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ABC

当前位置:排行榜ABC > 城市人文榜 > 正文

返回顶部

壮族嘹歌

时间:2024/11/21 21:20:48 15200票数:31投他一票#日剧#
壮族嘹歌主要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右江中游的平果、田东、田阳区和红水河流域的马山县、大化瑶族自治县以及属邕江流域的武鸣县境内,中心区域在平果市,其中比较集中分布在平果市的马头、果化、太平、耶圩、新安、海城、同老、旧城、坡造、四塘等乡镇的100多个行政村、1300多个自然屯。2008年6月7日,壮族嘹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遗产项目编号: Ⅰ-82
  • 申报地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详细介绍

历史源流

壮族嘹歌是因为其唱法中每一句都有“嘹—嘹—嘹”作为衬词拖腔而得名。在壮语中,“嘹”含有“唱歌玩乐”的意思,是壮族“好歌”“以歌为乐”的民族文化心理的生动体现。因此,壮族嘹歌之名之名源于壮族“以歌为乐”、好唱“嘹嘹(辽辽)之歌”的习俗,其本意是“男女恋情之歌。

壮族嘹歌不只是某个历史时期的作品,而是壮族古代民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晋代《交州记》中就有壮族先民“乘牛唱辽辽之歌”的记载。今壮族地区许多民歌演唱都有“辽罗”“辽辽罗”“辽啦”“啦辽啦”等衬词。这“辽辽之歌”就是壮族嘹歌形成的基础。从壮族嘹歌所反映的内容看,其最后形成的时间是在明代。明代,随着治所在今平果市境内的思恩府的社会文化的发展,出现了一批兼通壮汉文化的壮族文人,他们用古壮字把流传在民间的壮族嘹歌记录整理起来,并进行了一定的删改、加工和规范,使之得以以口头和书写两种方式传播。

艺术特点

曲调

壮族嘹歌是原生态民歌,由于区域不同,人们的生活环境不同,在音乐表现形式上也有着明显的差异,形成哈嘹、嘶咯嘹、的客嘹、那海嘹、长嘹、喝酒嘹等各具特色的曲调。

题材

根据壮族嘹歌的分布地区、歌手唱歌和抄歌的习惯,壮族嘹歌分为《日歌》《夜歌》《散歌》三大部分。其中《日歌》又分为《三月歌》《献歌》两套长歌和《建月歌》《盘问歌》《对对歌》三个短歌;《夜歌》由《大路歌》《贼歌》(即《唱离乱》)《建房歌》三套长歌和《入寨歌》《家穷歌》《穿黑歌》《打十闸》《赞村歌》《惜别歌》六个短歌组成。《散歌》是各种生活的写照,如《十年天旱歌》讲的是灾情,《丰收歌》讲的是风调雨顺、向往太平生活,《二十四季节歌》讲的是农事活动等。从而呈现出壮族嘹歌题材丰富的特色

抒情手法

壮族嘹歌中最有震撼力的是《欢贼》即《兵歌》。《欢贼》运用抒情手法来叙事记情,描写一对经过试歌的恋人,正赶圩进店、备礼完婚,不料风云突变,烽烟四起,土官奉命征兵出战。热恋中的男主人翁,离肠寸断,忍痛出征。在苦雨连绵的深山峡谷中,投入激烈的战斗,伤亡惨重,正打得难解难分之际,土官突然奉命罢兵息战,缴械还乡。路上无粮无饷,米珠薪桂,为活命卖去身上衣,最后靠野菜充饥。回到家乡之后,经过一番寻访、试探和解释,这对被战祸拆散的恋人,冲破重重困难,终于跳墙相会。

长歌

《三月歌》是壮族嘹歌的重要长歌。《三月歌》描写初春时节,壮家青年结伴来到青山旁、泉水边、树荫下、花丛中,采鲜花、摘嫩笋、拾蕨菜、找“北满”的欢乐景象。当人们流连忘返之际,春雨喜降,雨水入田,紧张繁忙的春耕季节来到了,人们纷纷赶回家中,修农具、运肥料、犁田地、播种育秧。紧张的劳动,更激起人们歌唱的热情,他们边春耕,边唱歌,一直唱到第二年的正月十五。

