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资力量
截至2020年12月,有专任教师165人,其中特级教师2人,高级教师60人,一级教师95人。全国“十杰”教师1人,省级劳动模范4人,省级优秀教师7人,省级教坛新星7人,市级教坛新星33人,国家级、省级骨干教师4人,市级学科带头人4人,市级骨干教师10人,市级首届教学能手24人,省人大代表1人,市人大代表1人,市政协委员8人,市“十大杰出青年”1人;每年发表、获奖的教师论文80余篇,获市级以上优秀指导教师称号200余人次。
文化传统
校徽
释意:校徽以“安庆”二字的汉语拼音首写字母“AQ”,同时以“四中”二字的汉字原形为设计元素。经过艺术变化和有机融合,形成富有寓意和特点的安庆四中专属会标。校徽呈现红日喷薄而出,雏鹰振翼凌空的视觉形象。寓意安庆四中在灿烂美好的时代,以教书育人的火热激情,把学生培育成奋发向上、遨游理想天空的未来人才。校徽同时又呈现“眼睛”和“音符”的视觉形象。寓意安庆四中以悠悠百年的教育经历,令人瞩目。象征着安庆四中以强劲的发展气势,谱写新的时代乐章。
校徽即显示了凝聚力,又显示出延展、顺达和开放的气象。象征着学校事业永续、不断开拓、蒸蒸日上、独具风采。校徽简练、大度,刚柔并济,易识易记,富有时代感。同时具有很高的视觉艺术品位和视觉冲击力。
校歌
安庆四中校歌
作词:周元吉 作曲:杨青
艺术指导:陈庆 配器/录音:周尔苏
演唱:陈庆老师 安庆四中TOP阿卡贝拉人声乐团
大江西来势泱泱
龙山起伏如腾骧
宜城屹立称金汤
中有校旗高高飘扬
“四六”校纪万世还昌
开来继往 端来元良
济济多世金玉相
良师诱掖乐升堂
源源时代少年当自强
举一把火炬,八皖放光芒
同心同德 同心同德
努力国命更新张
同心同德 同心同德
努力国命更新张
著名校友
周坚卫,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副部级退休)(1962)
丁士匡,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长(正厅级退休)
丁厚慈,安徽省政协秘书长(1959)(正厅级退休)
徐根应,(正厅级退休)
陈晓苏,芜湖原副市长(副厅级退休)
项仕安安徽省财政厅副厅长(1963年毕业于安庆四中)
陈文华安徽省民政厅副厅长
杨宪彭安徽省国税局副局长(1964年毕业于安庆四中)
蔡庆中安徽省经贸委副主任
汤中立中科院院士(1949年毕业于安庆四中)
方自琛中科院合肥分院等离子研究所、研究员(1954年毕业于安庆四中)
张永德中国科大理论物理教授、博导(外籍院士)
金德琨中航二集团科学技术委员会常务委员、教授、博导(1954年毕业于安庆四中)
宋宜斌烟台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1975年毕业于安庆四中)
何家炎中国航空工业规划设计院工程师(1949年毕业于安庆四中)
许安拓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经济学博士、副教授(1983年毕业于安庆四中)
仲宏斌安徽省台联会副会长
历史沿革
安庆四中是一所百年老校,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是安徽省最早创办的初级中学之一。
清朝时期
1877年(清光绪三年),由安徽省怀宁县知县彭广钟会商全县七乡士绅,募集捐款,就任家坡丰备仓旧址,建立“凤鸣书院”。1901年,清政府废除八股取士制度,颁诏各省,设立县办小学堂,怀宁县筹备改“凤鸣书院”为“凤鸣小学堂”, 1902年,“凤鸣高等小学堂”正式成立,1903年,改办“凤鸣中学堂”, 1904年,定称“怀宁中学堂”。1916年因经费支绌而停办,1921年继续复办。1935年,选定怀宁县学宫(现址)建造新校舍,1936年,迁入县学宫。抗战期间,曾迁往高河、三桥、卓湖等处坚持办学,1946年迁回安庆。
革命时期
解放前,吴季白、程滨遗等先后为学校负责人,学校有一整套优良的教学和管理方法,聘请了一大批知名教师来校任教,曾以办学颇具特色而闻名遐迩。1922年安庆共青团组织曾在校内召开首次建团会议,1926年至1928年间党曾派共产党员葛宗文来校任教,争取进步学生参加革命活动。
解放后发展
1949年6月,市人民政府接受前怀宁县立初级中学、省立安庆初级中学、私立东南中学部分学生在怀宁中学旧址建立“皖北安庆初级中学”,同年底,改称“安庆市初级中学”,1952年,又更名为“安徽省安庆市第一初级中学”,1957年,定称“安徽省安庆市第四中学”。1958年被列为“安庆地区重点中学”,教育教学质量在全市名列前茅,1960年被评为全国教育战线先进集体,并参加全国教育群英会,“文革”期间遭受浩劫,1969年下迁太湖县山区寺前中学,致使师资流散,设备荡然无存,1970年复办,改名为“安庆市八一八中学”,1973年增设高中部,1975年恢复现名,1982年,为了“加强初中,办好初中”,停办高中部。
改革开放后发展
