚《LA LA》
最佳实验短片
梅健《空之二》
最佳纪录片
库尔班江《喀拉古塔格日记》
最佳MV
董松岩《雪落下的声音》
最佳短片男演员
吴迪《爱·减肥》
最佳短片女演员
何玉珍《愤怒的水壶》
年度最受大学生瞩目导演
马俪文《我们俩》
年度最受大学生瞩目影片
《图雅的婚事》王全安
年度最受大学生瞩目纪录片
《圆明园》金铁木、薛继军
年度最受大学生瞩目男演员
陈坤《门》
年度最受大学生瞩目女演员
范冰冰《墨攻》
第一届(2006年)
奖项
电影名单
最佳导演奖
秦奕威《烈酒》
最佳影片一等奖
《背篓》
最佳影片二等奖
《Eye Behind》《黄毛衣》
最佳影片三等奖
《独旅》《青春·追梦》《恍》
最佳女演员奖
陆丽贤《发》
最佳男演员奖
空缺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岁月静好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FIRST青年电影展】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