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ABC

当前位置:排行榜ABC > 趣闻探索榜 > 正文

返回顶部

毛榛

时间:2024/11/24 13:31:48 15200票数:31投他一票#日剧#

毛榛,为桦木科榛属灌木植物,树皮暗灰色或灰褐色,分布于中国、朝鲜、俄罗斯、日本等地区。其主要生长于海拔400-1500米的山坡灌丛中或林下,喜光、耐寒、耐旱,喜肥沃的中性及微酸性土壤。据MAIGOO小编所知,毛榛种子可食用,也可入药,更有调中、开胃、明目的功效。嫩叶晒干后可做家畜的饲料,花卉则是蜂的蜜源,而且木材坚硬、耐腐,可做伞柄、手杖等。

  • 中文学名: 毛榛
  • 拉丁学名: Corylus mandshurica Maxim.
  • 别称: 毛榛子,火榛子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 纲: 双子叶植物纲
  • 目: 山毛榉目
  • 科: 桦木科
  • 属: 榛属
  • 种: 毛榛
  • 分布区域: 中国,朝鲜,俄罗斯,日本
详细介绍

生长与分布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400-1500米的山坡灌丛中或林下。喜光、耐寒、耐旱,喜肥沃的中性及微酸性土壤。习见于温带、暖温带的山地森林带。生长于白桦(Betulaplatyphylla)、山杨(Popu-lusdavidiana)、蒙古栎(Quercusmongolica)、辽东栎(Q.Li-aotungensis)等夏绿阔叶林中或林缘。也经常与榛(Corylushe-terophylla)同时存在。该种较耐阴,多散生于林中和近林的林缘,或分布于山地阴坡,偶尔也在森林破坏后的阴山坡形成小面积的单优势群落。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山东、陕西、甘肃东部、四川东部和北部)、朝鲜、俄罗斯、日本等。

形态及特征

灌木,高3.1-4米;树皮暗灰色或灰褐色;枝条灰褐色,无毛;小枝黄褐色,被长柔毛,下部的毛较密。叶宽卵形、矩圆形或倒卵状矩圆形,长6-12厘米,宽4-9厘米,顶端骤尖或尾状,基部心形,边缘具不规则的粗锯齿,中部以上具浅裂或缺刻,上面疏被毛或几无毛,下面疏被短柔毛,沿脉的毛较密,侧脉约7对;叶柄细瘦,长1-3厘米,疏被长柔毛及短柔毛。

雄花序2-4枚排成总状;苞鳞密被白色短柔毛。果单生或2-6枚簇生,长3-6厘米;果苞管状,在坚果上部缢缩,较果长2-3倍,外面密被黄色刚毛兼有白色短柔毛,上部浅裂,裂片披针形;序梗粗壮,长1.5-2厘米,密被黄色短柔毛。坚果几球形,长约1.5厘米,顶端具小突尖,外面密被白色绒毛。

栽培方法

选地

毛榛要求有灌水设施,因此,选择的地块应靠近河流、湖泊、池塘、水库或其它水源。最好的土壤类型为黑土、灰色森林土、暗褐色沙质栗钙土,土壤的组成以沙壤土和壤土为宜。在山地条件下,以腐殖质碳酸盐森林棕钙土、深棕色山地土、森林草原沙质土为好。

在空旷地方,毛榛的花粉很容易被风吹走,使雌花授粉不良,子房弯曲,影响结实。因此,应根据主要风方向和强度设置防护林带,在种植场中心设置防风线。防护林的主要乔灌木树种:榛树、核桃、黑胡桃、皂荚、红柞、椴树、山茱萸、西洋榛、欧洲榛子、省沽油等。

整地

清除伐桩、树根和树枝,用松土机疏松土壤,深度50-60厘米,并平整土地,然后用深耕犁翻耕,深度40-60厘米,拣净余下的根系,用重型耙耙地,弟1-2年播种作物。在此期间不断清楚原生植物的萌孽,防治土壤害虫。

在生长季节清除杂草,增加土壤水分贮蓄。农用土地同样翻耕。对腐殖质少的土壤,充分松土,深度13-15厘米,在平坦和坡度小于5的地段,进行全面细致整地;在坡度5-10度的地段,沿等高线带状整地,整地宽度2-3米,留下5米宽度不整地,形成草被带;在坡度大于10度地段,修筑梯田或作块状整地,规格1.5米×1.5米或2米×2米。挖掘深度50-70厘米,梯田宽度4米。于栽植前个月务必整好梯田。梯田表面横向斜面坡度3-8度。为了更好地截流水分,沿梯基用单铧犁翻耕,设置小水沟,每经30-50米堆土横截。毛榛沿截水沟外缘栽植。

应于头年秋耕,施入有机肥料。施肥量:30-40吨/公顷,或有机肥15-20吨/公顷,混入磷钾肥60千克。在腐殖质易被冲刷的坡地和贫瘠的土壤上,施有机肥50-60吨/公顷,或单施无机肥料,每公顷种植地施N120千克、P180千克、K60千克。

