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ABC

当前位置:排行榜ABC > 趣闻探索榜 > 正文

返回顶部

苏中战役

时间:2024/9/15 23:55:53 15200票数:31投他一票#日剧#

苏中战役即发生在江苏省中部地区的一系列战斗,为解放战争经典战例。当时我军3.3万人参战,而国军多达12万人参战,最终我军取得胜利,打出了15:1的伤亡比。苏中战役不仅彰显了苏中人民伟大力量,表现了粟裕非凡的军事指挥才能,还书写了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典范篇章,促进了全国解放战争胜利的进程。苏中战役是解放战争最出名的战役之一。

    详细介绍

    苏中战役(即七战七捷)是指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中野战军在江苏省中部地区与国民党军展开的一系列战斗。

    战役背景

    1946年6月下旬全面内战爆发,7月上旬国民党以正规军58个旅约46万人向华东解放区发起进攻。苏中解放区是华东解放区的前哨阵地和粮食基地,南濒长江,北连淮阴(今淮安市主城区)、淮安(今淮安市楚州区),东临黄海,西抵运河,直接威慑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是国民党军进攻的主要方向之一。第1“绥靖”区司令官李默庵指挥5个整编师共15个旅约12万人集结于长江北岸南通、靖江、泰兴、泰州一线,企图先占如皋、海安,尔后再沿(南)通(赣)榆公路和运河一线向北进攻,与向淮南、淮北进攻的国民党军相配合,夹击苏皖边解放区首府淮阴。全面内战爆发前,中共中央军委曾设想,在国民党军开始大举进攻后,以晋冀鲁豫野战军和山东野战军进击豫东和津浦铁路(天津―浦口)徐州至蚌埠段,以华中野战军由苏中西出淮南,进击津浦铁路蚌埠至浦口段作为策应。华中野战军司令员粟裕鉴于苏中地区物产丰富,补给方便,部队成分多系苏中人民子弟兵,熟悉地形、民情,在苏中作战比较有利,遂向中共中央军委建议:华中野战军主力第一步在苏中作战,第二步出击淮南。中共中央军委于7月4日指示:胶济、徐州、豫北、豫东、苏北等地国民党军可能同时发动进攻,我先在内线打几仗,再转外线,在政治上更为有利。据此,粟裕和华中野战军政治委员谭震林决定集中第1、第6师和第7、第10纵队共19个团3万余人的兵力,在苏中军区部队和民兵的配合下,运用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战法,充分利用在解放区内作战的有利条件,遂行苏中战役。

    战役经过

    华中野战军在得悉国民党军将于7月15日同时进攻黄桥、如皋、姜堰、海安等地后,为争取先机制敌,由第1、第6师各以5倍于敌的兵力于7月13日突然向守备较薄弱的宣家堡、泰兴国民党军整编第83师第19旅第56、第57团及旅属山炮营发起攻击。激战至15日拂晓,除据守泰兴城核心据点庆云寺的第57团团部外,共歼其3000余人,获初战胜利。国民党军发现华中野战军主力在宣泰地区作战,立即以整编第49师乘虚由南通、白浦进攻如皋,并增援泰兴。7月17日,其师部率第26旅进至如皋东南鬼头街、田肚里地区,其第79旅进至宋家桥、杨花桥地区,企图合击如皋;同时,由扬中增援泰兴的整编第65师主力及靖江的第99旅、泰州的整编第25师第148旅分别向黄桥、姜堰进攻。华中野战军原拟于宣泰战斗后,还击增援泰兴的整编第65师,因如皋方向的整编第49师威胁较大,遂以一部兵力协同苏中军区第1、第9军分区部队加强如皋、黄桥、姜堰地区的阻击;主力转兵东指,不顾疲劳,远途奔袭,三夜强行军50千米,直插如皋以南,以4倍于敌的兵力出其不意地合击立足未稳的整编第49师。18日,第1师占林梓,克丁堰,断敌退路,由南向北攻击整编第49师侧后,并在第7纵队一部配合下,将其师部及第26旅包围于鬼头街、田肚里地区;第6师将第79旅包围于杨花桥、宋家桥地区。经19~20日两夜攻击,歼整编第49师师部、第26旅全部及第79旅大部共万余人。经宣泰、如南战斗,华中野战军已连续作战10天,十分疲劳,将主力转移至海安东北地区休整待机。李默庵认为华中野战军北撤是因为伤亡过大,不能再战,遂以整编第49师余部由如皋向北,以第160、第187、第148旅自姜堰、大白米一线向东,在几十架飞机支援下,企图两路夹击海安,与华中野战军决战。华中野战军为保障主力休整,令第7纵队以4个团的兵力在海安外围实行运动防御,迟滞、消耗敌人。第7纵队以多数兵力在正面节节抗击,少数部队插入敌后进行袭扰。连续阻击5天后,于8月3日主动撤离海安。

