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ABC

当前位置:排行榜ABC > 趣闻探索榜 > 正文

返回顶部

斯普特尼克1号

时间:2024/9/17 11:01:22 15200票数:31投他一票#日剧#

1957年10月4日,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发射成功,在轨运行数天后,于1958年1月4日脱离轨道坠入大气层烧毁,从此宣告人类航天时代的到来。CNPP小编了解到,“斯普特尼克1号”是由前苏联火箭专家科罗廖夫利用导弹改制而成,当时的发射场地是在拜科努尔发射场。这是人类航天史上的大事件,入选“太空探索十大里程碑”榜单。

    详细介绍

    斯普特尼克1号(Sputnik-1)又称人造地球卫星1号,是前苏联研制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构造其实并不复杂。简而言之,它是一个直径0.58m、重83.6kg的金属球状物,内含两个雷达发射器和4条天线,还有多个气压和气温调节器。它的用途就是通过向地球发出信号来提示太空中的气压和温度变化。

    概况

    斯普特尼克1号卫星即人造地球卫星1号是前苏联研制发射的第一颗地球卫星,也是人类研制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开启了人类的航天时代。该卫星于1957年10月4日由卫星号运载火箭在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主要用于获取高层大全密度、无线电电离层传输等方面测量数据。

    该卫星在轨工作了22天,于1958年1月4日再入大气层烧毁。斯普特尼克1号卫星在轨运行期间还探测到空间微流星体。

    历史背景

    美苏冷战期间,苏联空间科技的发展源于远程导弹技术的突破。冷战开始后,为抵御美国核优势,维护苏联国家安全,苏联以举国之力发展远程弹道导弹。然后在斯大林时代,空间科技被认为妨碍国家军事进步,遭到严令禁止;苏联外空计划走向公开化是在赫鲁晓夫时代。1953年末,吉洪拉沃夫(米哈伊尔·克拉夫基耶维奇·吉洪拉沃夫)与科罗廖夫开始人造卫星的研制工作,为取得苏联领导人支持,他们曾多次上述陈述卫星的军事和政治意义。在1954年的“人造地球卫星报告”中,吉宏拉沃夫认为:“苏联可以发射一颗设计简单的人造卫星,在距地面170-110公里的高处传输地球影像和发射无线电电波。虽然这颗卫星不具有科研意义,但是这一颗卫星将给苏联的国防将带来极大的益处。”

    虽然一直以来苏联军方某些人说对于尚无军用价值卫星兴趣度不高,但是科罗廖夫与吉洪拉沃夫的建议得到了苏联科学院的支持。1954年秋苏联科学院天文学与成立了“跨部门星际通讯研究与协调委员会”,开始进行人造卫星相关数据的搜集工作,并不定期举办外空科学交流论坛。

    就在苏联空间科技崭露头角之际,美国政府的一个声明则完全改变了苏联空间科技的发展轨迹。1955年7月29日,美国白宫的新闻秘书詹姆斯哈格迪在白宫发表声明称,“美国作为地球物理年会的参加者,将在会议召开之际发射一枚小型的人造地球卫星。”而后科罗廖夫等人就苏联的人造卫星计划再次向赫鲁晓夫与布尔加宁提交议案,表示在苏联导弹技术日益成熟的条件下,有必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人造卫星的发射,抢在美国发射人造卫星之前完成这个计划。

    1956年1月30日,苏联部长会议颁布第149-88绝密级文件。文件批准了苏联科学院的卫星研制计划,决定在1957年地球物理年之际发射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并把该卫星命名为“D物体”,即斯科特尼克1号卫星。

    主要性能参数

    斯普特尼克1号卫星运行轨道位椭圆轨道,高度为215km/947km、轨道倾角65.1°,采用自旋稳定控制方式。该卫星呈球形,直径0.58m,质量83.6kg,主要由壳体、卫星设备和天线组成。卫星壳体由两个铝合金半球壳对接密封而成,内部充有氮气。壳体内安装蓄电池组、无线电发射机等仪器设备。卫星外部装有4根鞭状天线,2根长2.4m,2根长2.9m。星载无线电发射机采用20.005MHz和40.002MHz的频率发送无线电信号。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精灵世界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斯普特尼克1号】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斯普特尼克1号 小编为您整理斯普特尼克1号的全部内容
    更多相关词条

    更多>>

    点击查看 趣闻探索榜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