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孩子们自豪地称为“蓝天下最美丽的校园”的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创办于1954年,多年来,学校以“创造适合于儿童发展的教育环境”为办学思想。2005年学校由人民大学院内迁至世纪城新址,在郑瑞芳校长的引领下,学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创造适合每个孩子发展的教育。
根据2013年统计,人大附小一校三址,326名教职工,123个教学班,4783名学生。本校区为2—6年级;东校区原是银燕小学,在2013年正式成为我校的校区,现为一年级;西校区原是京西小学,在2014年正式成为我校的校区,为1—6年级。学校教学设施完备,七彩的校园文化环境独具特色。美丽的“彩虹校门”不仅是学校的标志性建筑,更是七彩教育理念和七彩附小精神的领航。楼梯的墙壁上印有全校学生的七彩小手印,500多平方米的园林式图书馆,开放式专业教室的“学术苑”、“水艺芳”游泳馆、“毛毛虫”充气乒乓球馆等。附小师生感受着七彩的生活空间,沐浴着多元的学校文化,享受着多元的七彩教育,绽放着师生多元成长的幸福之花。
率先在全市取消寒暑假作业开展的小课题研究、满足学生需求的毕业课程、小豆包课程、阳光体育节、彩虹艺术节、创新科技节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给予了学生充分的自主发展空间,培养了孩子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七彩德育铸就着学生幸福人生;七彩课程点亮着学生智慧人生;七彩社团造就着学生高雅人生;七彩环境成就着学生快乐人生;七彩评价激励着学生做自信的我;七彩节日引导着师生做感恩的我。打造了七彩德育、七彩课程、七彩社团、七彩环境的“七彩教育”的办学特色,荣获了“北京市最具影响力的小学”、海淀区“办学理念最为深厚的学校”及“课程设置最适合学生发展的学校”等百余项荣誉。
为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践行教育公平,创立七彩教育同盟、暑期义务支教,承办海淀区银燕小学、开办门头沟京西校区,自2003年来以来,校长先后22次在全国、市、区大会上做典型发言,接待长期或短期国内外教育同行来校参观、学习、交流、培训等近万名,使人大附小的优质教育资源不断辐射,起到积极的引领及示范作用,为基础教育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海淀区学校特色建设“四个十工程” 评选活动中,“办学理念最为深厚的学校”评审专家在进校考察附小后,从心底里流淌出这样的评价:“彩虹门呈现的赤、橙、黄、绿、青、蓝、紫,寓意着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爱校、阳光、厚德、坚韧、创新、包容、凝聚’的七彩精神。无论是随班就读的全纳教育,还是海纳百川的七彩教育联盟,人大附小一直在传递温暖,传递感动,传递希望。拥抱是人大附小通用的语言,七彩德育铸就幸福人生,七彩课堂点亮智慧人生。在这里,流淌着蓬勃的正能量。前进的姿势,永远是人大附小最美丽的姿势。”
成立初期,共有24名学生。1958年历经先后两次迁址,最后坐落在西郊人民大学院内。 首任校长由吕晶同志担任。附小迁至西郊后,人民大学党委为加强小学的领导力量,派1937年参加革命、熟悉小学教育的党委委员申玲同志为校长。在申玲校长的带领下,形成了领导、教师团结一致,爱校如家,爱生如子的光荣传统,奠定了以后人大附小的办学基调。 1978年中国人民大学复校,附小正式定名为“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从此附小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春天。在人民大学和各级党委的关怀下,重新组建领导班子和教师队伍,人大附小开始了教育改革新的征程。
特别值得附小人自豪的是,附小建校初期曾得到了吴玉章、成仿吾等老一辈革命家、教育家的关怀;吴玉章是同盟会会员,参加过推翻清政府的辛亥革命,在“八一”南昌起义中担任革命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曾任延安鲁迅文艺学院的院长;解放后先后担任华北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是我党德高望重的“五老”之一。每逢“六一”儿童节,吴老都会亲自到学校向孩子们祝贺节日,向老师表示慰问,十分关心学校的发展。50年代,吴老在主持“文字改革委员会”工作期间,曾组织附小开展“注音识字,提前读写”的教科研实验,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成仿吾是新文学的开拓者之一,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在他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期间,同样十分关注附小的建设,关心师生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袁宝华更是非常关心附小的发展,为附小亲笔题词…… 在老一辈革命家、教育家和人大校领导的关怀下,附小领导和全体教师锐意改革,开拓进取,学校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同时学校大力提倡教育科学研究,以全面育人为宗旨,创造适合于每个儿童发展的良好的教育环境,使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也是王自健、曾子墨、高宝玉等人的母校。
