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绍
曾厝垵,为“曾厝垵文创村”的简称,别名“曾里”,又称“曾家沃”、“曾家湾”,至今已有八百多年历史,有兔耳岭之草,太姥山之石,火山岛之礁,自然人文为一体。历史上的曾厝垵一直是作为渔村而存在的,那里的人们以打渔和出租房子为生。曾厝埯的村民“男渔女耕,男人出去打渔,女人留在家里耕田带孩子。渔村的形成,大抵是因为依山傍海的缘故吧。背靠高山,面朝大海,渔村的日子一开始过得自由而惬意。明初,厦门城建起来之后,身处厦门港南部的曾厝埯也成了军事要冲。清代更是设水师驻守于此,辛亥革命后国民党的“海军航空处”和飞机场也在这里。走在曾厝垵,随处可见当年华侨遗留下来的痕迹。建筑是最直观的展示,当年华侨建造了大量红砖古厝和南洋风格的“番仔楼”,至今仍有所保留。较大的住宅群甚至综合两种建筑风格为一体,古建筑的前面两“落”的屋顶为马鞍脊或燕尾脊,最后一“落”却是南洋风味的“番仔楼”。如今,这些华侨房屋由华侨的后代或亲戚居住、管理。
景点景观
十八巷
十八巷包括下草埔巷、井仔尾巷、林铺巷、村内巷、宫口巷、龙眼园巷、集训队巷、机场巷、虎穴巷、学堂巷、港口巷、汇文巷、中巷、榕仔巷、情人巷、团部巷、造船厂巷、福海巷。
国办街
闽台艺术交流展示、创意商品、时尚精品等个性创意街区。
中山街
庭院酒吧、主题咖啡、文化茶座、个性私房菜等风尚体验街区。
文艺街
艺术家画廊、创意手工作坊、婚纱摄影、书吧、艺术博览等文化主题街区。
教堂街
台海“渔村文化”情景体验创意综合街区。
天泉街
闽台小吃、异域美食、海鲜餐饮等美食文化街区。
贝壳博物馆
贝壳博物馆中珍藏五大海域的珍稀贝壳,是集展览、科普、销售于一身的贝壳展览馆。
交通指南
乘车路线
1、乘客可乘以下公交厦门29路、厦门47路、厦门48路、厦门751路、厦门857路、厦门B2路以及环岛旅游观光巴士的路线,可以到达曾厝垵站下车即可。
2、其它公交线路只经过科技中学站或珍珠湾站。
自驾路线
距厦门市区约11公里,途径演武大桥、环岛南路等。
历史文化
宗教信仰
曾厝垵,具有厦门独有的、香火旺盛的民间圣妈崇拜,实在可算得上是极具代表性的闽南原生态自然村。曾厝垵作为厦门港口城市的农村和渔村,在“村改居”之后,仍得天独厚拥有如此之多的历史遗存。曾厝垵信众最多的应该是村口的福海宫与拥湖宫都侍奉闽南的保生大帝与妈祖林默娘,他们在此村有90%的信众,这个特点与闽南所有其他地方一样。每到节日,这里总是热闹非凡。曾厝垵的老人说,圣妈的信仰来源于海边的“漂客之茔”。圣妈宫里的“神”只是很平凡的姑娘,她或许是婚姻不幸,或许是守望、盼望梦中的南洋,也许是想去台湾,也有可能因为生活实在太艰难,所以她选择放弃自己的生命。早上出海讨鱼的渔民看见了她,就将她拖了回来,安葬在这个海边的地方。
曾厝垵的福海宫,据白礁慈济祖宫管委会出具的证明,始建于明朝,是白礁慈济宫的分灵宫,宫内祀奉保生大帝与妈祖林默娘。它的多重文化、它的多种信仰,它的历史多变,以及它的城乡定位总之,每当从它身旁路过时,都无法在脑海里快速地浮现出一个准确的词汇来形容它:是农村,还是城区,抑或是城乡结合部?似乎都不是。也许,这是一个农村的城市化进程在某个时段的状态,是一个有过辉煌历史的乡村投影在这个时代的背影。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精灵世界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曾厝垵】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