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渊源
草创时期
跳戏草创于金、元时代,清代合阳翰林安锡侯诗云:“舞蹈跻春台,溯源金大定。铙鼓传呵护,时和庆年丰。”据合阳行家庄村跳戏的老艺人党正杰等口述,该村有跳戏演出活动,可追溯到明代万历年间(1573—1619)。这时该村已有跳戏名家党桂一。天启年间(1621—1627),该村又有以演跳戏出名的党一屏等人。清乾隆、嘉庆年间(1736—1820),合阳一带不仅涌现出了党九苞、党麟征等跳戏表演能手,还有莘里村许莲塘(又名秉简)兄弟二人,曾以翰林、贡生身份,跻身于戏场,装生扮旦,与村民同台踏跳,传为佳话。道光、咸丰年间(1821—1861),跳戏最为兴盛,仅合阳沿河(黄河)各村,戏社多达三十多处。以行家庄、莘里村为中心,广泛流行于宋家庄、岳庄、南义庄、北吴仁、坊镇、百坂、东王、南顺村、北顺村、坤龙等村镇。此外,还北至韩城的芝川镇,南到朝邑的礼庄,西达澄城的寺前、业善等地区。行家庄跳戏共分东、西、南、北四社,西社以文戏见长,东社以武戏著称,且各社剧目不同,风格各异。出众的艺人有:道光年间的李有才,咸丰年间的党作六,同治年间的党万寿,光绪年间的党铁狗等。
民国时期
辛亥革命后,因军阀混战,跳戏社戏活动日渐减少,除合阳东乡莘里村、行家庄等少数几个村社,还有演出外,其它村社的跳戏活动则销声匿迹。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黄河沿岸,战事频繁,农村经济破坏严重,跳戏班社亦近绝迹,仅有行家庄尚可演出。许多颇具特色的剧目亦先后辍演。正如行家庄名“拨帅”在民国三十五年(1946)春节自编的“春官词”中所说;“上年殁了锅儿旦,以后难跳《白水滩》,今岁润初把命断,有谁能跳《宁武关》,”此后跳戏艺术虽有所传,但剧少技差,难与昔比。
解放后
1949年春,合阳解放。在军民联欢会上,行家庄跳戏社演出了神话武打戏《火焰山》。1957年,该村又参加了陕西省第三届民间音乐舞蹈大会,演出了神话剧《收红孩》,获得了集体表演一等奖,两名个人表演二等奖,和挖掘整理民间艺术先进奖。1963年眷,南义庄恢复上演了传统节目,历时两天三夜,1979年,行家庄又恢复演出了《老将得胜》、《战马超》、《战盘河》等剧目。1982年,又演出了《收渔税》与《燕青打擂》,并培养了一批青年演员,使这一古老剧种获得了新的艺术生命。
剧种简介
合阳跳戏是陕西省合阳县的地方戏曲剧种,属于社戏性质,演出时没有唱腔,不用弦乐伴奏,只用大锣、大鼓、铙钹和唢呐,演出者用“说”和“吟”完成“唱”、“白”任务,与观众沟通的主要方式是较机械的古代民族舞蹈动作。
广场跳纯系武打剧目,均以舞蹈动作示意。元宵节前,进入高潮,直至正月十三日结束哑跳。
正月十四日开始,举行登台跳。演出开始,先打开场锣鼓,以招人聚众;然后由“拨师”或“老家”、“师谋”扮演“春官”,身着绯红官衣,头戴圆翅纱帽,勾以豆腐块丑脚脸谱,手舞花扇上场,词无定例,即兴自编,或表本地风光名胜;或诉农民生计艰辛;或说官绅压迫,司指名叫骂,肆意嘲谑;或谈演员阵容,介绍各人特长与拿手好戏。借机抒怀,以快心胸。此种形式,类似元明杂剧中的“副末开场”、宋杂剧中的“引戏者”。
登台跳演出,不论是新建舞台,或是原有戏楼,凡春官登场之前,都得演迷信戏,如《咬鸡祭台》、《天官赐福》、《五鬼闹判》、《魁星点斗》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已不再演。春官下场,便演武打节目,俗名“打台子”,然后才演折子戏或本戏。
跳戏剧目
