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ABC

当前位置:排行榜ABC > 趣闻探索榜 > 正文

返回顶部

日本地龟

时间:2024/11/24 3:13:06 15200票数:31投他一票#日剧#
日本地龟,日本特有的半水栖龟,身体大致为棕色,成体背长一般为13cm-18cm,分布在整个广岛上。它们在湿度高的森林里生活,主要以昆虫、蜗牛、蝌蚪、蛙类,或者杂草和水果为食物。日本地龟是有名的爬行高手,经常出没于山区丛林,在所谓的“草原”长时间寻食;也会在小溪及小河边,但不能进入深水区域,否则会有溺水的可能。
  • 中文学名: 日本地龟
  • 拉丁学名: Geoemyda japonica
  • 界: 动物界
  • 门: 脊索动物门
  •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 纲: 爬行纲
  • 目: 龟鳖目
  • 科: 龟科
  • 分布区域: 日本广岛
详细介绍

基本介绍

1517CM大小,公母几乎没有大小区别,公的尾巴很粗很大,1992年被定为亚新种。主要食物为昆虫,和一些小动物的尸体。比较爱吃的是蜗牛,鼻涕虫等等。68月下46个蛋。夜里常下水,所以很多龟背甲都是绿色的。少晒阳光,在湿度高的森林里生活。成体也在所谓的“草原”长时间寻食。这些都是书上的,最近几年日本也开始走私这龟到处卖。

这龟极其好养,给什么吃什么,蔬菜虫子什么都吃。湿度高些状态好,最好少给阳光。温度别太高。很不容易死。公日本地龟和母黄缘养一起常会出现杂交。很是漂亮。在我看来不是下46个蛋应该是2个蛋才对。蛋很大。

雌龟的腹甲平坦,尾短,泄殖孔距腹甲后缘较近;雄龟的腹甲中央凹陷,尾长且粗,泄殖腔孔距腹甲后缘较远。

地龟属有2种,,即地龟和日本地龟。其中日本地龟虽产于日本,却是由中国广州中山大学范曾浩教授于1931年命名的地龟亚种(Geoemydaspenglerijaponica)。近年来,日本学者研究得出结论,认为地龟亚种(Geoemydaspengerijaponica)与地龟指名亚种有差别明显,因此将地龟亚种上升为种,称日本地龟(Geoemydajaponica)。

生长与分布

日本地龟在整个广岛上都有栖息地(一些偏僻的孤岛上没有发现它们的踪迹)。日本地龟的身体大致为棕色,头部的颜色稍稍淡于体色,头部的两侧与颈部周围都长有黑色的小斑点。只能看到一条嵴棱,棱突起的地方能够看到一条浅色的黄条纹,有的龟可能没有。背甲后沿为锯齿状。背部具有特征性的年轮,非常清晰,还带有发散状的沟渠形成的别致纹络。成年的日本地龟背长大约为13cm-18cm左右。它的身体为灰色偏黄,四肢和尾巴的两边带有菊色和暗橙色的条纹。此龟的身体大于雄龟,但雄龟的尾巴较长。日本地龟是有名的爬行高手,主要活动在日本国内的山区丛林、小溪及山涧小河边。它是半水栖龟,不能进入深水(水位不能超过自身龟壳高度的2倍)区域,否则,将有被溺水的可能。它们经常出没于山间的小溪和池塘旁。它们主要是以昆虫、蜗牛、蝌蚪、蛙类,或者杂草和水果为食物。冬眠时会卧在小洞或大树的底部。

形态及特征

头颈侧可见3-4条棕红色纵纹,吻喙棕红色,上喙略钩曲;背甲黄褐色,前后缘呈锯齿状,背部脊棱明显突出;腹甲黑色;两边缘黄色;四肢及尾部的鳞片黑色,间有部分暗红色。

体型较小,其背甲呈枫叶状,体色橘黄色,肋盾、椎盾中央和缘盾边缘具黑色斑纹,背甲前后缘呈锯齿状,背甲上有3条嵴棱,中央一条较明显。腹甲黄色,甲桥黑色,有腋盾。头部棕褐色,侧面有橘红色和褐色镶嵌的条纹,延伸至颈部。四肢浅棕色,散布红色或黑色斑纹,具大小不一鳞片,指、趾间具半蹼。尾橘红色且短。日本地龟与地龟的外部形态较相似,明显差异是:日本地龟有腋盾,地龟无腋盾。

饲养方法

野生龟的驯化

地龟体小,适应能力弱,在人工饲养条件下,难饲养,成活率低。新引进的地龟应放在干燥的纸盒或容器中,内铺沙土,放置一个饮水盆。每天投喂多种食物,投喂前勿惊动龟,以免龟拒食。

人工喂食

正常的地龟,在春、夏季每2天投喂1次,秋季每天投喂,并增加投喂量,同时注意环境温度的变化,当环境温度在22-28°C时,龟能正常吃食;当环境温度在20°C以下时,不要喂食,虽然个别龟仍有食欲,但吃食后易引起肠胃不适。

