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
秦朝时称为“弦鼗”。清毛其龄《西河词话》:“三弦起于秦时,本三十鼓鼓之制而改形易响,谓之鼓鼓,唐时乐人多习之,世以为胡乐,非也。”
构造
张三根弦,故名“三弦”。分琴头,琴颈,琴身。琴颈为指板,比较长。琴身两面蒙以蛇皮。1920年代出现加弦三弦,并未普及。北方的三弦一般长122厘米,称为“大三弦”,南方三弦一般长95厘米,称为“小三弦”。
琴头上端为锄头状,或饰以象牙片或骨片,下开弦槽及弦轴孔,左边装2弦轴,右边装1弦轴。
琴颈上接琴头,下接琴身,琴颈上端为山口,琴颈几乎全为无品指板,指板与皮膜在同一水平面,琴颈下端一段向背弯曲与连接琴身。
琴身又称琴鼓,略程方形,以原木凿空,或以木片胶合成木框,两面蒙以蛇皮。
音色
三弦的音色干涩,音量大。20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60年代经肖剑声的改革,音色变为厚亮,大型的三弦音域多于3个八度。用于地方音乐,亦用于交响化的民族乐团,也有大量的独奏曲和合奏曲。
演奏
坐奏,琴身放在右大腿上,左手按把位,琴身呈45度。三弦弹奏方式,依大小三弦不同作区分,通常小三弦是使用拨片拨奏,大三弦戴假指甲弹奏。
流传
中国的三弦传入琉球后发展成三线;三线传入日本后,发展成三味线。在日本有把“三味线”称为“三弦”的习惯。
三弦是北方大鼓书、苏州评弹等传统曲艺不可缺少的乐器。在南管音乐中,属于上四管乐器之一,是演出的基本组合。一些流行音乐和摇滚乐手(如何勇)也在创作演奏中使用三弦。虽然三弦曾经是最常用的伴奏乐器之一,但在现代与筝、琵琶相比,学习三弦的人要少很多。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我心明亮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三弦琴】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