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ABC

当前位置:排行榜ABC > 趣闻探索榜 > 正文

返回顶部

中华蛩蠊

时间:2024/11/24 2:44:40 15200票数:31投他一票#日剧#
中华蛩蠊属于中型昆虫,尾须长,颇似双尾虫。中华蛩蠊多栖于1200米高山的苔藓、石块下和土中,休息时隐匿于石头下、朽木下、苔藓上及洞穴中。中华蛩蠊体长形,长约10毫米,头宽3毫米,背面和头部棕黄色,较暗,腹面、足、触角晓瑰色,体表被细毛,腹部两侧和足着生稀疏深棕色刺状毛。中华蛩蠊以植物和小虫为食,属于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 中文学名: 中华蛩蠊
  • 拉丁学名: Galloisiana sinensis
  • 界: 动物界
  • 门: 节肢动物门
  • 纲: 昆虫纲
  • 目: 蛩蠊目
  • 科: 蛩蠊科
  • 属: 蛩蠊属
  • 种: 中华蛩蠊
  • 分布区域: 吉林省
详细介绍

生长与分布

栖息环境

国内分布于吉林长白山、新疆阿尔泰山的海拔2000米处,近湖沼、融雪或水流湿处。此类昆虫生活于高山和高原。休息时隐匿于石头下、朽木下、苔藓上及洞穴中。

分布范围

中华蛩蠊在中国分布于吉林长白山的海拔2000米处,近湖沼、融雪或水流湿处。

形态及特征

中华蛩蠊体长形,长约10毫米,头宽3毫米。背面和头部棕黄色,较暗,腹面、足、触角晓瑰色,较淡。

体表被细毛,腹部两侧和足着生稀疏深棕色刺状毛。

头宽大,复眼黑色,且略狭,复眼下方有2根刺状毛。

唇基倒梯形,上唇略半圆形,下颚内颚叶基部着生一排刷状长毛,前端具2个小齿状突起。

下颚须5节,第3节为1、2两节长度之和,约与第4节等长,第5节略长,顶端尖。

触角丝状,34节,基部节较粗而短,向端部渐变细长,第一节最粗,第2节短,第3节约为第2节长的2~2.5倍,第4个节领,自第10节起逐渐变长。

前胸背板长略胜于阔,前端较阔,后缘中部明显向内四进,中胸背板中长略短于后缘宽度,基部显较前胸背板后缘为狭。

腹部背板10节,密生深棕色绒毛,中部数节较阔,各节后角,有时包括后缘着生1或2根暗棕色刷状毛,末节(肛上板)端缘呈钝三角形,中央延伸成一向下弯曲的锥状体。

尾须9节,基部两节很短。前足腿节粗短,长约为其中部最宽处的3倍,背面着生2行刺状毛,每行3~4根,外侧面光,内侧面有一些短毛,腹面内沿着生一排刺状毛,约15~18根,多数集中在端半部;胜节略短于腿节,腹面具2行刺状毛,每行4~5根,端末有2距,附节5节,背面观14节呈三角形,第5节长卵形,爪单齿。

中足腿节显较前足为细,各侧面着生刺状毛;腔节约与腿节等长,各侧面具刺状毛,端距2根,附节同前足,后足腿节显较前、中足细长,背面具刺状毛2行,内侧面1行,腹面内沿10~12根,外沿7书根,胶节长于腿儿跑节显长于前、中足附节。

身体细长,没有翅膀。背面和头部棕黄色,较暗。腹面、足和触角琥珀色,较淡。体表有细毛,腹部两侧和足着生稀疏深棕色刺状毛。头宽大,中央有一个模糊的黑斑。较小的黑色复眼,丝状触角,有34节,尾须很长。

生活习性

昼伏夜出

夜晚活动。主要为爬行。

食物结构

杂食性。以植物和小虫为食。

繁殖方式

中华蛩蠊为卵生成长,变态不明显。雌虫羽化约1年后成熟,在土内或苔藓上产卵。卵期约1年化为若虫,约5~7年才能完成1世代。有的种类栖居于穴洞内。卵生成长,变态不明显。

价值及其他

保护级别

1985年,中国昆虫学家在中国东北部的长白山区首次发现了这种蛩蠊目昆虫,后正式被命名为“中华蛩蠊”。

1988年,中华蛩蠊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它是中国两种一级保护昆虫中的一种。

保护意义

中华蛩蠊是蛩蠊目昆虫在我国唯一的代表种,已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的野生动物。对蛩蠊目昆虫系统发育及历史生物地理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巧笑倩兮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中华蛩蠊】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中华蛩蠊 小编为您整理中华蛩蠊的全部内容
更多相关词条

更多>>

点击查看 趣闻探索榜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