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ABC

当前位置:排行榜ABC > 城市人文榜 > 正文

返回顶部

武当神戏

时间:2024/9/19 22:50:09 15200票数:31投他一票#日剧#
武当神戏是湖北省丹江口市习家店镇青塘村王氏家族汲取武当文化及当地民间戏曲和民歌小调的音乐营养,使之演化成为当地独特的传统戏曲种类,至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主唱大本头戏、连台本戏,以历史故事为主,以唱功见长。目前,武当神戏已挖掘整理30余个剧目、9腔24调。2011年05月,湖北省丹江口市申报的武当神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遗产项目编号: Ⅳ-149
  • 申报地区: 湖北省
详细介绍

历史渊源

武当神戏,相传,王氏家族世代喜爱戏曲,加之家产大,有养育戏班的基础。明天启四年(1624年)前后,王鸣凤的三个儿子(王应天、王应武、王应丙)引进了“调子戏”戏班,王家财力雄厚,戏班便成为王家的私家戏班,“调子戏”也世代留存下来。

青塘村是武当山北神道香客集散地之一,又是武当道教建筑就地取材的后勤材料基地之一。后来,被选中为武当道教的“祭神戏”。兴建庙宇,彩化神像,大户人家许愿,香客集会,以及帮会活动,都要唱“祭神戏”,这是武当道教自古以来独一无二的戏曲祭神活动。长期的祭神活动和戏剧演出,使“调子戏”逐渐融进了武当道教的音乐和文化元素。 ?

王家世代喜爱戏曲,加之家产大,这便有了养育戏班的基础。大约在明朝天启4年(1624年)前后,王鸣凤的三个儿子,王应天、王应武、王应丙,引进了“调子戏”戏班,与本地剧种八岔子戏戏班合成私家戏班,使调子戏与八岔子戏同台演出,长期共存。调子戏后来逐渐衍化为服务于武当山道教活动的祭神戏,融进了道教音乐和文化元素,又加之不断汲取八岔子戏和民歌的音乐营养,使之演化成为青塘村的武当神戏。在清代,戏班在不唱神戏的情况下,一般是先唱多为生活小戏的八岔子戏,起闹场作用,然后唱历史剧目与本头戏较多的调子戏,起压台作用,这种风俗一直传到解放初期。

青塘村是武当山北神道主要路途之一,又是武当山道教的庙产,还是北神道上的香客集散地,更是武当道教建筑就地取材的后勤材料基地之一。武当山道总对青塘村非常重视,在武当道教的认可下,“调子戏”便被选中为武当山道教的“祭神戏”。兴建庙宇,彩化神像,大户人家许愿,香客集会,以及帮会活动,都要唱“祭神戏”。这是武当山道教自古以来独一无二的戏曲祭神活动。长期的祭神活动和戏剧演出,“调子戏”逐渐融进了武当道教的音乐和文化元素,又不断汲取当地民间戏曲和民歌小调的音乐营养,使之演化成为青塘村独特的“武当神戏”。 ?

艺术特色

武当神戏是一种湖北省的戏剧剧种,较完整地保存于丹江口市习家店镇青塘村。主要用锣鼓伴唱,包括二腔(新腔、老腔)五调(紧八岔调、慢八岔调、二流调、拉花调、卖翠花调),乐器包括锣、鼓、边鼓、唢呐配笙;主要剧目有《东楼会》、《送友》、《白扇记》、《四劝》、《梁山伯与祝英台》等。

传承行政

传承人

王德荣,男,祖籍丹江口市习家店镇青塘村四组,主攻角色为生角,武当神戏第20代传承人。代表剧目有:《百草坡》、《梁山伯与祝英台》、《郑德云上四川》。

近况

多年来,受时代影响逐渐被各种现代艺术形式所遗弃,甚至代替,仅有十余名老艺人,尚留人世。因生活艰苦,待遇低下,年轻一代无心从艺,后继无人,加之抢救遗产的资金费用、设施设备又极其短缺,剧种已濒临灭绝。鉴于此,2008年4月、5月习家店镇党委相继邀请国家、省、市专家在该镇召开了武当神戏剧种生存与发展研讨会, 该镇对该剧种进行抢救性挖掘整理,建立完善传承人档案,组织排练演出,使剧种得到保护和传承。并组织专门人员挖掘整理保护各种资料,为武当神戏的理论研究和传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9年,编印《青塘村戏曲集》草本,申报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该镇建好青塘演艺综合楼,加强武当神戏区域硬件设施建设,请专家学者进一步论证。2011年6月,武当神戏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获得成功。该神戏申遗成功,不仅可以有效的保障神戏的传承,还对增强丹江口市文化内涵,发展文化旅游,以及提高知名度都起到了积极地作用。

现存剧目

武当神戏现存剧目110多个,其中调子戏剧目有神戏《天空之事》、《韩湘子化斋》等,地方戏有《南桥会》、《刘海砍樵》、《阴阳错》、《汾水河》等;八岔戏有《送香茶》、《四劝》、《张和休妻》、《东楼会》等。现在在唱正本戏之前,均以“敬神戏”拉开序幕,以示虔诚之心。调子戏唱腔丰富,有九腔十八调,唱腔优美,百转千回,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八岔子戏有五个调,一般一人主唱幕后众人帮腔,幕前幕后互为衬托,意味深长,使人联想翩翩。

传承意义

武当神戏反映了武当地域文化的发展脉络和人民群众的生活状况及社会进步历程。对研究道教文化、戏曲发展轨迹及武当山建设与发展都具有显著的历史参考价值。对戏曲内容的广泛性、曲调的多样性、表达方式的灵活性都具有一定的戏剧研究价值。

“‘武当神戏’是400多年以前丹江口市习家店镇青塘村王氏家族汲取武当文化及当地民间戏曲和民歌小调的音乐营养,使之演化成为当地独特的传统戏曲种类。”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群众文化研究馆员李征康和十堰市民间文化研究专家李相斌经过近1年的考证终于盖棺定论。

该镇青塘村“武当神戏”自2007年10月发掘以来,虽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的积极保护,但“武当神戏”的历史渊源一直不能“正身”。其第二十代传承人之一王德荣说,是王氏老祖宗由明末口传下来,属于家族传承戏种;而其本地人说该地“人杰地灵”是“武当神戏”诞生的主要原因。为何剧本里面有许多地方都提及武当山,并且在过去唱“武当神戏”之前一定要先唱敬神戏,还要宰杀公鸡,以示虔诚。人们对这两种看法产生了疑问,看来只有得到专家的论定才能明辨真伪。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巧笑倩兮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武当神戏】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武当神戏 小编为您整理武当神戏的全部内容
更多相关词条

更多>>

点击查看 城市人文榜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