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ABC
  • 首页
  • 百科
  • 当前位置:排行榜ABC > 趣闻探索榜 > > 正文

    军事常用战术 鹤翼阵排行第一,三三制上榜

    时间:2024/10/3 8:37:33 编辑: 来源:互联网 标签:纪念/军事/战争,中国,

    【导语 INTRODUCTION】
    军事常用战术 鹤翼阵排行第一,三三制上榜扩展整理了关于兵法策略相关精选推荐如:游击战,焦土战术,三三制战术,金蝉脱壳,抛砖引玉,阵地战,隔岸观火,弹性防御战术,上屋抽梯,远交近攻。中国历史上经典战术有哪些?中国有着悠久的战争史,滋生了鹤翼阵、长蛇阵、方圆阵、鱼鳞阵、偃月阵、三三制、四组一队、穿插迂回、一点两面、三猛等多种经典战术,对中国战争取胜,军事战术与理论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中国十大军事常用战术吧!
    军事常用战术
    推荐排行
    随机排行
    人气排行
    • 01
      鹤翼阵>>
      0
      02
      长蛇阵>>
      0
      03
      方圆阵>>
      0
      04
      鱼鳞阵>>
      0
      05
      偃月阵>>
      0
      06
      三三制>>
      0
      07
      四组一队>>
      0
      08
      穿插迂回>>
      09
      一点两面>>
      0
      10
      三猛>>
    军事常用战术

    1、鹤翼阵

    528年邺城之战,是北魏军阀尔朱荣与自称齐国皇帝的葛荣一场战役,在此战中,葛荣排出鹤翼阵取得不错态势,但过于轻敌终战败。鹤翼阵是古代战争最常用的阵形之一,运用十分广泛,是专供包围用的阵形,只有形成了包围圈才适合使用。鹤翼阵的主要作战方式是左右包抄,需配合拥有较高战术指挥能力的将领,其阵形展开时,两翼张合自如,既能够抄袭敌军两侧,又能够合力夹击突入阵型中部之敌,大将本阵防卫应严,防止被敌突破;两翼需机动灵活,密切协同,攻击猛烈,否则无法达到目的。鹤翼阵的破解方法是,要擅于利用龟甲阵。

      2、长蛇阵

      1937年林彪巧摆长蛇阵挫败日军,促进平型关战役告捷。所谓的长蛇阵,简单来说就是将军队排列成一长条的阵势并根据情况变化来战斗,多会用于行军或追击的一路纵队,机动力虽然强,但战斗力偏弱。长蛇阵是根据蛇的习性推演而来,其变化共有三种,分别是击蛇首,尾动,卷;击蛇尾,首动,咬;蛇身横撞,首尾至,绞。由此三种变化,长蛇阵运转,犹如巨蟒出击,攻击凌厉。长蛇阵在实际的战斗过程中的运用还是十分频繁的,纵战斗力偏弱,但也十分实用。

        3、方圆阵

        公元前260年的长平之战,赵国将领赵括使用方圆阵对抗秦国,虽战败,但借此阵与秦国周旋多日。方圆阵简单来说,就是方阵与圆阵的综合,由多个方阵组成大圆阵,外围兵力层层布防,长枪与弓箭在外,机动兵团在内,其队形尤为密集,是一种大规模作战战术,有着极强的防御力;但正是因为兵力的密集性太高,反而又致使机动性大大丧失。方圆阵由孙膑所创,但他本人并没有使用过,后来经由长平一战的赵括使用,才得以施展。

          4、鱼鳞阵

          鱼鳞阵的提出者成吉思汗在一系列征战中大量使用,所向披靡。鱼鳞阵在战斗过程中力求中央突破,以集中兵力对敌阵中央发起猛攻,通常在己方优势时使用,阵形的弱点在于尾侧。在阵形的排列上通常是这样的,大将位于阵形中后,主要兵力在中央集结,分作若干鱼鳞状的小方阵,按梯次配置,前端微凸,属于进攻阵形。其实此阵法用足球术语简单来说就是,“三一六”阵形,由于它的布局错落有致,就像鱼鳞一样细密紧致,所以被称为“鱼鳞阵”。