饲养管理

(1)沙土地龟属半水栖龟类,人工饲养时,应养于沙土上,沙土厚3-5厘米,每月更换1次。也可将龟舍布置成半边浅水、半边沙的格局,但冬季时,必须全部铺沙(加温饲养除外)。夏季沙上可潮湿,初春和深秋之际,沙土宜干燥。

(2)加强日常管理地龟喜暖怕寒,在饲养过程中,饲养的地势宜高。建立日记本,每天记录各种情况,尤其是温度、吃食情况,这些都是饲养好地龟的关键。只有掌握了地龟生活环境温度、吃食情况,才能正确地给地龟采取一些防范措施,如温度低时,应及时加温;如地龟停食,要考虑地龟是否患病、龟舍移地、食物更换等因素。

(3)冬季饲养健康的地龟可自然冬眠,将地龟放人沙土上,龟自己钻人沙土深处,在沙的表面覆盖棉被或稻草等保暖物,每周检查1次。翌年,龟复苏的好坏,直接影响龟的健康。刚复苏的龟体弱,不宜大量喂食,应少量投喂,同时注意温度的变化。体弱瘦小的龟,可加温饲养,将环境温度提高至25°C左右,正常喂食、管理。

病害防治

日本地龟的抗病力较强,只要做好早期引种及防病措施,采取合理的饲养模式,发现病龟及时隔离并积极治疗,即会获得较好的养殖效益。

1、预防龟病发生一般与环境、龟体本身和饲料、病原有关。保持良好和养龟环境,如水质符合养殖要求,周围安静,龟的栖息地合理而科学等,能减少龟病的发生。同样,引种时就近进种,避免长途运输,避免从市场上或不熟悉养殖近况的场家进种,龟种体格健康、无缺陷,饲料满足龟生长需要、新鲜、全面而营养丰富。切断病原传播给健康龟的途径等,这些均能起一定的预防作用。

(1)白眼病

病因:由于人工养殖时,密度较高,引起龟外伤或水质恶化等原因,日本地龟的稚、幼龟阶段较易感染上白眼病。

症状:病龟眼部发炎充血,逐渐变成灰白色而肿大,眼角膜及周围因炎症糜烂,眼球外部被一层白色分泌物盖住。发病后的龟,常用前肢擦眼部,不能摄食,严重时双目失明,呼吸困难,身体瘦弱而死。

防治方法:加强饲养管理,重点做好消毒工作。对龟及养龟水体、食具严格消毒;加强龟饲料的营养成分,增强龟抗病能力。病龟用40ppm红霉素溶液浸泡60分钟;用金霉素眼膏涂病龟眼部。

(2)肠胃炎

病因:多为饲料变质或食具、食物受大肠杆菌等病菌污染而致龟患病。

症状:病龟目光呆滞,无光彩,身体消瘦,不爱爬动,喜欢饮水,腹泻,粪便呈鼻涕状,此病多发生于春、夏、秋季,夏天高温季节更为盛行。

防治方法:改善水质状况,保持水质清新,投喂新鲜饲料,食具严格消毒。病龟用30ppm红霉素溶液浸泡60分钟后,在饲料中拌入适量土霉素投喂病龟。

(3)腐甲病

病因:甲壳受损后,细菌侵入伤口导致甲壳腐烂。

症状:表层甲壳腐烂,或形成洞穴甚至可见肌肉,不食,少动。

防治方法:用40ppm高锰酸钾溶液浸泡病龟15分钟后,再用微量高锰酸钾结晶粉轻轻涂于病龟病灶部位。

(4)越冬死亡症

病因:多因越冬前营养缺乏,体质弱以致无法抵御长期寒冷侵袭而死。少部分产后亲龟及有慢性疾病的龟因越冬而致亡。

症状:越冬前,龟体消瘦,肌肉干瘪,拿起病龟,手感很轻。常浮于水面表层不动。

防治方法:南方地区,每年7-8月开始,尤其是亲龟产卵停止后,逐渐加强精饲料如肉类等的投喂,添加适量微量元素,使龟体质恢复,储存足够营养过冬。病龟抓紧治愈;稚龟宜采取一定保温措施过冬。

(5)体内外寄生虫

病因:多因长期栖息于水中,导致蜱、蚤、锥虫等寄生于龟体表或内脏。

症状:龟体表有虫体、消瘦。

防治方法:立即清除体表虫体,并用硫酸铜溶液(0.5毫克/升)浸泡30分钟,每半年喂一次肠虫清。

敌害预防:龟稚、幼龟阶段更易受蛇、鼠、猫等侵袭,因此宜用设施防止敌害。在池塘养殖中,注意搭养鱼种的品种与规格,以免危害龟的安全。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日本地龟】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日本地龟 小编为您整理日本地龟的全部内容
更多相关词条

更多>>

点击查看 趣闻探索榜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