跳戏剧目比较丰富,建国后收藏者一百余本。村与村不同,社与社有异。据说广场跳剧目原先有五、六百本,上台跳约三百余本。且多属故事完整、结构严谨的大本戏。故事内容大部分出自“列国”、“封神”、“三国”、“说唐”等说部。这些剧本以武戏为主,如《出祁山》、《平魏图》、《七擒孟获》、《齐国乱》等。其次是以反映爱情故事为主的文戏剧目,如《意中缘》、《十才子》、《浑哥闹房》、《升仙桥》等,人称“斯文戏”。其中《游列国》、《乐毅伐齐》、《庆顶珠》诸剧,虽剧名同于其它剧种,内容结构迥然有别,是跳戏的特有剧目。除此,便是开台演出的神、佛戏。这类戏,有许多特殊表演动作,是其它剧目所未有。跳戏剧目,各本唱(吟)词一段以四句为准,多则八句;上场“引子”两句;下场诗常为四句。跳戏中的唱词不叫“唱”,叫“说”或“吟”。词句以七言为主,十言次之,四、六句式,仅作“引”、“诗”;偶有骈体,或“夹竹桃”词格。跳戏脚色行当生、旦、净、丑俱全,尤重生、净。表演以舞蹈为主,一招一式,应节踏拍,动作古朴,风格粗犷豪迈。表演程式,主要有四种,即“上势”、“踩场”、“跑场”和“杀战”。上势,是每个学跳戏的演员最基本的底功。随着锣鼓击节,唢呐伴奏,一步一踏,按拍移行。各种脚色,如出一辙。上一个势要踏够十四个鼓点(小节),踩满四角,踏够五十六个鼓点(小节)。由于上势所到位置不同,又有手势、凹势之称,台左、台中为平势,台右为凹势。男角上势以上路架、立势、开弓、大展翅为其基本动作。女角上势,步态轻盈,以类似古代柔功拳术的表演动作为基础。孙悟空上势称猴势,以猴拳为主。观众把上势视为“见面礼”,势上不好,便会减弱艺术效果。上势后才行升帐、落座、道白和吟诵,跑场,系武打表演程式,分跑半场、跑全场、跑花场三种。有的地方还把跑场叫“跑轮子”。武打叫“杀战”,有“采杆子”、“盘刀”、“盘鞭”、“开四门”等形式。艺人讲究功底扎实,拳不出格,真枪真刀,明打实杀。不论对打、群打,必须严格循规守律,不许走乱阵角,不许任意乱舞,必须打准打响,不摆空架,以见真功,务求耐看。若有失误,损伤对手,只许赔偿,不许诉官。民国至今,逐渐更改,才使用了舞台道具。踩场,纯系文角表演程式,包括闺门旦、青衣旦、小生、须生、帝王等表演使用,一步一拍,以锣击节,唢呐伴奏。程式表演之后,才念对子道白,吟唱词,每句之间打击乐各敲两拍。
广场跳
广场跳即哑跳,所跳剧目,只有人物、故事情节,而无台词,演员尽都化妆,带有音乐伴奏。哑跳讲究人多,凡经过训练的青少年,几乎都能参加,有时竟出现一百多人的演跳场面,例如:节目中有八员大将,一员大将各带八个兵卒,共需六十四人,如系双方大战,加上元帅,就有一百多人。他们上场是演员,下场是观众。衣箱不够用,常以新郎新娘衣服代之,或着农民节日服装演出。
表演特色
以吟代唱
跳戏以吟代唱,不论男女脚色,唱腔皆如吟诗诵词,仅有几种简单腔调。生、旦、净、丑,均用本嗓,借抑扬顿挫区别喜怒哀乐;唱段或长或短,皆无复杂旋律,主要靠鲜明的舞蹈动作刻画人物形象,对白、唱词很少。
跳戏没有弦乐伴奏,主要用打击乐,设农村社火大鼓一面,大经锣两面,大铙钹一对,小鼓两至三面。文场乐仅有大唢呐一对,专为上场、踩场、下场伴奏。
群众演出
跳戏是群众性的演出活动,一年一度,春节例行演出。大年初一下午,各社敲锣打鼓,名曰“打旦子”,以制造气氛,鼓动村民,促使“祖家”(社戏负责人)出面组织演出,商议经费筹集等事宜。正月初五日,不等黎明,“好家”(演出名角)抬上锣鼓,在本社各户院落内“打旦子”,俗名“镇穷鬼”或“破除五邪”。当天下午便进入了“牛锣队”阶段,各社把锣鼓集于村之中心,划定区域界线,各占一方,对赛敲打,互相激励。次日开始广场跳,上、下午各出一次,每次按村庄大小,分社多少决定出跳场次,每社至少要落一个场子。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亭亭玉立的我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合阳跳戏】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合阳跳戏 小编为您整理合阳跳戏的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