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ABC

当前位置:排行榜ABC > 趣闻探索榜 > 正文

返回顶部

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

时间:2024/9/15 23:49:27 15200票数:31投他一票#日剧#
1951年5月,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军在三八线附近地区,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进行了一场大规模战斗,在数十天的艰苦作战中,志愿军被分割包围,后主力部队虽然脱险,但三兵团六十军第一八零师损失大半,几乎覆灭,其中志愿军损失七万五千。此战的落败,对志愿军有了重重的打击,暴露出了我军后勤供应无法适应大规模作战的要求,使中国志愿军进一步取得了对美军作战的经验。
    详细介绍

    战争背景

    1951年3月下旬,联合国军将战线推进到三八线附近地区。为扭转被动局面。3月1日毛泽东主席就提出设想:我们计划在我第二番部队到达后,在四月十五日至六月底两个半月内,在三八线南北地区消灭美军及李承晚军建制部队数万人,然后向南汉江以南推进,有利。

    本次战争的目的是消灭敌人几个师,挫败其登陆计划,夺回战场主动权。

    战役部署

    中方

    1951年2月中旬至4月初,中共中央军委调动战略预备队第3兵团、第19兵团及第47军相继入朝,朝鲜人民军也进行了整顿扩编。4月间,中朝两军在朝兵力已达到130万人,其中志愿军15个军共95万余人,其中作战部队77万余人,人民军34万余人。志愿军各种火炮增至3000多门,其中野、山、榴、反坦克炮千余门,火力比前一阶段大有增强。

    美方

    当时“联合国军”在朝的地面作战部队总数为34万人。

    1951年4月11日,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因与美国总统杜鲁门在侵朝政策上有分歧而被撤销一切职务,由第八集团军司令李奇微继任联合国军总司令。

    战争经过

    第一阶段

    1951年4月19日,美第25、第24师先头团进至铁原附近。鉴于铁原正面之敌态势已经突出,中朝两军决定于4月22日黄昏向敌发起反击。

    1951年4月21日,进攻之敌被我军遏制在开城、长湍、高浪浦里、三串里、芝浦里、文惠里、华川、杨口、元通里、杆城一线。

    1951年4月22日昼间,西线敌人继续向铁原、金化方向进攻,其它方向之敌仍处于守势。

    1951年4月22日傍晚,中朝军队14个军沿着200多公里宽的战线同时开始进攻,部队采取多钳合击的方式向前穿插。东西两线的中朝军队达成突破后,乘胜向后撤之敌猛攻,在为时7天的第一阶段攻势中,全线推进了70至80公里。

    攻势结束

    第一阶段攻势结束后,鉴于美军大都集中到西线,东线由南朝鲜军的6个师防守。中朝军队决定将主力东移,争取先消灭东线的南朝鲜军。

    5月16日晚,中朝军队共13个军,其中志愿军9个军、人民军4个军团发起第二阶段进攻。西线的第19兵团佯攻汉城,以吸引美军主力。中线的第3兵团实行中央突破,切断了敌东西线联络。担任主攻的第9兵团和人民军3个军团在东线开始分割包围南朝鲜军。由于采用了傍晚突破,夜间向纵深穿插,天明实现合围的方式,加上攻击部队十分勇敢,脆弱的南朝鲜军迅速崩溃。

    中朝两军于5月18日切断了南朝鲜军4个师的后路,被围的南朝鲜军丢弃重装备分散逃入深山。中朝军队虽然缴获了敌4个师的装备,却由于东线山高林密,一时搜剿不易,只歼敌1.7万人。

    至5月21日,中朝军队在东线推进了50至60公里,由于粮弹接济不上,不得不停下等待补充,美军和南朝鲜军各1个师以摩托化行军,迅速堵塞了缺口。中朝军队决定春季攻势到此结束,将主力移至三八线以北休整。

    休整北撤

    5月22日,中朝军队开始北撤。此时“联合国军”总司令李奇微以美军7个师为主力连同南朝鲜军、英军共13个师,开始全线反扑。美军在反扑时以坦克群和摩托化步兵组成“特遣队”,在大批飞机掩护下,沿公路向志愿军纵深穿插,抢占桥梁和渡口。美军突破前沿后,三天内即向纵深推进50至60公里。24日,志愿军第12军军部和下属的2个师、第27军主力和第60军所属的第180师被截断在三八线以南,志愿军司令部所在地一时也受到严重威胁。

    面对意外出现的严重局面,被截断的志愿军指战员大都表现出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突围坚决的部队获得了成功。在突发情况面前,也有些部队因处置不当损失较大。从27日以后,中朝军队展开8个军实行阻击,中朝军队决定在后方准备建立三道防线,并从国内调第20兵团入朝。敌军因在进攻中损失很重,又畏惧中朝军队反击而不敢过远深入,于6月10日全线转入防御,至此第五次战役结束。

