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种类
红袋鼠
最著名的袋鼠是红袋鼠,其体型最大,生活在澳大利亚干燥地带,其地带的年平均降雨量在500毫米以下。由于袋鼠的食物含大量水分,所以他在没有活水的地区也能生存。红袋鼠实际上只有公袋鼠是红色的,母袋鼠为灰蓝色,但是在群体饲养杂交下,也出现了红色的母袋鼠。
大赤袋鼠
生活于澳大利亚东南部开阔的草原地带的大赤袋鼠是最大的有袋动物,也是袋鼠类的代表种类,堪称现代有袋类动物之王。
大赤袋鼠的形体似老鼠,仿佛一只特大的巨鼠。其实,它与老鼠并没有什么亲缘关系。它的体毛呈赤褐色,体长130~150厘米,尾长120~130厘米,体重70~90千克。头小,颜面部较长,鼻孔两侧有黑色须痕。眼大。耳长。相貌奇特,惹人喜爱。它们的头小,耳大,眼睛也很大。适应于跳跃的生活方式,前肢短小而瘦弱,可以用来搂取食物,后肢强大,趾有合并现象,一步可跳5米远,时速可达40~65公里。尾长大,为栖息时的支撑器官和跳跃时的平衡器。
大赤袋鼠多在早晨和黄昏活动,白天隐藏在草窝中或浅洞中。喜欢集成20~30只或50~60只群体活动,以草类等植物性食物为主。它胆小而机*,视觉、听觉、嗅觉都很灵敏。稍有声响,它那对长长的大耳朵就能听到,于是便溜之大吉了。
东部灰大袋鼠
东部灰大袋鼠(Macropus giganteus)虽然没有红大袋鼠著名,但是东部灰大袋鼠是最常见的。生活在较为肥沃的地区。
西部灰大袋鼠
西部灰大袋鼠(Macropus fuliginosus)是三种袋鼠中最小的一种:成年雄性的体重为54千克 (119磅)。生活于澳洲西南海岸和达令河盆地。
麝香袋鼠
体长仅15~20厘米,尾巴长度12.7~15厘米,是世界上最小的袋鼠,与在草原上跳跃的普通袋鼠相比,它们是典型的侏儒物种。它们在热带雨林已生活2000多万年,科学家十分担心它们的生存,认为它们很容易遭受环境变化的影响。
生长与分布
不同种类的袋鼠在各种不同的自然环境中生活。比如,波多罗伊德袋鼠会给自己做巢而树袋鼠则生活在树丛中。大种袋鼠喜欢以树、洞穴和岩石裂缝作为遮蔽物。
主要分布在澳洲和南北美洲的草原上和丛林中。大多数袋鼠都是澳大利亚的特产,但是有些树袋鼠则生活在新几内亚。广为分布在澳洲的各个地区,从寒冷的塔斯曼尼亚到干旱炎热的北领地,从国家公园到城市近郊,都可以发现袋鼠的踪影。
形态及特征
动物学家考证,袋鼠是袋类动物的典型代表。袋类动物是发育不完全的动物,属早产胎儿,所以需要在育儿袋中发育,母袋鼠有四个乳头,两个高脂肪,两个低脂肪,母袋鼠一般每胎产3至4个仔,袋鼠出生后即要入袋,食用低脂肪乳水。这就决定了每胎袋鼠仔只能存活2个;袋鼠出生时非常小,大约只有1粒花生米那么大,成年袋鼠的身高有1.3~1.5米,体重可以达到50公斤。袋鼠用下肢跳动奔跑速度非常快,时速可达50公里以上。袋鼠有一条“多功能”的尾巴其作用非常大,在休息时它可以支撑于地与双下肢共同起到平衡身体的作用,跑动中尾巴更是重要的平衡工具另外袋鼠尾巴还是重要的进攻与防卫的武器。所有袋鼠,不管体积多大,有一个共同点:强健而有力的、长着长脚的后腿;袋鼠的Crural指数(即(小腿长/大腿长)×100指数,或(胫骨长/股骨长)×100指数)达到172,其中红袋鼠更是达到202,远远超过其它动物,而人类平均只有80多,袋鼠以跳代跑,最高可跳到4米,最远可跳至13米,可以说是跳得最高最远的哺乳动物。大多数袋鼠在地面生活,从它们强健的后腿跳越的方式很容易便能将其与其他动物区分开来。袋鼠在跳跃过程中用尾巴进行平衡,当它们缓慢走动时,尾巴则可作为第五条腿。袋鼠的尾巴又粗又长,长满肌肉。它既能在袋鼠休息时支撑袋鼠的身体,又能在袋鼠跳跃起帮助袋鼠跳得更快更远。所有雌性袋鼠都长有前开的育儿袋,但雄性没有,育儿袋里有四个乳头。“幼崽”或小袋鼠就在育儿袋里被抚养长大,直到它们能在外部世界生存。
