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ABC

当前位置:排行榜ABC > 趣闻探索榜 > 正文

返回顶部

佛头玉

时间:2024/9/16 6:33:13 15200票数:31投他一票#日剧#
佛头玉又名殿乐玉,隶属于夹竹桃科,佛头玉属,原产非洲南部。佛头玉的植株无叶,具肉质茎;肉质茎幼时球状,以后逐渐呈圆柱形,质地柔嫩,表皮灰绿色,有密集的三角形或半球形、圆锥形疣突,形似佛像头部的螺形发旋;花生于植株上部的疣突中间,花冠呈平展的浅碟状,五裂,淡黄色至黄绿色,上有深紫色斑点,花期6~8月,尤以6月为盛。佛头玉株形奇特、色彩素雅,适合家庭用作小盆栽种。
  • 中文学名: 佛头玉
  • 拉丁学名: Larryleachia cactiformis (Hook.) Plowes
  • 别称: 殿乐玉
  • 界: 植物界
  • 门: 木贼门
  • 亚门: 木贼亚门
  • 纲: 木兰纲
  • 目: 龙胆目
  • 科: 夹竹桃科
  • 亚科: 马利筋亚科
  • 属: 佛头玉属
  • 分布区域: 南非,纳米比亚
  • 原产地: 非洲南部
详细介绍

生长与分布

生长环境

佛头玉原非洲南部,分布于南非、纳米比亚等地,宜温暖、干燥和阳光充足的环境,要求通风良好,稍耐半阴,耐干旱,忌土壤过于潮湿。不耐寒,也怕酷热,在冬季温暖、夏季凉爽的条件下生长良好。夏季高温时植株呈休眠或半休眠状态,肉质茎虽然不再生长,但有花朵陆续开放。

分布范围

南非(北开普省,里希特斯韦特,那马夸兰,从Sendelingsdrift至Garies)和纳米比亚。佛头玉在原产地较常见,以Bushmanland西部的石英山地尤为多见。

形态及特征

植株无叶,具肉质茎,肉质茎幼时球状,以后逐渐呈圆柱形,质地柔嫩,表皮灰绿色,有密集的三角形或半球形、圆锥形疣突,形似佛像头部的螺形发旋。花生于植株上部的疣突中间,花冠呈平展的浅碟状,五裂,淡黄色至黄绿色,上有深紫色斑点。

栽培方法

光照

佛头玉在3~5月以及9~11月为植株的生长期,给予充足而稳定的光照,经常转动花盆,使植株的每一部分都能得到均匀的阳光,以防肉质茎长歪。若光照时强时弱,会使植株粗细不匀,影响观赏。

浇水

佛头玉浇水做到“干透浇透”,注意防止雨淋,每月施一次腐熟的稀薄液肥或复合肥。

换盆

佛头玉每年的春季或秋季换盆一次,盆土要求疏松肥沃,含有适量的石灰质,并有良好的排水性,可用腐叶土3份、园土1份、粗沙或蛭石3份,并加少量的骨粉混合配制。

夏季

佛头玉在夏季高温时植株呈休眠或半休眠状态,肉质茎虽然不再生长,但有花朵陆续开放,可移至光线明亮,又无直射阳光处养护,可稍浇点水,但不宜过量,加强通风,防止因闷热潮湿引起的植株腐烂。

冬季

佛头玉在冬季寒冷时植株也处于休眠状态,要求有充足的阳光,严格控制浇水,温度不可低于10℃。

繁殖方式

佛头玉的繁殖可切取旁生的幼株进行扦插,若无幼株,可将植株的上部切下,晾5~7天,插于粗沙或蛭石中,下部仍留在原土中,用不了多久,就会萌生许多小植株,等它们长得稍大一些后,再取下进行扦插。对于群生的植株也可结合换盆进行分株。如果能采集到种子,还可用播种法繁殖。

价值及其他

主要价值

佛头玉株形奇特,色彩素雅。适合作收集栽培。家庭可用小盆栽种,点缀光线明亮、通风良好的几案、窗台等处,效果独特。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巧笑倩兮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佛头玉】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佛头玉 小编为您整理佛头玉的全部内容
更多相关词条

更多>>

点击查看 趣闻探索榜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