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ABC

当前位置:排行榜ABC > 趣闻探索榜 > 正文

返回顶部

竖琴海豹

时间:2024/9/16 1:01:12 15200票数:31投他一票#日剧#

竖琴海豹,又名格陵兰海豹,因其成体上半身有醒目的黑色斑纹,形似竖琴或马蹄铁状,因而得名。竖琴海豹广泛分布于北大西洋和北冰洋海域,是北半球最丰富的鳍足类动物,全球接近900万只,每年都有大约120万只海豹宝宝诞生。新生海豹宝宝遍体雪白,体态浑圆,大眼睛楚楚动人惹人怜爱,是世界上最受人喜爱的萌物之一。

  • 中文学名: 竖琴海豹
  • 拉丁学名: Pagophilus groenlandicus
  • 英文名: Harp Seal,Greenland Seal
  • 别称: 格陵兰海豹,恋冰海豹,天琴海豹
  • 界: 动物界
  • 门: 脊索动物门
  •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 纲: 哺乳纲
  • 亚纲: 真兽亚纲
  • 目: 食肉目
  • 亚目: 鳍足亚目
  • 科: 海豹科
  • 属: 竖琴海豹属
  • 种: 竖琴海豹
  • 亚种: 无亚种

一、竖琴海豹

  • 竖琴海豹面部宽阔,两眼靠近,强壮而呈黑色的爪子,银白色而光滑的皮毛。
  • 成体上半身有醒目的黑色斑纹,形如竖琴或马蹄铁状,“竖琴海豹”之名即来于此。
  • 海豹宝宝一般不惧怕人类,当你轻轻抚摸它们那圆滚滚的小肚皮时,它们还会好奇张望着你,做出各种呆萌的表情,甚至还会凑过来和你玩耍,可爱的不要不要的。

二、竖琴海豹

竖琴海豹体长1.7米,体重130千克。

面部宽阔,两眼靠近,强壮而呈黑色的爪子,银白色而光滑的皮毛。

明显的黑色条带在背部形成许多鞍纹,大体呈竖琴图案。

竖琴海豹最出名的就是它们的幼仔,初生时全身覆盖白色胎毛,半个多月后毛色渐变为具不规则黑斑的银灰色。

生活于极地的开阔海洋和海岸线边缘地带。

以鳕鱼、香鱼和鲱鱼等为食。

通常以集群的形式沿着冰带的边缘大规模迁移。

详细介绍

基本介绍

竖琴海豹(学名:Pagophilus groenlandicus)体长1.7米,体重130千克。面部宽阔,两眼靠近,强壮而呈黑色的爪子,银白色而光滑的皮毛。明显的黑色条带在背部形成许多鞍纹,大体呈竖琴图案。

竖琴海豹是一种相当耐寒的海洋哺乳动物。主要分布于亚特兰大以北到北冰洋间的极地地区。生活于极地的开阔海洋和海岸线边缘地带。以鳕鱼、香鱼和鲱鱼等为食。通常以集群的形式沿着冰带的边缘大规模迁移。

由于其皮毛和海豹油的价值而长期处于被捕猎状态。从1987年开始,加拿大《海洋哺乳动物条例》禁止捕猎竖琴海豹幼崽(白毛海豹),捕猎的海豹必须是能自我生存和能独立生活的海豹(通常年龄在25天以上)。

生长与分布

栖息环境

主要在沿岸临近浮冰的海域活动,迁徙时游向远海。繁殖、蜕毛和休养时会前往北极浮冰区。

分布范围

广泛分布于北大西洋和北冰洋海域。

原产地(海域):加拿大、格陵兰岛、冰岛、挪威、俄罗斯、斯瓦尔巴群岛和扬马延岛。

漫游地(海域):丹麦、法罗群岛、芬兰、法国、德国、西班牙、英国、美国。

形态及特征

成体上半身有醒目的黑色斑纹,形如竖琴或马蹄铁状,“竖琴海豹”之名即来于此。

成体:毛色银灰(雌性杂有黑色点斑),身体两侧有黑色斑纹。头部黑色,雌性面部偏白有斑点。面部宽阔,眼距较近。胡须发育完好。前、后鳍肢的爪为黑色,后鳍肢与躯干交接处常有黑色斑点。