生活习性
袋鼠是食草动物,吃多种植物,有的还吃真菌类。它们大多在夜间活动,但也有些在清晨或傍晚活动。
袋鼠以矮小润绿离地面近的小草为生,将长草与干草留给其它动物。个别种类的袋鼠也吃树叶或小树牙。袋鼠家族中“种族歧视”十分严重,它们对外族成员进入家族不能容忍,甚至本家族成员在长期外出后再回来也是不受欢迎的。家族即使接受新成员,也要教训一番,直到新成员学会许多“规矩”后,才能和家族融为一体。
袋鼠通常以群居为主,有时可多达上百只,但也有些较小品种的袋鼠会单独生活,袋鼠不会行走只会跳跃,或在前脚和后腿的帮助下奔跳前行。袋鼠属夜间生活的动物,通常在太阳下山后几个小时才出来寻食,而在太阳出来后不久就回巢。在野外,大袋鼠被敌害追赶的时候,有它们独特的反击办法。它们背靠大树,尾巴柱地,用有力的后腿狠狠地蹬踢跑过来的敌害腹部。然而在动物园里,大袋鼠还是比较温驯老实的动物。它们受到精心照料,吃营养丰富的饲料,习惯了动物园里的生活。寒冷气候,就搬进装着大玻璃窗的暖房里生活。
繁殖方式
母袋鼠由于长着两个子宫,右边子宫里的小仔刚刚出生,左边子宫里又怀了小仔的胚胎。袋鼠长大,完全离开育儿袋以后,这个胚胎才开始发育。等到40天左右,再用相同的方式降生下来。这样左右子宫轮流怀孕,如果外界条件适宜的话,袋鼠妈妈会一直繁殖。
袋鼠每年生殖一至二次,小袋鼠在受精30~40天左右即出生,非常微小,无视力,少毛,生下后立即存放在母袋鼠的保育袋内。直到6~7个月才开始短时间地离开保育袋学习生活。一年后才能正式断奶,离开保育袋,但仍活动在母袋鼠附近,随时获取帮助和保护。母袋鼠可同时拥有一只在袋外的小袋鼠,一只在袋内的小袋鼠和一只待产的小袋鼠。
小袋鼠长到四个月的时候,全身的毛长齐了,背部黑灰色,腹部浅灰色,显得挺漂亮。五个月的时候,有时候,小袋鼠探出头来,母袋鼠就会把它的头按下去。小袋鼠越来越调皮,头被按下去,它又会把腿伸出来,有时还把小尾巴拖在袋口外边。有时候,这么大的小袋鼠也会在育儿袋里拉屎撒尿,母袋鼠就得经常“打扫”育儿袋的卫生:它用前肢把袋口撑开,用舌头仔仔细细地把袋里袋外舔个干净。小袋鼠在育儿袋里长到七个月以后,开始跳出袋外来活动。可一受惊吓,它会很快钻回到育儿袋里去。这时候的育儿袋也变得像橡皮袋似的,很有弹性,能拉开能合拢,小袋鼠出出进进很方便。
最后,小袋鼠长到育儿袋里再也容纳不下了,它只好搬到袋外来住。可它还得靠吃母袋鼠的奶过日子,就把头钻到育儿袋里去吃奶。
经过三四年,袋鼠才能发育成熟,成为身高1.6米、体重100多公斤的大袋鼠。这时候,它的体力发展到了顶点,每小时能跳走65公里路;尾巴一扫,就可以致人于死地。
价值及其他
作为澳大利亚的象征之一,袋鼠一直是当地人的骄傲。澳大利亚现有6000万只野生袋鼠,袋鼠肉制品和其他衍生产品市场每年可带来1.72亿美元的收益。
袋鼠皮具有独特的纤维结构,是制革的优良原料,袋鼠皮的张幅约5~6平方英尺,皮型呈三角形。袋鼠皮的胶原纤维束与一般哺乳类动物皮的胶原纤维束相比,编织形式不同,大部分胶原纤维束平行于皮面呈波浪式层状编织,不同层次间相互交错连接,层与层之间的交错角小于90°,各部位胶原纤维的编织形式基本相同,只是在紧密程度上稍有差别,一般臀部和颈部较厚,而腹部较薄,袋鼠皮的弹性纤维较小,但分布比较均匀。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袋鼠】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