    战争结果

    第五次战役历时50天,中朝军队共歼敌8.2万人,中朝方面有较大的作战损失。此役,中国军队亦付出相当代价,战斗减员达8. 5万人(伤、亡、失踪)。敌我伤亡对比1:1. 038。

    战争评价

    此役,中朝人民军队取得了胜利。经50天奋战,毙伤俘敌8.2万余人(其中志愿军歼敌6.7万余人),挫败了"联合国军"以侧后登陆配合正面进攻、在朝鲜蜂腰部建立新防线的企图,摆脱了第四次战役时的被动局面,锻炼了新入朝的部队。经过这次较量,"联合国军"对中朝人民军队的力量重新做出估计,不得不转入战略防御,并接受停战谈判。这次战役由于发起时间提前,准备比较仓促,战役歼敌目标企图过大,进攻纵深过远,志愿军伤亡较大(7.5万余人),因而取得的胜利不够圆满。

    围歼装备优势之敌不宜贪多

    敌人装备优势较大,火力猛,突击力强,机动也快,在连续吃了几次败仗之后,又比较 小心谨慎,进攻时稳扎稳打,齐头并进,防御时能守则守,守不住即退。在其被包围时,以 坦克为前导,在空中和地面火力支援下夺路突围,其援兵的行动也比较快,往往被其脱逃。这次战役中第一阶段突围之敌即达十起,少的两个连,多者一个团,志愿军都没能将其吃掉。同时,志愿军没有制空权,行动主要在夜间,完全靠两条腿走路,一次夜间突击行程有限, 加之志愿军后勤供应困难,持续作战受到很大的限制。在这种情况下,围歼敌人切不可贪多。 这次战役由于口张的太大,一次就想歼灭美军,英军,韩伪军几个师,结果平分了兵力 ,虽然杀伤了相当数量的敌人,但没有成建制地敌人有生力量。由于敌人没有伤到元气,在 志愿军停止进攻时敌人立即发动进攻,特别时志愿军于五月二十三日开始向北转移时,未能 组织可靠掩护,被敌乘机反扑,使志愿军有的部队受到较大的损失。

    打现代化装备之敌要敢于大胆穿插

    敌人的现代化装备使其后撤收缩行动相当迅速,如不及时迂回包围,就打不成歼灭战。为了抓住敌人,除了保持发起进攻的突然性以外,必须大胆直插敌人纵深,并昼夜连续行动。由于有空中威胁,昼间行动往往顾虑较大。实际上,只在夜间行动,不一定能减少伤亡,而且容易丧失战机;反之,必要时在昼间行动,不仅能歼灭敌人,还可能减少自己的损失。

    这次战役中第64军不仅未完成向议政府实施战役迂回的任务,而且在临津江南岸遭到重 大损失,就是与所属部队的一些干部不敢大胆穿插和不敢昼间作战有关。而该军第596团第3 营和第19兵团侦察支队则连续突破敌人七道阻击,胜利完成穿插任务,就是因为他们不仅选 小路行进,注意荫蔽静肃,而且坚决勇敢,昼夜连续突击,二十小时即插入敌人纵深六十公 里。第63军在这次战役中取得歼敌二万一千八百余人的胜利,也是与他们敢于昼间行动,敢于插敌纵深分不开的。

    他们在以偷袭和强攻相结合的方法实行攻坚突破之后,使用主力迅猛穿插,昼夜连续突 击,以分割包围敌人,在追击中利用复杂地形,植被和气象条件荫蔽自己,使空中之敌不易 发现,并尽可能粘住地面之敌,使敌人飞机,大炮因分不清敌我而失去作用。可见,只要敢于穿插,昼间行动是完全可能的,也只有昼夜连续行动,才能充分发挥中国军队近战夜战的能力。

    现代作战必须加强后勤保障工作

    敌人以大量飞机封锁破坏志愿军后勤运输线,加以作战地区几经战火无粮可筹,给志愿 军补给带来很大困难,特别是战役后期部队携带的粮弹都以用尽,不得不在缺少弹药和忍饥 挨饿的情况下坚持作战,使部队遭到了不小的损失。

    这次战役还有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仗打得艰苦,伤员较多,由于事前准备不足,没能 将伤员及时后送,部队转移时又很仓卒,许多伤员没撤下来,这是一个很沉痛的教训。事实 说明,现代战争后勤保障是极端重要的,特别在异国作战,缺乏民工支前,后勤保障的组织 更要细致周密,才能适应作战的需要。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我心明亮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 小编为您整理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的全部内容
    更多相关词条

    更多>>

    点击查看 趣闻探索榜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