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绍
通州区文化馆自2014年由原来的永顺迁至北京市通州区通胡大街76号,是政府设立的全民所有制公益性事业单位,全额拨款。文化馆现任领导班子为馆长一人,书记一人、副馆长一人,馆长陈振清,支部书记赵梓娃,副馆长张平伟。
文化馆艺术门类包括:文学、美术、书法、摄影、声乐、器乐、曲艺、戏剧、舞蹈等多个门类,人员配备基本合理。部门设置分别为:音舞部、美术部、培训部、舞美部、档案室、办公室、新媒体编辑部、老年活动部。
文化馆每年举办美术、书法、声乐、器乐、英语、舞蹈等各种培训班,上千人次参加培训;开展美术、书法、摄影等艺术作品展览,上万人次观看展览。
文化馆多次被评为区级精神文明单位和全国先进文化馆,全国地、市级一级馆。
文化馆最初馆址在潞河公园。建筑面积9408平方米,有讲演厅、阅览室、陈列室等馆舍105间,有各类图书20000余册,报纸杂志10余种,标本、模型及各种仪器500余件,运动、娱乐器具近百件。1958年,文化馆从潞河公园迁到工人俱乐部的几间小平房里。1979年5月,文化馆再迁到俱乐部后院新馆址时,有馆舍1200平方米。1984年7月,政府在西海子西街建设新馆,建筑面积1860平方米,有多功能厅、排练厅、展厅、教学室、档案室、资料室、办公室等 。
历史沿革
文化馆前身是民众教育馆。1948年12月通州解放,通州区军管会(北平市军管十一区)接管了河北省立通县民众教育馆及通县县立民众教育馆。1949年4月通县人民政府接收,7月,两馆合并称通州市(县级市)人民教育馆。1949年8月,撤销战争期间区划建制,恢复了河北省,设立通县专区。通县、通县镇仍为分立的县级单位,人民教育馆又分为两个馆,分别由通县和通县镇管理。1952年教育部、文化部通知,人民教育馆改由文化部门领导,改称文化馆。两馆分别改称通县人民文化馆和通县镇人民文化馆,二馆同在潞河公园办公。年底,通县人民文化馆迁到官园,后又迁到马家胡同9号。1954年,通县镇改通州市,通县镇文化馆改称通州市文化馆。1958年4月,通州市、通县划归北京市,称通州区,两馆合并更名为北京通州区文化馆。1958年10月并入通州区工人俱乐部,对外两块牌子,合署办公。同时,文化馆图书室从馆内划出,成立通州区图书馆。1960年通州区改县,文化馆更名通县文化馆。同年,文化馆与通县体委合署办公,各自保留建制。1964年4月,通县图书馆归并通县文化馆图书室。1965年4月,文化馆与体委分开办公;同月,文化馆图书室分出,成立通县图书馆。1973年5月文化馆、俱乐部分属。1997年通州县改区,通县文化馆更名为通州区文化馆。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城市琴淑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北京市通州区文化馆】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