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ABC

当前位置:排行榜ABC > 生活服务榜 > 正文

返回顶部

保定市第十七中学

时间:2024/9/16 18:17:03 15200票数:31投他一票#日剧#

保定市第十七中学始建于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初名为直隶女学堂。1978年定名为保定市第十七中学,1997年加挂“河北省第二外国语高中”校牌,2002年更名为河北保定外国语学校。2008年根据河北省教育厅文件指示,该校初中部定名保定第十七中学,高中部定名河北保定外国语学校,自此,该校不再联合办校。该校五十年代便是河北省重点中学,是教育部直接领导的全国十所重点中学之一,教育质量享誉古城,被誉为“小宝塔”。

  • 创建时间: 1906年11月16日
  • 学校校训: 学思结合,知行统一
  • 英文校名: Baoding No.17 Middle School
详细介绍

学校简介

保定市第十七中学(Baoding No.17 Middle School ),始建于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初名“直隶女学堂”。1978年定名为“保定市第十七中学”。1997年加挂“河北省第二外国语高中”校牌。根据2002年河北省教育厅文件精神,“二外”更名为“河北保定外国语学校”。

该校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二十年代曾发生震动全国的“驱燕学潮”;王若飞同志的夫人李培之,邓小平同志的第一夫人张锡媛,孙毅将军的夫人田秀娟等都曾就读该校。

师资力量

教师队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力军,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质量,抓住了教师素质这一关键点,就抓住了学校的未来。该校注重教师素质的提高,根据教学资源和教师的实际情况,从提升教师师德修养和提高教学水平两方面入手优化教师队伍。狠抓“三个工程”,即:开展“形象工程”,以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青年教师成材工程”,以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名师锻造工程”,以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加快名优教师队伍的快速形成和壮大。“三个工程”的成功实施,使该校涌现出了一大批德艺双馨、乐于奉献、知名度较高的优秀教师。

办学特色

特色和特长

学校在改革外语教学方法,突出外语办学特色方面积极进行探索,取得可喜成绩。

1.实行小班授课,加强师生交流,增强语言实践机会,提高外语听说能力。

2.使用四套教材,在使用统编教材的同时,使用引进教材,使学生从不同教材中学习语言知识,扩大词汇量。

3.聘请外籍教师担任口语课,通过课外活动,让学生学到纯正的外语,外籍教师参加外语教研活动,提高外语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

4.开展英语角等多种外语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学习外语的环境。

5.选派教师出国进修,利用假期组织师生走出国门,进行短期访问学习,接待外国旅游访问团体,在实践中让学生了解外国文化,提高外语水平。

改革促进发展,特色带来生机,改革和特色提高了外语教学水平和质量。

赴外交流学习

学校带领学生到英国、美国、韩国等国家进行交流学习。韩国,新加坡师生代表团也曾到该校考察学习。

并且每年的7月份,都会组织学生参加夏令营,到国外游玩学习。

著名校友

张锡媛

系女二师学生,积极参加学潮运动,并由李培芝介绍加入共青团。1925年去北京,认识了李大钊、赵世炎等党的领导人,同时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党领导的国民会议促成会的活动。大约在1925年下半年,被当组织送往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在中山大学与邓小平同志相识。1928年张锡媛在上海与周恩来、邓颖超、邓小平、朱月倩、霍步青为一个党小组。就在这一年张锡媛与邓小平结婚。

王化民

字永苏,河北清苑县人,一九二五年毕业于女二师,升入北平女子师范大学(现北京师范大学),一九二九年回到母校女二师任校长。

悠久历史 峥嵘岁月

历史上的“女二师”,是中国共产党在北方建立地下组织较早的学校之一,一九二四年便建立地下党支部,李培芝任第一任党支部书记。在党组织的教育下,一大批有志青年从这里走向革命道路,成为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李培芝、张锡媛、田秀娟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李培之

1924年4月,在女二师读书时,由中共保定小组组长张廷瑞介绍加入社会主义共青团,1925年春转为共产党员,同年5月建立女二师党支部,李培之任支部书记。1925年初,李培之介绍张锡媛等加入社会主义共青团, 建立女二师团支部,李培之任书记。1925年4月,李培之等在女二师建立了中华全国各界妇女联合会保定分会,李培之为主要负责人。李培之系王若飞同志的夫人,解放后曾任中国人民大学教育长。

田秀娟

河北省完县人,一九三六年毕业于女二师,一九三八年参加革命工作,一直从事妇女工作。曾任晋察冀地区妇救会主任、冀中区妇联主任、解放后任河北省妇联、华北大区妇联主任、全国妇联副部长、部长、全国妇联书记处书记等职。

田秀娟同志为孙毅将军夫人。

◆解放初期,女中学生开展向志愿军学习活动,有的班被授予以英雄名字命名的“孙生禄班”

赵伦

保定女中首任校长

历史沿革

校始建于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初名“直隶女学堂”。1915年至1933年先后改名为“直隶第二女子师范学校”、“河北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1933年后改名为“河北省立保定女子师范学校”。1949年改名为“河北保定女子中学”。“文革”期间曾称“耀武战校”。1978年定名为“保定市第十七中学”。1997年加挂“河北省第二外国语高中”校牌。根据2002年河北省教育厅文件精神,“二外”更名为“河北保定外国语学校”。2008年根据河北省教育厅文件指示,该校初中部定名保定第十七中学,高中部定名河北保定外国语学校,自此,该校不再联合办校。

该校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二十年代曾发生震动全国的“驱燕学潮”;王若飞同志的夫人李培之,邓小平同志的第一夫人张锡媛,孙毅将军的夫人田秀娟等都曾就读该校。

该校五十年代便是河北省重点中学,是教育部直接领导的全国十所重点中学之一,教育质量享誉古城,被誉为“小宝塔”。

直隶女学堂清光绪三十二年十月十日,即1906年11月16日,直隶藩司增韫就省城育婴堂内创办“直隶全省女子学堂”,收七岁至十五岁的女童入学,此为省城女学之先导。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我心明亮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保定市第十七中学】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保定市第十七中学 小编为您整理保定市第十七中学的全部内容
更多相关词条

更多>>

点击查看 生活服务榜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