    在华中野战军主力休整期间,从淮南撤出的新四军第2师第5旅和华中军区特务团被调至苏中前线东台一带,使其在苏中地区的兵力增至23个团。国民党军占领海安后,转入“清剿”,巩固泰州、海安以南地区,并扩展到海安以东李堡地区,准备继续北进。华中野战军鉴于国民党军分兵“清剿”,战线延长,兵力分散,有利于各个击破,遂决定攻歼位于李堡的国民党军整编第49师第105旅,并准备迎歼可能由海安东援之国民党军,打开主力南下作战的通道。8月10日,获悉驻海安的新编第7旅和驻李堡的第105旅调防,新7旅旅部及1个团在李堡刚接防,秩序混乱。当夜,华中野战军第1师对其发起攻击,至11日晨予以全歼。下午,又歼灭在李堡交防后开至杨家庄、尼姑庵的第105旅1个团。驻海安的新编第7旅1个团继续赴李堡接防,当下午进至洋蛮河时,也被华中野战军第6师和第7纵队全歼。此战前后仅20个小时,共歼国民党军1个半旅8000余人。李堡战斗后,国民党军调整“清剿”部署,加强点线控制,将整编第49师余部及整编第65师主力置于海安、如皋地区;整编第83师位于泰州、曲塘及口岸等地;交通*察第7、第11总队共7个大队位于丁堰、林梓方向。此时,中共中央军委指示:苏中各部分散之敌,有利于我各个击破,望利用苏中各种有利条件再布置几次作战,如交通*察总队凡能歼灭者一概歼灭之。据此,华中野战军在经过短期休整后,以第7纵队袭击海安、立发桥,第1军分区部队佯攻黄桥,第9军分区部队进逼南通,迷惑国民党军;以主力第1、第6师和第5旅、特务团等共3万余人从海安、如皋东侧隐蔽南下。8月21日晚,突然向丁堰、林梓守军发起攻击,激战至22日,歼5个交*大队5000余人,切断了南通至如皋的公路,打开了主力西进泰州、扬州的通道。国民党军发现华中野战军主力位于如皋附近,认为将要进攻如皋,即以黄桥的第99旅于8月23日东调如皋,增强防御;同时,以扬州的整编第25师沿运河北上,向邵伯、高邮方向进攻,企图配合进攻淮北的国民党军夹击淮阴、淮安。华中野战军为解邵伯之危,采取攻其必救的战法,除以第10纵队和第2军分区部队坚守邵伯,以第7纵队佯攻海安、姜堰外,以第1、第6师和第5旅及特务团由丁堰、林梓西进,准备围攻泰州,调动国民党军整编第25师回援,同时准备与黄桥东进增援如皋的第99旅在如(皋)黄(桥)公路上打遭遇战。25日晨,黄桥的第99旅在如皋的第187、第79旅接应下东进。中午,华中野战军主力到达如(皋)黄(桥)公路,与东西对进之国民党军遭遇,立即先敌展开。经短促激战,第6师将第99旅包围于分界地区,第1师将第187旅等部包围于加力地区。为迅速歼敌,华中野战军采取先打弱敌后打强敌的战法,于26日集中兵力先歼灭了分界的第99旅。随后转用兵力,于27日将加力的第187旅和第79旅1个团大部歼灭,并于31日乘胜攻占黄桥,守军第160旅5个连投降。与此同时,第7纵队攻占白米、曲塘等地。此战,共歼国民党军2个半旅1.7万余人。由扬州北进的整编第25师于8月23日在飞机、火炮、炮艇的支援下,分三路向邵伯、乔墅、丁沟等地猛攻。第10纵队在第2军分区部队配合下,顽强阻击,打退了国民党军的进攻。华中野战军主力在如(皋)黄(桥)公路获胜后,整编第25师侧后受到严重威胁,遂于26日黄昏向扬州、仙女庙(江都)之线撤退。

    战役结果

    战役期间,位于豫东的晋冀鲁豫野战军发起陇海路战役,控制了陇海铁路中段;山东野战军主力南下淮北,牵制由徐州东进的国民党军,迟滞其向两淮进攻,都有力地策应了华中野战军作战。苏中地区中共各级组织发动群众支前,动员64万民工昼夜运送粮弹和抢救伤员,为战役的胜利作出了贡献。苏中战役是内战全面爆发后人民解放军在主要战场上进行的较大规模的初战,带有战略侦察性质。华中野战军运用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原则,从7月13日~8月31日,先后取得宣泰攻坚战、如南急袭战、海安运动防御战、李堡攻歼战、丁堰林梓攻坚战、如黄公路遭遇战、邵伯防御战7次作战的胜利,歼灭国民党军6个旅及5个交*大队共5.3万人,占进犯苏中国民党军总兵力的44%。此役证明,依托解放区进行内线作战具有较多有利条件,从而为人民解放军进一步明确和完善战争初期的内线歼敌方针提供了经验。

    战役评价

    这次战役,作为全面内战爆发后在主要战场上进行的一次较大规模的初战,带有战略试战和战略侦察的性质。它的实践证明,处于兵力、装备等劣势的一方,只要采取正确的战役指导和灵活的战术原则,完全能够战胜优势的一方。

    苏中战役同时还起到了很好的战略侦察作用,使中共中央军委获得了宝贵的内线作战的经验。特别是在战役指挥上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敌的战法,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作战的基本原则。同时,苏中战役的胜利也使其他解放区部队增添了歼灭美械装备的国民党军的信心。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精灵世界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苏中战役】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苏中战役 小编为您整理苏中战役的全部内容
    更多相关词条

    更多>>

    点击查看 趣闻探索榜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