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性能:意大利名为Teseo,中程,远程反舰导弹
使用国家:意大利和其余9国
服役时间:1976(Mk1),1984(Mk2)
作战参数:
长: 4.66米(Mk1), 4.46米(Mk2) 体直径: 46厘米(前部)
翼展:1.36米 发射重量: 770千克 (包括助推器)
弹头: 210千克 制导: 惯性制导+主动雷达寻的
射程: 60公里(Mk1), 180公里(Mk2), 300公里(Teseo 3)
由意大利奥托梅莱拉公司联合研制的一种多用途反舰导弹,1969年开始工程研制,1972 年首次飞行,1975年完成作战鉴定飞行试验, 1977年投入批量生产装备部队,现经多次改进,已经有Mk-1型,Mk-2,Mk-3和正在研制的Mk-4型,四种均可以在任意水上平台发射。
作战方式
“奥托马特”反舰导弹Mk-1型攻击弹道比较特别:由储运箱发射后,导弹以弹道式航线飞行,弹体两侧进气口之间的火箭助推器(推力34KN)随之将其推至海面以上120m的高度(此时导弹已飞离载舰约600m);助推器燃尽并分离后,涡喷发动机立即点火,与此同时,弹载控制系统开始工作,导弹一边下降,一边调整向;在降高至水面上20m左右时,导弹转入水平巡航飞行;飞至距目标12Km时,主动雷达引导头开机搜索目标,导弹按预定程序再次降高;飞至距离目标5Km左右时,引导头开始跟踪目标,同时导弹突然跃起,爬升至120m高度飞行;瞄准目标后,弹道以7度左右角度俯冲攻击,目标摧毁。该导弹战斗部为210Kg半穿甲爆破弹,内装高能炸药65Kg,可穿透40mm厚钢制装甲,延时触发引信可使弹体穿入目标后爆炸,具有巨大杀伤力。
Mk-2型是在Mk-1型基础上改进而成的,1984年形成装备。较之Mk-1型,Mk-2长度减少为4.5m,弹翼改为折叠式,翼展增至1360mm,制导方式改为中段修正制导,射程增大到120Km,作战和Mk-1基本相同。
Mk-3型是在前两型基础上进行重大改进后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推出的。主要改进有以下几个方面:
(1)刚装涡喷发动机,增大燃料舱装药量,射程增加到180Km;
(2)引导头采用新软件,配置新的弹载计算机,提高抗干扰能力;
(3)优化弹体设计,减少被探测几率;
(4)增加近炸引信;
(5)实现超视距攻击。
MK-2A型
研制背景
1967年埃及用“冥河”导弹击沉以色列的驱逐舰之后,西方国家纷纷发展反舰导弹,“奥托马特”计划就是在这种形势下出现的。“奥托马特”是西方第一个采用小型涡轮喷气发动机推进的超视距作战的反舰导弹。其发展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实现有效射程为60千米的“奥托马特I”,第二阶段实现最大射程为180千米的“奥托马特Ⅱ”。先后发展了“奥托马特”岸对舰导弹,现正在发展其空对舰型。法国和意大利都享有独立的生产权和出售权。生产中两国都逐步推行国产化,因而就出现了意大利“奥托马特”和法国“奥托马特”。该弹1968年由意大利和法国分别开始进行研制,1970年联合,1977年定型生产,除装备法国和意大利海军外,还出售到埃及、英国、利比亚、秘鲁、委内瑞拉和尼曰利亚等国。装备各种水面舰艇(包括水翼艇)。
分类
奥托马特I
圆柱形弹体(前后段直径不同),锥形头部,尾部为锥柱形。4个凸出的进气口和进气道程X形配置,从弹体中部向后延伸至8尾翼前部。4个弹翼装在进气道整流罩上,其后在各自对应的流线上装有操作尾翼。两台固体火箭助推器分别装在两侧进气道之间。导弹分头舱、战斗部舱、设备舱、燃料舱和发动机舱。1983年“奥托马特I”单价约为28万美元。
战术指标
作战目标:大中型水面目标
射程:6080km
飞行速度:M=0.70.93
巡航高度:30m
命中概率:60km 90% , 80km 80%
发射方式:全向发射
反应时间:30s
弹长:4.82m
弹径:前段400mm,后段460mm
翼展:1.196m
发射重量:770kg(无助推器550kg)
发动机:一台Arbizon IIIB涡喷发动机
制导:惯性+主动雷达制导
战斗部:半穿甲型,重210kg,装药65kg
奥托马特Ⅱ
