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绍
赤魟是生活在海洋中的一种软骨鱼类。身体平扁,体盘大、呈亚圆形,背面正中具一纵行结刺,一般体长为3050厘米,大者可达1米,重几十千克;尾部长,后部细长呈鞭状,其长度为体盘长度的22.5倍,尾部背面有一枚很长锯齿状的棘刺;眼后有1对喷水孔;体表光滑,身体背面为暗褐色或绿褐色,中央颜色较深,腹面为乳白色。赤魟属暖温性底层鱼类,栖息于近海泥沙质的海底,以底栖贝类和甲壳类等为食。赤鱼在我国分布于东海和南海,卵胎生,每胎生10仔。赤鱼的肉味鲜美,营养丰富,然而却是一种棘刺有毒的鱼类。它尾部背面棘刺长而坚硬,能像利箭一样刺穿铠甲,其基部连着毒腺,毒腺内含有剧毒液体,若被它的棘刺刺伤,毒液顺着棘刺注入受害者的体内,轻者疼痛不已,重者死亡。
生长与分布
分布于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各海区。我国沿海均产。为海南常见种。
赤魟主要分布在广西的明江和左江上游的龙州、崇左江段,邕江、右江过去亦时有捕获,柳江上游凤山江段曾捕获较丰。近20年,明江、右江、邕江没有渔民捕获过赤魟,柳江上游亦已鲜见,广西江河中赤魟种群已十分枯竭。从1996年崇左捕到1尾15kg的赤魟后,直至2001年5月又才捕到1尾177kg重的雌鱼,9月又捕到1尾11.5kg重的雄鱼。同年左江上游龙州江段也捕获12kg的赤魟4尾。2003年11月在崇左江段捕获2尾56kg重的赤魟,其中1尾在广西水产研究所暂养4个月后死亡。
广西江河中的赤魟是国内仅有的内陆淡水水域中的软骨鱼类。因为其种群数量极少,分布区域狭窄,生存环境受危害程度极严重而需要保护。赤魟的食用价值、药用价值、观赏价值等都较高。长期以来关于其是由海水种类经“陆封”后成为内河淡水种类存在争议,使其在物种种质意义、系统演化中的地位尤为重要。
形态及特征
赤魟属软骨鱼纲,下孔总目,魟科,魟属。俗名:鯆鱼、草帽鱼、黄貂鱼。身体极扁平,体盘近圆形,宽大于长。吻宽而短,吻端尖突。眼小,突出,几乎与喷水孔等大。喷水孔紧接于眼后方;口、鼻孔、鳃孔、泄殖孔均位于体盘腹面。鼻孔在口的前方,鼻瓣伸达口裂。口小,口裂呈波浪形,口底有乳突5个,中间3个显著。齿细小,呈铺石状排列。体盘背面正中具一纵行结刺,在尾部者较大;肩区两侧具1或2行结刺。尾细长如鞭,其长为体盘长的22.7倍,在其前部有1根具锯齿的扁平尾刺,尾刺基部有一毒腺。在尾刺之后,尾的背腹面各有一皮膜,腹面较高且长。体盘背面赤褐色,边缘略淡;眼前外侧、喷水孔内缘及尾两侧均呈桔黄色。体盘腹面乳白色,边缘桔黄色。
体近圆形,吻端尖。眼小。喷水孔位于眼后。口、鼻孔和鳃孔位于腹面。口小,横裂,口底有5个乳突;齿细小。腹鳍后缘平截。尾细长呈鞭状,尾前部有1~2枚具锯齿扁平尾刺。体背面赤褐色,边缘略淡;腹面乳白色。
生活习性
赤魟为底栖卵胎生鱼类,喜清流激水,常居住于底质为泥沙的深潭中,多在夜间活动。主要以底栖生物中的软体动物、水生昆虫、小虾为食。赤魟为卵胎生鱼类,春季交配,秋季产仔,每产7、8个,母鱼有护仔现象,常同时被网捕到。渔人将被捕获的母赤虹置于小渔船活水舱中,其咕咕叫声常引来来手掌大的仔赤魟游弋船边,宁愿一同被抄网捕获而不忍离去。
繁殖方式
卵胎生。雌性成体1次可怀16只,受精卵孵化时间约需12个月。雌性的最小性成熟体盘长约为50cm,雄性的最小性成熟体盘长约为35cm。
价值及其他
赤魟是福建沿海常见的经济鱼类,个体较大,最大个体重可达6570kg,一般多为58kg,可用延绳钓、底拖网捕获。其肉味尚佳,肝嫩而不腥,皮厚实,含丰富的胶质,水发后烹制成“大扒鱼皮”,味道鲜美,是席上的珍品。尾毒的毒液是一种氨基酸和多肽类的蛋白质,可入药。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赤魟】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