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绍
麦地那龙线虫Dracunculus medinensis,是唯一的主要由饮用水传播的线虫,通常称为“儿内亚线虫”,属线形动物门。到1995年全球消灭麦地那龙线虫感染是国际饮用水供应与卫生十年规划(1981~1990)的目标,世界卫生大会也在1991年正式确定了这个目标。这个规划的实施已大大减少了病例数,1986年全球共计有330万病人,1990年为62.5万,至2002年只剩不到6万例,2009年只有3190例.而且主要发生在苏丹。现在麦地那龙线虫病仅局限于非洲撒哈拉以南中央带的国家。
生长与分布
分布在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印度尼西亚、土耳其、伊朗、尼日利亚、加纳、前苏联、毛里塔尼亚、几内亚、喀麦隆、乌干达、埃塞俄比亚、新几内亚、加拿大、美国、加勒比海诸岛、巴西、中国等。
形态及特征
成虫形似一根粗白线,前端钝圆,体表光滑,镜下可见较密布的细环纹。雌虫长约60120cm,宽约0.92.0mm,成熟雌虫的体腔被前、后两支子宫所充满,子宫内含大量第1期幼虫;雄虫长约1240mm,宽约0.4mm,末端卷曲1至数圈,交合刺两根。幼虫大小约为636.0×8.9μm.,体表具有明显的纤细环纹,细长的尾部约占体长1/3。
麦地那龙线虫寄生在感染者的皮肤与皮下组织,雌虫可长达700mm,而雄虫25mm。当雌虫要排出幼虫(胚胎)时,其前端出现一个肿泡或溃疡,通常位于足部或下肢。当此部位肢体浸入水中时,就会释放出大量杆状幼虫。幼虫在水中存活约3d,在此期间可被多种剑水蚤(甲壳纲、桡足类)吞食。幼虫穿人剑水蚤血腔,脱皮两次后成为感染性幼虫,在2周内进入新宿主。此时假如饮用含有剑水蚤(0.5~2.0mm)的水,幼虫在人胃中释出,穿过小肠和腹壁寄生于皮下组织。
寄生于终宿主(人或动物)组织内的雌虫,成熟后自寄生部位移行至四肢、背部皮下组织,头端伸向皮肤表面,子宫内成千上万的幼虫,由于内外压力而致子宫破裂,释放出大量极为活跃的第1期幼虫。这些幼虫可引起宿主强烈的免疫反应,使皮肤形成水泡。水泡最后溃破。当溃破部位与冷水接触时,成虫受刺激致使虫体与其子宫自伤口伸出,将幼虫间歇性地产入水中,雌虫产完幼虫后自然死亡,并被组织吸收,伤口亦即愈合。
幼虫在水中被中间宿主剑水蚤吞食后,在其体内发育为感染期幼虫。当人或动物饮水误吞含感染期幼虫的剑水蚤后,幼虫在十二指肠处从剑水蚤体内逸出,钻入肠壁,经肠系膜、胸腹肌移行至皮下结缔组织。约3个月后,雌雄虫穿过皮下结缔组织到达腋窝和腹股沟区,雌虫受精后,雄虫在数月内死亡。成熟的雌虫于感染后第810个月内移行至终宿主肢端的皮肤,此时子宫内幼虫已完全成熟。
价值及其他
临床表现
本虫的致病作用主要是雌虫移行至皮肤,使皮肤出现条索状硬结和肿块;释放的幼虫可引起丘疹、水泡、脓泡、蜂窝组织炎、脓肿、溃疡等症状;雌虫释放的代谢产物可引起荨麻疹,血管性水肿和全身症状,发热、头晕、恶心、腹泻、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高。此外,虫体还可侵犯中躯神经系统,引起截瘫;亦可引起眼部、心脏及泌尿生殖系统的病变;后遗症有关节炎、滑膜炎、关节强直和患肢萎缩,影响劳力。
初始症状发生于虫体寄生的局部。早期症状如荨麻疹、红斑、呼吸困难、呕吐、瘙痒和眩晕等过敏性表现。约50%病例成虫在数周内挤出,病灶迅速愈合,仅有短暂的行动不便。但其余病例会出现并发症,虫体所经过的部位会继发感染,导致严重炎症反应并引发脓肿,伴有持续数月难以忍受的疼痛。此病极少致死,但可因肌腱挛缩和慢性关节炎而永久致残,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确诊方法
检查皮肤上的典型水泡;水泡溃破后,检查幼虫,方法是用少许水置于伤口上,取少量伤口表面的液体至载玻片上,在低倍镜下检查运动活跃的幼虫;也可用手术自肿块内取成虫或抽取肿块内液体涂片,镜检幼虫。自伤13获取伸出的雌虫是最可靠的确诊依据,但须与皮下寄生的裂头蚴相鉴别。x线检查有助于宿主体内虫体钙化的诊断。免疫学试验,如皮内试验、IFA或ELISA可作为辅助诊断。血检常见嗜酸性粒细胞增高。