初生幼体全身覆盖白色胎毛,半个多月后毛色渐变为具不规则黑斑的银灰色。

齿式:I 3/2,C 1/1,PC 5/5。 注(I:门齿,C:犬齿,PC:后犬齿)

大小量度:体长♂171190厘米,♀168183厘米;平均体重♂135千克,♀120千克。(注:♂雄性;♀雌性)

生活习性

一年可游5,000公里。迁徙方式取决于它们繁殖和脱毛的位置。冬天在分布区的最南端繁殖,春天于附近褪毛。褪毛后返回分布区的最北端度夏。九月重回繁殖地。竖琴海豹只在繁殖季和脱毛期成群聚集,其他时间偏好独处。所构成的海豹群不具备社会性和等级体系。

大部分时间在海上度过,停留陆地的时间较少。通常在夜间尝试登陆。繁殖和脱毛期驻地时间最长。在浮冰上下会花费较多精力打洞(洞口直径6090厘米),以便入水和呼吸。

善游泳,在冰面也能快速移动。前后鳍肢除在水中推动身体的用途外,还可调节体温和追求异性。

竖琴海豹的听觉和视觉非常敏感。发达的胡须能感应低频振动,以此探测猎物和天敌。嗅觉不如其他感官敏锐,但能分辨幼仔和天敌。

可至深水觅食,平均潜水深度150200米,潜水时长413分钟。主食鱼类,食谱涵盖67种鱼类和70种海洋无脊椎动物,如毛鳞鱼、北极鳕鱼等。幼兽食用小型无脊椎动物。

天敌包括北极熊、虎鲸、格陵兰鲨和海象。

繁殖方式

冬季在繁殖地的冰面上,每平方公里可聚集2000只竖琴海豹。交配系统存在争议,通常描述为一夫一妻制或多夫多妻制。

雌性和雄性成熟期都在5.5岁左右。雌性平均繁殖年龄10岁,雄性8岁。

雌性妊娠期大约是11.5个月,每年24月在浮冰上繁殖,每胎产仔1只,出生时长约1米,重1112公斤。 幼仔体毛白色,只有鼻吻处黑色。竖琴海豹没有固定的配偶,小海豹们从来不认识它们的父亲,抚育后代全靠母海豹。在大约1012天之内,母海豹每天85%的时间在水下觅食,以此补充奶水消耗,剩余时间哺乳幼仔。海豹出生后的第一个星期完全靠母奶为生,每天吃四五次奶,雌海豹的奶量比母牛多出十倍。小海豹十天之后体重就能够增加三倍。会生成厚厚脂肪层抵御寒冷。

哺乳期过后,雌海豹返回海中,33公斤重的幼仔被独自遗弃在冰面,在那里,幼仔完成由白色到银灰色的褪毛过程。四周后完全独立,可下水觅食。从被遗弃到自主捕食期间,小家伙们的体内脂肪丧失掉50%,死亡率达2030%。野生竖琴海豹寿命为2035年。

价值及其他

种群现状

竖琴海豹是北半球最丰富的鳍足类动物。全球接近900万只,每年新诞生幼兽约120万只(ICES 2013,Hammillet al.2014)。北大西洋约750万只(Hammillet al.2014),其中格陵兰海域有62.7万只(ICES 2013,?ig?rdet al.2014);北海估计有140万只(ICES 2013)。

格陵兰(区域)捕猎竖琴海豹的规模从1970年代的每年1500只增加至2000年的约10万只,此后保持年均8.5万只的捕猎数量(DFO 2012)。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The IUCN Red List):无危物种(LC),2008年评估。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988年12月10日生效,鳍足目*所有种)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精灵世界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竖琴海豹】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竖琴海豹 小编为您整理竖琴海豹的全部内容
更多相关词条

更多>>

点击查看 趣闻探索榜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