1984年,安庆市教育系统实行机构改革,四中校领导班子进行了大的调整。1987年,学校进入整体改革实验阶段,拟定了《整体改革实验方案》。更新观念,建立素质教育的目标体系;面向全体,优化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为人师表,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书育人,培养健全发展的现代人才。1988年经市编委认定为安庆市唯一的副县级初中,1989年经省教委确认为首批省级示范初级中学。1999年,在全市率先推行“四制改革”,实行校长负责制,加强岗位设置的科学性,明确岗位职责,加大实绩考核力度,以岗位职责为基准,分层管理,各使其权,各负其责,建立和谐、有序的竞争机制。
进入21世纪后的发展
2002年5月,学校与北大附中联手创办远程教育,成为“北大附中远程教育示范学校”,并以此为契机,以试行《新课程标准》为切入口,积极倡导学习新理论,形成新观念,创造新办法,努力探索一条基础教育改革前提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新路子。同年6月,按市政府统一部署,兼并原安庆市第十三中学,成立新的安庆四中,分南、北两区办学。现有教学班38个,在校学生数为2000余人;专任教师165人,特级教师2人,高级教师60人,一级教师95人。
百年来,四中人坚持发扬坚贞自立、永争朝夕的校园精神,经过几代人的不断努力, “团结、文明、勤奋、活泼”的校风已经形成,优秀教师脱颖而出:全国“十杰”教师1人,省级劳动模范4人,省级优秀教师7人,省级教坛新星7人,市级教坛新星33人,国家级、省级骨干教师4人,市级学科带头人4人,市级骨干教师10人,市级首届教学能手24人,省人大代表1人,市人大代表1人,市政协委员8人,市“十大杰出青年”1人;每年发表、获奖的教师论文80余篇,获市级以上优秀指导教师称号200余人次。
四中位于市中心,占地30亩,校园环境优美,育人氛围浓郁,办学特色鲜明,教学管理严谨。实验仪器、电教设备均达到国家I类标准;图书馆藏书40000余册,订阅各种期刊330余种;体卫教学用具俱全;创办了印刷厂,在郊外有42亩的学农基地;随着“五室一中心”的建成、宽带网的进校、双控系统及校园网的投入使用,我校硬件设施再上台阶,一所现代化的精品学校已具雏形。
四中人正坚持“管理为本,改革为魂,科研为先,人和为根”的办学指导思想;以“高、特、谐、美”为办学目标;求实创新,开拓进取,争先定位,与时俱进,为培养 “合格加特长”的学生,创办“规范加特色”的学校而不懈努力。
2016年,安庆五中整体并入安庆四中,成立安庆四中西校区。
办学规模
现有教学班38个(九年级14个班,八年级16个班,七年级17个班),在校学生数为2000余名。
四中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全面优化育人环境,面向全体学生,以培养“全面发展、学有特长的人”为办学方向,以“诚信,让学生学会生活”、“善美,让学生幸福成长”为教育理念,强化管理和改革创新,实现学校行政管理行为和教育教学过程的人本化、科学化、规范化和精细化,形成人人懂礼仪、守规范、知荣明耻、奋发有为的办学特色。几年来,四中计划招生的入学率和巩固率均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得到了学生家长的普遍信任和称赞,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自1994年至2002年,我校向国家高中理科实验班输送了9名优秀学生(2003年,国家高中理科实验班停招)。此外,从2003年起,四中作为中国、新加坡基础教育交流在安徽省的指定学校之一,向在新加坡有领袖摇篮之称的莱佛士书院、莱佛士女中选派留学生。到如今为止,我校已有27名同学在新加坡留学。二十多年来,曾获省、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省先进团组织”,省、市“模范职工之家”,省、市“电教工作先进集体”,市“花园式学校”,市“文明标兵单位”及“文明窗口单位”,省“体育达标先进集体”,全国“双合格”家长学校,省“优秀家长学校”等殊荣。
王金山省长曾为安庆四中题词“百年名校,凤鸣出新”;教育部陈小娅副部长十分赞许四中“珍爱生命,快乐成长”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成果;国家副总督学,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原司长王文湛先生将四中誉为“皖南中教一枝花”。
四中人正以“管理为本,改革为魂,科研为先,人和为根”为指导思想,以“高、特、谐、美”为办学目标,开拓创新,与时俱进。
安庆四中位于市中心,占地30亩,校园环境优美,育人氛围浓郁,办学特色鲜明,教学管理严谨。随着“五室一中心”的建成、宽带网的进校、双控系统及校园网的投入使用,四中硬件设施再上台阶,一所现代化的精品学校已具雏形。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岁月静好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安庆市第四中学】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