“奥托马特Ⅱ”是意大利奥托·梅拉腊公司和法国马特拉导弹公司联合研制的超视距制导舰对舰导弹,是“奥托马特I”的增程型。该导弹实际上有两种型号:一为意大利型“奥托马特”,意军称为“特塞奥”(Teseo);一为法国型“奥托马特”,有时称为“增程奥托马特”(ERATO)。虽然这两种“奥托马特”的许多部件和分系统不同,但主要特征都是增加了超视距制导系统,使“奥托马特I”原已具备的射程得到发挥。“奥托马特Ⅱ”计划实际上是“奥托马特”计划的第二阶段。早在1969年就已开始超视距制导设备的研制,但直至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才取得海上试验的成功。1984年每枚“奥托马特Ⅱ”的价格为56.8万美元。
1980年法国为折叠弹翼的导弹设计了一种随圆柱形发射箱,使原来一枚导弹的空间可叠放两枚导弹,使单舰火力提高一倍。
战术指标
作战目标:大中型水面目标
射程:100180km
飞行速度:M=0.9
巡航高度:25m
发射方式:全向发射
弹长:4.46m
弹径:前段400mm,后段460mm
翼展:1.36m(折叠后1.14m)
发射重量:770kg(无助推器550kg)
发动机:一台Arbizon IIIB涡喷发动机
制导:惯性+超视距修正制导+末端主动雷达制导
战斗部:半穿甲型,重210kg,装药65kg
“奥托马特”空舰导弹
由意大利奥托·梅拉腊公司和法国马特拉公司联合研制的远距全天候空舰导弹,其名称“奥托马特”为奥托·梅拉腊公司(OTO Melara)和马特拉公司(Matra)各自前3个字母组合而成的的意/法文缩写的音译。1970年在“奥托马特”舰舰导弹和“马特耳”AS37空地导弹的基础上开始研制。到1974年,由法国海军进行了一系列全制导发射试验,以论证其远射程能力和末段攻击弹道,接着由意大利海军进行了作战鉴定试验,此外还进行了用于其他型号作战飞机的研究。但迄今为止,一直未见该空舰导弹投产或服役的任何报道。
该弹采用正常式气动外形布局,4片前缘后掠的小展弦比切梢三角形稳定弹翼,位于弹体中后部,4片前缘后掠的切梢三角形控制舵面,位于弹体尾部。弹翼和尾舵处于同一平面,且弹体呈尖头圆柱形,头部采用“马特尔”AS37空地导弹的结构,中部和尾部采用“奥托马特”舰舰导弹的结构,弹体内部采用模块化舱段结构,从前到后分为4个舱段:导引头舱、战斗部舱、电子设备舱、动力装置和舵机舱。
头部内装主动雷达导引头,用于末制导,有两种雷达导引头可供选用,一种是法国汤姆逊-CSF公司的X波段双轴单脉冲雷达导引头,一种是意大利SMA公司的ST-2单轴导引头。战斗部舱内装半穿甲爆破战斗部,重量210kg,装药60kg,能穿透38mm厚的甲板,采用触发延时引信和近炸引信。电子设备舱内装中段制导用的惯性导航系统,使导弹按预定的目标方位飞行,雷达高度表控制导弹在一定的高度上,在离目标15~12km时使末制导主动雷达开机,对目标进行搜索,一旦捕获目标转为跟踪,开始末制导。电子设备舱内还装有雷达高度表、制导计算机、变流机、接线盒、调节器等。动力装置和舵机舱内装1台涡喷主发动机,燃料箱、滑油箱以及控制舵机,壳体外面装有与弹翼处于同一平面的4个进气道,弹翼翼根固定在进气道上。
主发动机采用法国透博梅卡公司的“阿比佐”ⅢB型单轴涡轮喷气发动机,长1.361m(包括附件),最大直径410mm,重115kg,环形燃烧室直径405mm,由离心喷嘴供油,巡航时耗油率为314.4mg/dNs,最大持续巡航推力323.62dN,转子转速32000r/min,燃料箱装煤油65kg,全部烧完后射程达200km,采用一级轴流和一级离心组合式压缩机,空气流量6kg/s,压缩比5.5∶1,启动时最大转速33000r/min。该发动机由装在进气道锥体内的起动机启动,在发动机工作后,起动机就变为发电机,向导弹供电。为降低成本,发动机大量采用了整体铸造部件,发动机工作寿命30h。
装备直升机的“奥托马特”空舰导弹同其舰舰型一样,还在弹体后部两侧捆扎1台固体火箭助推器,直径203mm,由法国火炸药公司及霍奇基斯-布朗特公司制造,采用聚氨酯复合固体推进剂,工作时间为4s,单台推力350dN,使导弹从直升机发射时获得一定的初速度,助推器燃烧结束后借助爆炸螺栓使之与弹体分离。
基本战术技术性能
最大射程 100180km
最大速度 M0.9
使用高度 25m
制导系统 惯导加雷达高度表中制导、主动雷达末制导
引 信 触发延时引信和近炸引信
战 斗 部 半穿甲爆破,重210kg
动力装置 1台涡喷主发动机加2台固体火箭助推器(直升机型)
