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溯源
戏在民中,民移戏走 ,楚地遍秦声
山西梆子、陕西梆子早在明朝时期即随大批移民和其后的商贾运营、官宦迁调、义军辗转、灾民流奔等各种渠道,经山东、河南传入江苏。
明朝中叶以来,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发展,山西、陕西商人遍布各地。他们所到府、州、县、镇都建有行帮性的山陕会馆,馆内筑台演戏,经常邀请家乡梆子戏远道前来演出,并以此作为行商贸易的手段。在徐州以及各县都有山陕会馆,因经常演出梆子戏,固有“楚地遍
秦声”之说,因为徐州曾经是秦汉之际的楚王都城,秦声就是秦腔。
清朝同治年间撰修的《徐州府志》中有人物传记载:“李卫字又玠,丰县人……康熙末年居官累升……公不甚识字,而遇文人甚敬,修浙江志,建书院,忾廪独丰。公余坐南面。召优俳人季麻子,说汉唐杂事……”可以想见当时梆子声腔剧种的流传以及与各地方戏曲艺术交流之频繁。
在《中国戏曲研究资料初辑》中,欧阳予倩曾着文对清朝乾隆皇帝南巡时观剧生怒,遂派依皊阿收缴济宁、彭城(徐州)、扬州各戏班戏文于扬州审理,祛淫恶留善教之事,也有明确介绍。
清咸丰五年,曹州梆子戏艺人殷风哲避水灾而落难于沛县,后被庙道口寨主马克端请去办戏班,戏班逐年扩大,犹雨后春笋遍布沛县。在此期间,亦有河南知名演员组班来沛演戏或传艺。因此,徐州梆子戏的演唱风格既有山东梆子的刚烈,又有河南梆子的细柔。
传承发展
战争年代
以梆子为武器
徐州梆子戏具有悠久、光荣的革命历史传统。
1911年辛亥革命运动后,沛县的黄集大班、郭家班、陈瑞起班、岳东礼班联合竿子头(绿林好汉)大毛、二毛、老扁担、白天主等一举推翻了满清沛县衙门,黄集大班的武丑张晓当了七天县长,又被反攻复辟的张勋部下江防营“辫子军”打败,张晓被捕后威武不屈,嬉笑怒骂,泰然自若,被绑赴刑场时,他还高唱着徐州梆子戏“拽镣”散板:“叫罢了三声苦,便把咽喉堵,三分在人间,七分入了土。”
抗日战争时期,徐州地处要冲,曾是抗击日寇入侵的前哨重镇,许多爱国文人名伶汇集于此,如田汉、洪深、金山等人,使徐州梆子戏在剧目、表演、音乐唱腔等方面获得许多提高。更有许多艺人投身革命队伍,奔赴抗战前线,如萧继周、王怀延等同志。
戏曲改革
梆子戏的繁荣昌盛
新中国成立后,徐州梆子戏出现繁荣昌盛景象。徐州地区于1957年成立剧目工作委员会,促进了全地区“改人、改戏、改制”工作的开展,挖掘传统剧目五百多出,整理、改编、创新了以《胭脂》、《战洪州》等为代表的一批剧目,1957年4月和1958年11月举行的江苏省第一、二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上获得了剧本整理改编奖、音乐奖、演出奖,演员徐艳琴、郑文明、赵金声等获表演一等奖。
1958年7月,徐州梆子戏建立了省级专业艺术表演团体,由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该团为全省八个全民所有制剧团之一。1959年11月,江苏省文化局周邨局长在省剧团集训会议上,正式宣布定名为江苏省梆子剧团。
1960年初,徐州专员公署文教局正式行文通知,将全地区所属各山东梆子、豫剧团一律定名为江苏梆子,自此定称。
艺术特点
徐州梆子戏剧目以描写重大历史事件,反映政治、军事斗争、表现英雄人物业绩的正剧、悲剧最为突出,传统剧目约六百余出,新编历史剧和现代戏也在二百出以上,题材更加丰富,内容反映社会各个层面,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不同时期,都曾发挥过重要作用。
徐州梆子戏的音乐属板式化体,以板式的变化表达一定的情感和内容。
徐州梆子戏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和审美性,内涵丰富,雅俗共赏,历史悠久,声腔豪放,分工精细,表演夸张,非常具有历史文化的传承价值和研究价值,是戏曲艺术宝库中独树一帜的宝贵财富。但是近年来,由于受到现代多元文化的冲击和观众审美情趣的转移,徐州梆子戏已处于经费紧张、人员流失、后继乏人的濒危状态,亟待对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扶持。
传统剧目
徐州梆子戏的传统剧目较多,基本同山东梆子,其代表剧目为“四大征”(《薛礼征东》、《樊梨花征西》、《姚刚征南》、《燕王征北》)、“四大铡”(《铡赵王》、《铡美案》、《铡郭嵩》、《铡郭槐》)及“老十八本”、“新十八本”等。
戏剧剧团
江苏省梆子剧团于1948年成立以来,相继产生了一大批群众喜爱的表演艺术家和优秀剧目。著名的表演艺术家有:张虹、燕凌,先后获得第九届、第十八届戏剧梅花奖。优秀剧目有:《胭脂》、《红梅》、《胜利渠》、《心事》、《四方楼》、《打神告庙》、《李瓶儿》、《华山情仇》等。
戏曲名家
按照艺人的传承谱系辈分上进行推算,丰县的蒋花架子(1745-1828)为徐州梆子戏有史可考的创始人之一。蒋花架子祖籍山西洪洞,祖上徙丰后于丰县蒋单楼落户。蒋花架子一生学戏、演戏、教戏,对梆子戏唱腔音乐的发展倾尽全力。年高后自备衣箱建戏班,逐渐形成做功优美、唱腔丰富、程式规范的蒋派。
除了蒋派,江苏梆子还形成了殷派、戴派、贾派等。
殷凤哲(1845-1935),原籍山东巨野,咸丰年逃难来沛县卞庄村,14岁学戏成名。咸丰十年在庙道口一连办三期科班,共200弟子,擅演花脸,演、唱皆佳。其子殷其昌青出于蓝胜于蓝,众称“花脸王”,殷氏父子及200弟子逐渐形成了殷派。
戴金山(1872-1936)铜山黄庥人,13岁学艺,擅演生、旦、净、丑,名重一时。其两个女儿大娃、二娃,受其真传,艺佳名扬,加之其办科班培养数十名弟子,形成颇具影响的戴派。
贾先德(1912-1993)11岁在春泉班以父为师,文武全活,各行皆通,一生致力于梆子戏唱腔、表演、脸谱、剧目,传戏教学员,德艺双优。其弟子郑文明,紧随乃师,唱做具佳,有“苏北第一生”美誉。加之贾之女桂兰,唱表优美,形成颇受欢迎的贾派。
1992年,江苏省梆子剧团携《打神告庙》、《李瓶儿》晋京演出,张虹一举夺得第九届梅花奖;2000年,江苏省梆子剧团携《华山情仇》晋京演出,燕凌一举夺得第十八届梅花奖。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亭亭玉立的我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徐州梆子】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徐州梆子 小编为您整理徐州梆子的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