感染期幼虫在体内移行及发育,雌虫移行至皮下组织,在虫体周围可出现条索状的硬结或肿块,当雌虫移行至皮肤时,释放大量代谢产物和产出第1期幼虫,可引起宿主强烈的变态反应,可致患者皮肤表面丘疹,逐渐发展为水疱、脓疱、蜂窝织炎等,常见部位为腿下端和足部,水疱形成时伴有局部瘙痒和剧烈的灼痛,水疱内为无菌黄色液体,镜下见大量巨噬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还可出现荨麻疹、腹泻、发热、头晕、恶心等全身症状。不能移行至皮肤的孕雌虫可引起虫体滞留部位的无菌性囊液性脓肿。此外,如虫体侵犯神经系统可致瘫痪,并可累及眼、心脏及泌尿生殖系统,引起炎症等病变。
体内深部组织内的雌虫死亡后,逐渐钙化,可致邻近的关节发炎。变性的虫体也可释放出大量抗原,诱发无菌性囊液性脓肿。我国1995年报告的1例安徽12岁男童,其病变部位为左侧腹壁皮下,手术从肿块内取出一条麦地那龙线虫雌虫的片段,术后脓肿很快痊愈。
幼虫检查:当水疱破溃后,用少许冷水置伤口上,取伤口表面液体涂片检查,低倍镜下见到活跃的幼虫便可确诊。也可手术自肿块内取成虫或抽取肿块内液体涂片,镜检幼虫。自伤口获取伸出的雌虫是最可靠的确诊依据,但须与皮下寄生的裂头蚴相鉴别。免疫学试验,如皮内试验、IFAT或EI_ISA可作为辅助诊断。血检常见嗜酸性粒细胞增高。
预防治疗
本病是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人的感染除了误饮含剑水蚤的自然界水体外,有报道认为,亦可因生食泥鳅引起。本病感染的年龄多在1440岁,发病季节以59月为最高。发现有虫体自皮肤暴露时,先用冷水置伤口上,使虫体伸出产幼虫,然后用一根小棒卷上虫体,每日向外拉出数厘米,直至将虫体全部拖出。此过程操作必须小心谨慎,一旦虫体被拉断,幼虫逸出可致严重的炎症反应。也可用根治方法:局部麻醉后手术摘除虫体。治疗药物有甲硝唑、硝咪唑、甲苯达唑、灭滴灵或伊维菌素等驱虫。配合抗生素治疗,防止继发感染。本病是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人感染是由于饮用含剑水蚤的水所致,因此,应避免饮用不洁生水,预防本虫感染。在流行地区,注意不要让犬到河流、湖水和池塘中洗澡和游戏,发现感染应及早治疗,避免污染环境。
问题范围
主要在非洲(撒哈拉以南的13个国家)流行。各地流行率差别很大,一些地方几乎所有居民都被感染;其他一些地方则很少,主要为年轻人。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估计全世界20个国家曾有350万病例,其中有16个国家在非洲。在整个上世纪90年代,所报告的病例数出现下降,到2007年时降至1万例以下。2009年,这一数字进一步降到3190例,之后降到2010年的1797例以及2011年的1058例。
截至2011年,该病的年发病率与上世纪80年代中期相比降低了99%以上。目前,只有乍得、埃塞俄比亚、马里和南苏丹仍然报道出现病例。
消灭之路
1981年4月,国际饮水供应和环境卫生十年(1981-1990年)合作行动机构间指导委员会提出消除麦地那龙线虫病,以此作为十年行动获得成功的指标。同年,世界卫生大会这个世卫组织的决策机构通过了一项决议(WHA34.25),认识到国际饮水供应和环境卫生十年对消除麦地那龙线虫病带来了机遇。这使得世卫组织和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制定了消灭活动方面的战略和技术指南。
1986年,卡特中心参与到了与该病的斗争之中,并且与世卫组织和儿基金合作,从此以后一直走在消灭活动的前列。为了做出最后一番努力,世界卫生大会在2011年呼吁麦地那龙线虫病呈地方性流行的所有会员国,加快阻断疾病的传播并且开展全国性的监测,确保麦地那龙线虫病得以消灭。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精灵世界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麦地那龙线】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麦地那龙线 小编为您整理麦地那龙线的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