涡轮喷气发动机(固定翼飞机型)
弹 重 750kg(带助推器)
600kg(不带助推器)
弹 长 4.80m
弹 径 450mm
翼 展 1200mm
奥托马特岸对舰导弹
“奥托马特”岸对舰导弹系统是在其舰对舰系统基础上发展的,其导弹完全相同,而且也有法国化和意大利化两种型号。该系统在设计“奥托马特Ⅰ”时就计划发展,最初为非机动方案,七十年代后期,意大利和法国推行国产化后,两国分别研制各自的机动化系统。1978年法国首先设计了全部胶轮车化的系统,1980年意大利设计了全部履带车化系统。埃及己订购了法国的“奥托马特”岸对舰导弹系统。
“奥托马特”岸对舰导弹外观和舰舰型相同。
战术指标
作战目标:大中型水面目标
射程:160180km
飞行速度:M=0.9
巡航高度:20m
弹长:4.46m
弹径:前段400mm,后段460mm
翼展:1.36m
发射重量:770kg
发动机:一台Arbizon IIIB涡喷发动机
制导:惯性+超视距修正制导+末端主动雷达制导
战斗部:半穿甲型,重210kg,装药65kg
“奥托马特”MK2 Block 4
“奥托马特”反舰导弹是多年来欧洲国家自行研制的唯一一种远程反舰导弹,在20世纪70年代由法国玛特拉公司和意大利奥托·梅莱拉公司联合研制。其名称“奥托马特”为奥托·梅拉腊公司(OTO Melara)和玛特拉公司(Matra)各自前3个字母组合而成的的意/法文缩写的音译。
主发动机采用法国透博梅卡公司的“阿比佐-IIIB”型单轴涡轮喷气发动机,长1.361米(包括附件),最大直径410毫米,重115公斤,环形燃烧室直径405毫米,由离心喷嘴供油,巡航时耗油率为314.4克/千牛,最大持续巡航推力323.62千牛,转子转速32000转/分,燃料箱装煤油65公斤,全部烧完后射程达200公里,采用一级轴流和一级离心组合式压缩机,空气流量6公斤/秒,压缩比5.5∶1,启动时最大转速33000转/分。
“奥托马特”还在弹体后部两侧捆扎1台固体火箭助推器,直径203毫米,工作时间为4秒,单台推力350千牛.
“奥托马特”MK2 Block4是“奥托马特”MK2的全天候增程型反舰导弹。它保留了奥托马特家族的基本性能,在任务弹性上做了很大扩展,可以执行近海作战任务并发展了岸舰型。增加的功能包括目标自动识别、附带伤害减少、任务计划编制能力、协同攻击和再入攻击能力。
射程超过300公里,增强了突防能力。主要手段是减小导弹的雷达信号特征,增强机动能力和改善反电子干扰能力。在对亚音速“隐形”和高超音速两种方案进行比较后,意大利海军选择了前者。1993年,对该项目进行评审时,增加了攻击港口内停泊的军舰和岸上目标的能力。这使得意海军走上了一条与美海军斯拉姆导弹研制进程相类似的道路。这种“类巡航导弹”与现有的多种发射平台相兼容,可由水面战舰、战斗机及海上巡逻机发射。
1995年6月,试验弹(由红外导引头替换雷达导引头的“奥托马特”MK2)在撒丁岛海域成功地进行了三次试射。最终奥托马特MK2 Block4将装有双重寻的头(雷达+红外),红外寻的头位于雷达寻的头的下方。奥托马特MK2 Block4系统在设计上考虑到了利用载台的战斗数据系统,两者之间可通过数据链连接。其红外寻的头共有三种工作方式:1.“发射后不管”方式:这种方式用于对舰艇进行攻击。在这种模式下,攻击完全自动进行,不需要发射者的任何参与。导弹可在惯性/GPS导航系统的控制下,通过预先规划好的路径点(可通过数据链随时更新)在寻的头开始工作前飞到目标附近。2.“发射前不管”方式:在这种模式下,发射单位的操作员将搜索、选择到的目标分配给导弹的自动跟踪系统。3.“制导模式”:操作员通过数据链传回的红外寻的头的红外影像选择目标,并控制导弹飞向目标。一旦目标选定,操作员可打开导弹上的自动跟踪开关,使导弹自动寻的飞向目标。红外寻的头可在15-20公里的范围上搜索目标,并可在8-12公里的距离上自动跟踪目标。
意大利海军计划在2003-2004年将“奥托马特”MK2 Block4导弹装备意、法合作研制的地平线级护卫舰。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精灵世界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奥托马特反舰导弹】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