1983年获北京市教育系统先进单位称号,1993年,被评为北京市先进学校。1996年人大附小被命名为“北京市足球传统校。”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附小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办学宗旨:“创造适合于儿童发展的教育环境”,积极组织教研工作,与北京市教科所合作,开展了“小学生素质综合评价”的实验研究——这就是日后闻名全国基础教育界,掀起新时代教改潮流的“学生质量综合评价”。
中国梦·少年梦——六一儿童节师生作品展
恰逢“六一”国际儿童节到来之际,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 “中国梦·少年梦——纪念‘六一’国际儿童节暨师生美术作品展” 于2014年5月27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
习总书记曾提出“为每个青少年播种梦想、点燃梦想,让更多青少年敢于有梦、勇于圆梦、勤于追梦”。 2014 年人大附小迎来 60周年华诞。作为教育工作者,更是有责任让伟大的“中国梦”根植于孩子心中,因此,校方特别选择了习总书记畅想中国梦的地方——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此次展览,这也是国家博物馆首次为小学生举办的美术展览。
多年来,人大附小始终以“创造适合于儿童发展的教育环境”为办学思想,走出了一条成就师生多样化成长的七彩教育之路。全校5000余师生历时三年创作了近6000件作品,此次展览精选出3160件作品,以梦之源、梦之心、梦之远、梦之魂四个版块,描绘了我们当下美好的生活,抒发了师生们对幸福梦想的追求。
第一部分439件作品,通过儿童画、黑白线描画、版画、水彩画、丙烯画、剪纸、泥塑等艺术形式,展现了多彩、独特的校园生活。
第二部分209件作品,全部由废旧材料创造而成,构思独特。这些引人深思的作品,不仅凸显了人大附小生态文明、低碳环保与艺术教育的有机结合,而且也是师生践行十八大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理念的体现,凝聚了师生们对国家、社会以及地球和人类的大爱与责任。其中,还有回迁农民子女、外来务工子女、自闭症、感统失调的随班就读孩子的作品。俄罗斯大使参赞孔诺夫先生曾赞叹这些作品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并邀请孩子们于2014年暑期到俄罗斯举办展览。
第三部分由60米画卷构成,是孩子们在七彩校园里“敢于有梦、勇于圆梦、勤于追梦”的志向和愿景。
第四部分书法和国画作品457件,是师生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缩影,作者中不仅有在校师生,还有退休教师及教师家属,年龄最小的只有6岁,最大的74岁。其中《论语》系列作品选自《论语》中的八则,作品高3米、宽6米,由206位同学用大篆书写而成。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展览新闻发布会由学生自主主持举办,开幕式上600位学生代表同时现场书法,作为附小书法教育特色与成果的汇报。之后,部分师生代表于2014年8月14日—18日暑期应邀赴俄罗斯及美国进行书法、绘画艺术巡展及现场书法展示,同时进行学生作品拍卖活动,全部所得将按学生意愿回报捐赠给社会。相信通过这些举措,可以更加深入、有效地在广大青少年中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用中国梦的远大理想激发青少年的历史责任感,让每个青少年都为实现中国梦做出自己应尽的力量。
“筑梦有我,为美丽北京加油”
在建校六十周年的开学典礼上,由北京卫视和华夏银行等部门共同发起的“筑梦有我—为美丽北京加油”大型公益新闻行动之“环保艺起来”活动的启动仪式,于2014年9月1日在人大附小举行。
由北京电视台文艺频道和我校共同策划实施的“环保艺起来”公益活动旨在倡导将环保与艺术、环保与时尚相结合,以现代艺术作品的形式将这一环保理念展现出来。力图改善人们印象中传统的环保方式,提高人们关注环保的热情,吸引更多人身体力行参与环保活动。
活动现场,主持人春妮介绍了此次“环保艺起来”活动的公益任务,将由文艺频道主持人和人大附小师生共同创作一幅巨型现代艺术作品,此作品将在活动的收官仪式中赠送给活动主办方,作永久收藏。除此之外,活动现场人大附小师生讲述了国博及赴俄罗斯展览中创作的环保艺术作品背后的故事。附小师生废旧材料创作的艺术作品让俄罗斯人震撼!展览不仅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更是把学校的办学理念,把孩子们心中的生态梦想,把我们对地球的责任,传递给国人以及世界,这也正是人大附小师生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文艺频道主持人曹涤非、陈竞、顾阳、龚宁、向真、陈晨、邓旭、谢蕴青、应嘉瑞还走上舞台,参与了环保材料有奖竞猜的游戏环节,与学生互动,现场氛围既欢快又热烈。
在活动的最后,主办方领导和我校郑校长共同为此次活动揭幕并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此次活动向全社会宣传环保意识,“环保艺起来”公益新闻行动除了地面活动外,还将拍摄制作环保艺术作品创作的全过程,以微纪录片的形式在北京电视台文艺频道宣传时段滚动播出。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林暗草惊风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