栽植

春季栽植时间短,约3-5天,秋季栽植时间截至寒冷前20天。种植穴规格为70厘米×70厘米×70厘米,春植应于头年秋季准备,秋植定植前1-2个月挖穴。春季栽植苗木成活率95%,秋季栽植苗木成活率90%。综合考虑,毛榛应以秋植为主。毛榛开始生长早,膨大芽易在起苗运输中掉落。栽植前必须检查根系,剪除损坏的根系到健康部位,然后浸入盛有黑钙土的稀泥浆桶中,防止根系干燥。将苗木放置于种植穴,使根颈低于表土5-6厘米,每株灌水2-3桶,使土壤下沉与根系密接。

毛榛是异花授粉植物,种植场必须栽植4个以上的品种,每3-4行配植一个品种;为了保证授粉良好,每6-7行配置一行实生毛榛。

在具有灌溉条件的肥沃土壤上,株行距7米×8米或8米×8米。在无灌溉条件下株行距6米×6米。在平坦和坡度不大的地段,采用正方形配置。带状整地行距6-8米,采用单干整枝5米×2米配置。在欧榛或大榛和它们的杂种苗上嫁接品种榛,根颈不产生萌孽。栽培单干毛榛的产量不次于灌丛状栽植的毛榛,而且便于坚果采收和抚育。

田间管理

浇水

毛榛栽植后的前3年,每年春夏灌水3-4次,秋季灌水1次,灌水定额0.3-0.5立方米/株,4-5龄的毛榛,灌水定额增加到0.6-0.9立方米/株;完全结果植株灌水定额1.3立方米/株。灌水时间为5月、6月、7月和8月,以及落叶后的10-11月。6月和7月是毛榛需水最多的时期,此时果实迅速发育和膨大,同时也是决定来年产量的基础。灌水方法为沟灌、穴灌和人工降雨。

整形修剪

选留7-11个骨干枝,均匀地分布于各个方向,最大限度的保持各骨干枝间的距离。发育良好的植株通常在根颈产生大量的萌孽,整形时清除不需要的萌孽枝,一般每年夏秋各除萌1次。冬季修剪时剪除枯枝、生长衰弱枝和分布重叠、接近的枝条。要注意更新修剪,每年留2-3个萌孽枝代替老枝,其余萌孽全部剪掉。

采收贮藏

榛果适时采收的标志是果苞果顶由白变黄,果苞茎部有一圈变成黄色,此时苞内坚果用手一触即可脱苞,采收时连同果苞一同摘下,运到场院晾晒,堆积厚度4-5厘米,经常翻动,隔2-3天收拣1次果实。再于通风阴凉处晾干,当榛仁含水量降到5-7%时即可干藏。

榛子贮藏要求低温,低氧,干燥,避光,适宜气温15℃以下,相对湿度60%以下,暗光,否则脂肪转化而产生“哈喇味”不能食用。

繁殖方式

毛榛主要采用种子繁殖,地温较高,气温稳定的时候播种,有利于发芽。播种前南北向起垄,垄底宽50厘米、垄面款30厘米,垄高10厘米。为了满足种子发芽需要,可在播种前或播种后垄上覆膜。播种方法为垄上双行挖穴点播,每穴2-3粒,穴距10厘米,播种后覆土3-4厘米。先覆膜后播种时,为防止土壤板结,可在播种穴表面盖上干净的河沙。播种时对层积自然裂嘴的先播,对未裂嘴的再继续层积,待裂嘴后再播,可提高发芽率。

价值及其他

主要价值

食用

毛榛果仁含淀粉20%左右,富含脂肪和多补维生素,是人们的营养食品。剥上果先可生食或蒸煮后吃,也能加工成粉后做糕点。熬制榛乳、榛脂是营养药品。榛仁种子含油50-60%,可榨油供食用,榛油色清黄、味香,且为不饱和脂肪酸。5-6月开花时,也是蜂的蜜源。

药用

种仁入药,有调中、开胃、明目的功效。榛仁脂肪中含50%的亚油酸,能稀释胆固醇,每周吃5次榛仁,每次6克,能使心肌梗塞的发病率减少50%,并可起到预防心脏病的作用。

经济

榛果中的果壳是制作活性炭的原料,而果苞含单宁物质达8.5-14.5%,可提炼制成栲胶。木材坚硬、耐腐,可做伞柄、手杖等。

饲料

毛榛在秋霜后至冬季羊采食,嫩叶晒干后可做牛羊等草食家畜与猪的饲料。青绿枝叶家畜一般不吃。夏季采收叶子可做柞蚕饲料。

生态

毛榛根系发达,而且呈水平状分布,可以固定土层,防止土壤冲刷和滑坡,是水土保持及改良林地土壤的良好树种,并且可以作为绿篱栽植。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巧笑倩兮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毛榛】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毛榛 小编为您整理毛榛的全部内容
更多相关词条

更多>>

点击查看 趣闻探索榜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