            5、偃月阵

            偃月阵在古代赫赫有名,在唐代时期被当作宿营阵形。偃月阵是一种强力的攻击型阵形,主要呈弧形配置,形如弯月,是一种非对称的阵形,大将本阵通常位于月牙内凹的底部。作战时极为注重攻击侧翼,通常会以厚实的月轮抵挡敌军,月牙内凹处表面看似薄弱,实则包藏凶险,此阵需配备较强战斗力的将领,兵强将勇者适用,也适用某些不对称的地形。在古代多场战争中,偃月阵被运用广泛,往往是取胜的关键,有着深久的影响力。

              6、三三制

              中国志愿军在朝鲜战争中对抗美军曾使用三三制。三三制战术主要由三人组成战斗小组,三个战斗小组组成步兵班,以三角形来进行进攻和三角协防。小组各成员分工明确,一人负责进攻,另外两人负责掩护和火力支援。而在后来,三个步兵班便可以组成一个战斗群,以散兵线队形展开,这种战术攻防兼备,分工明确,可以将战斗力发挥到最大,并且有效的弥补了当时解放军的火力不足的问题,促使其能以劣势装备战胜强敌。三三制的提出时间是在抗战,此后被广泛运用。

                7、四组一队

                四组一队是一种专门用于城市战的进攻战术。其主要作战方式是三个人组成一个组,四个组组成一个班。这种科学分工的打法促进了人民军队战斗力量的提升。战争不是逞匹夫之勇,它是一门技术更是艺术,林彪四组一队战术突破了传统意义上一拥而上的混乱局面,更加有成效的通击了敌人。这也是在解放战争中,解放军第四野战军能以极小的代价换取东北全面解放的关键所在。

                  8、穿插迂回

                  1962年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东线战役曾用过穿插迂回战术。何谓穿插迂回?穿插迂回是运动战中非常常见的一种大范围内调动兵力,突击一个点,部队冲进去,再向两侧扩展,打乱一大片。此战术的最初发明者为韩信,当两军对垒时,以一部人马突袭敌方一弱势处,将敌分段,在敌两头来救援时,利用外部兵力追击,使其首尾难顾,从而达到集中优势兵力,歼敌一部的目的。但穿插迂回这种战术仅适合用作山地作战,对大兵团作战是没用的,最具有代表性的战役有毛主席指挥的四渡赤水与肖劲夫指挥的中印战争。

                    9、一点两面

                    1948年天津攻坚战使用过一点两面这一战术。所谓的一点两面战术,即是指集中兵力从敌军最重要的那一点进攻,同时以部分兵力从另一面或多面钳制并协同歼灭敌军。一点两面战术有效的解决了散不开、集团冲锋、伤亡太大、不善于利用地形地物和采用灵活队形的战斗弱点。一点两面战术主要是用于进攻敌人,打防御战不适用,追击可能有一点两面。这个战术不但适用于大部队,同样也适用于小部队。一点两面这一战术,促使解放军的战斗力有了很大的提升。

                      10、三猛

                      1928年红军在井冈山的七溪岭战斗中使用的是三猛战术,三猛战术主要分为三阶段,一是猛打,二是猛冲,三是猛追。三猛战术是中国军队最典型的战术与军事风格之一,此外也是黄埔军校倡导的军事要略之一。所谓的猛打与猛冲即是,只管拼命打,第一梯队打不下来就换第二梯队打,第二梯队打不下来就换第三梯队打,依照原计划硬打下去。猛追即是充分的发挥冒险精神,不要害怕当时的情况,只管死追就是了。其实除了战术上的把控外,三猛也是一种意志力于精神力量。

                        军事常用战术相关榜单 查看更多>
                        兵法策略相关阅读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