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ABC
  • 首页
  • 百科
  • 当前位置:排行榜ABC > 城市人文榜 > > 正文

    上海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排名好的一览表

    时间:2024/10/2 22:49:01 编辑: 来源:互联网 标签: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文化,历史文化,省份/地区,

    【导语 INTRODUCTION】
    上海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排名好的一览表扩展整理了关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相关精选推荐如:秀山花灯,蔚县剪纸,厦门漆线雕技艺,京韵大鼓,蒙古族服饰,河湟皮影戏,无锡惠山泥人,董永传说,藏族唐卡,侗戏。上海有哪些非物质文化?据排行榜ABC小编所知,上海现有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共220项,其中包括有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曲、曲艺、传统体育和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等。本文整理了上海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沪剧、锣鼓书、上海绒绣、顾绣、越剧、浦东说书、毛笔制作技艺等,还为大家盘点了上海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起来了解下吧!
    上海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
    推荐排行
    随机排行
    人气排行
    • 01
      沪剧>>
      0
      02
      锣鼓书>>
      0
      03
      上海绒绣>>
      0
      04
      顾绣>>
      0
      05
      越剧>>
      0
      06
      浦东说书>>
      0
      07
      毛笔制作技艺>>
      0
      08
      中式服装制作技艺>>
      0
      09
      滑稽戏>>
      0
      10
      上海龙华庙会>>
      0
    上海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

    1、沪剧

    沪剧是上海的代表性剧种,是上海市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上海文化十大元素之一,被誉为“上海声音”,以地方戏曲形式保存着上海的语言特征、文化记忆与世俗风情。沪剧是以表演现代生活为主的戏曲,其音乐委婉柔和,曲调优美动听,易于塑造现代的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具有浓郁时代气息和真情实感的艺术美,带有浓郁的江南水乡情调。代表剧目有《罗汉钱》《杨乃武与小白菜》《陆雅臣》《阿必大回娘家》《卖红菱》《冰娘惨史》等。沪剧是上海地域文化的典型代表,是“最上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评为十大“最上海”乡土文化符号,也是上海一张响亮的文化名片。

    • 遗产项目编号: Ⅳ-54
    • 申报地区: 上海市

    2、锣鼓书

    锣鼓书旧称“太保书”,是在上海地区流传民间曲艺之一,具有浓厚的乡土风味与地方特点。锣鼓书以说唱形式表现,有道白、吟唱、独唱、对唱等。据MaiGoo小编了解,其内容为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与宗教仪式无关,仅用以乐神娱民,代表剧目有《网船过渡》、《九更天》、《高桥八美图》、《双珠球》等。2006年5月20日,上海市南汇区申报的“锣鼓书”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遗产项目编号: Ⅴ-22
    • 申报地区: 上海市

    3、上海绒绣

    绒绣又叫“绒线绣”或“毛绒绣花”,是上海市浦东新区民间传统美术。绒绣起源于西欧,19世纪末传入中国,20世纪初传入上海,是用彩色羊毛绒线在特制网眼麻布上进行刺绣的一种手工技艺,有着工艺精细、针法多变、厚实缜密、层次清晰、色彩丰富、形象逼真的特点。2011年5月23日,上海绒绣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8年5月15日,上海绒绣入选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

    • 遗产项目编号: Ⅶ-103
    • 申报地区: 上海市

    4、顾绣

    上海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排名好的一览表

    上海刺绣以顾绣最为著名,顾绣起源于明代上海老城厢的顾氏家族,是上海地区工艺品中的瑰丽奇葩,中国传统刺绣工艺之一,也是上海著名的传统手工艺特产。顾绣是以名画为蓝本的“画绣”,以技法精湛、形式典雅、艺术性极高而著称于世。顾绣绣品多为家庭女红,世称“韩媛绣”,基本用于家藏或馈赠。顾绣及其制作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MAIgoo小编推荐上海其他著名刺绣工艺品特产:上海丝绸、上海绒绣、抽纱、机绣、绣衣等。

    • 遗产项目编号: Ⅶ-17
    • 申报地区: 上海市

    5、越剧

    上海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排名好的一览表

    越剧是中国流传最广的地方剧种之一,被称为中国第二大剧种,有着“第二国剧”的称号,与黄梅戏、豫剧、京剧并称为“中国四大戏剧剧种”,也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京剧、豫剧、越剧、评剧、黄梅戏)之一。越剧发源于浙江嵊州,广泛流传于浙江、上海、江苏等省市,可以说是中国影响最大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在发展中汲取了昆曲、话剧、绍剧等特色剧种之大成,经历了由男子越剧到女子越剧为主的历史性演变。越剧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声音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唯美典雅,极具江南灵秀之气,在国外被称为是“中国歌剧”。越剧多以“才子佳人”题材为主,代表剧目有《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等,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遗产项目编号: Ⅳ-53
    • 申报地区: 上海市,浙江省,福建省

    6、浦东说书

    浦东说书,又称钹子书、沪书、农民书等,发源于上海浦东,流布于上海市郊全境及浙江省平湖市等地。浦东说书说唱并重,注重情节,节奏较快,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曲目有《施公案》、《包公》等。2008年6月14日,上海市浦东新区申报的“浦东说书”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遗产项目编号: Ⅴ-59
    • 申报地区: 上海市

    7、毛笔制作技艺

    上海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排名好的一览表

    毛笔制作技艺是在中国有着悠久历史的一项传统手工制笔技艺,是用兽毛扎成笔头,再黏结在管状的笔杆上而制成。周虎臣毛笔制作技艺集湖笔、水笔、书画笔三大制笔技艺之大成,融会中国南方制笔技艺,创导了海派毛笔,使海派毛笔与海派书画相伴而生。2009年,毛笔制作技艺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遗产项目编号: Ⅷ-200
    • 申报地区: 上海市,江苏省,安徽省,江西省

    8、中式服装制作技艺

    中式服装(龙凤旗袍)制作技艺的历史可追溯到清乾隆末年,是一种以手工制作中式传统服装的独特技艺。该项技艺吸收和传承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服饰文化精髓,形成了“大襟、立领(又称中国领)、一字扣、镶、嵌、滚、宕、盘、钉、勾、绣”等具有鲜明中华民族服饰风格的独特技艺,是中国服饰文化的代表,在海峡两岸及东南亚地区都有着深远的影响。2011年5月23日,中式服装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遗产项目编号: Ⅷ-193
    • 申报地区: 上海市,浙江省,香港,吉林省

    9、滑稽戏

    滑稽戏是在清末民初至抗日战争中期时,由上海的曲艺“独角戏”接受了中外喜剧、闹剧和江南各地方戏曲的影响而逐步形成的新兴戏曲剧种,流行于上海、江苏、浙江的许多地区。它的传统剧目中保存了上海的民俗和“十里洋场”特有的世俗,它的创作方法又极具海派特征。2011年5月23日,滑稽戏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遗产项目编号: Ⅳ-156
    • 申报地区: 上海市,江苏省

    10、上海龙华庙会

    上海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排名好的一览表

    上海龙华庙会是华东地区的庙会之一,其产生时间可以追溯到唐代,是上海市徐汇区地方传统民俗。龙华庙会一般在清明前后举行,是商品集市、民间信仰和民间娱乐三者相结合的综合性庙会,它不仅对上海地区,而且对长三角地区曾经发生过深远的影响。2008年,上海龙华庙会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所在地/隶属: 上海市徐汇区
    上海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榜单 查看更多>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相关阅读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