《建房歌》是壮族嘹歌中一部描述壮族干栏式建筑的长歌。《建房歌》记述了一男青年帮助女恋人建筑新房的过程,从巡山伐木、买牛踩泥、打砖烧瓦、平基安磉、立柱架梁、盖瓦开窗,一直到新房落成,搬进新居。《献歌》是壮族嘹歌中一部追求婚姻自由的赞歌,它描写一对自幼被父母包办、已各有其主的童婚青年,路上相遇,邀唱《献歌》,通过互相赞美、互表爱慕,几经交往,产生爱情。不料事情败露,受世俗非议,又遭家人打骂,直到送官府治罪、戴枷游街。但是,为了追求婚姻自由,他们千方百计,与家庭抗争,不惜倾家荡产,卖牛赎身,终成眷属,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壮族嘹歌分为《日歌》、《夜歌》、《散歌》三大部分,共有4000多首,16万多行。

传承意义

从民国时起,壮族嘹歌被视为“唱风流歌”“伤风败俗”而受到禁止。新中国成立后,壮族嘹歌兴盛了一段时间,但到了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又遭到禁止。“文化大革命”期间,壮族嘹歌演唱活动销声匿迹。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国家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重视,壮族嘹歌又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但参加人数已经大为减少。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现代化步伐的加快,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受到严重的冲击,演唱壮族嘹歌歌圩场、点的数量减少;参加壮族嘹歌演唱的人数更少,青年人很少参加壮族嘹歌演唱活动;壮族嘹歌歌书被大量焚毁,歌书存藏的数量也大为减少;民间歌师数量减少,歌馆不复存在;一些老歌师因为年老体弱无法从事传歌活动,壮族嘹歌有加速衰落的趋势,面临消失的危险。壮族嘹歌作为传统、经典的壮族山歌,是辉煌灿烂的壮族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壮族人民创作了大量的民歌,代代相传,是壮族先民思想、生活、民族生存和发展历史的写照,是壮族人民聪明才智的结晶,是壮族人民悠久历史的见证,是伟大祖国灿烂文化中不可或缺的成分。2002年,平果市四家班子在认知壮族嘹歌是当地独特而宝贵的壮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后,提出:“壮族嘹歌就是平果文化的拳头品牌,一定要打好这张牌子!”从此,壮族嘹歌的挖掘、保护、出版、演出开发等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

经过深入挖掘整理,出版了“平果壮族嘹歌”丛书,共计2.3万首,9.2万行。2005年,举办了持续3天的“平果嘹歌——广西歌王邀请赛”,参赛歌手91对,观众达3万多人次。2006年,在县人民文化公园组织举行了嘹歌歌王选拔赛,共有82对歌手164人参赛,最后选出优秀歌手60名、歌师9名、歌王9名。

壮族嘹歌歌师(手)积极参加全国性的演出和比赛,先后参加了北京中山音乐堂举行的2005年新年系列音乐演出、全国第三届南北民族山歌擂台赛,举行了“嘹歌飞扬”——平果壮族嘹歌展演。在保持《嘹歌》吟唱传统风格的同时,在区内外艺术家的热情指导和帮助下,由平果市精心打造的嘹歌组合和哈嘹乐队等嘹歌演唱队,4次走进中央电视台演播大厅现场录制“民歌中国”等音乐节目,3次参加全国性民歌大赛,2次参加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开幕式、闭幕式演出。

随着壮族嘹歌保护传承的不断深入,壮族嘹歌歌师(手)的水平速度提升,壮族嘹歌歌师(手)在全国性演出比赛中频频获奖。2008年,壮族嘹歌入选由国务院评审公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我心明亮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壮族嘹歌】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壮族嘹歌 小编为您整理壮族嘹歌的全部内容
更多相关词条

更多>>

点击查看 城市人文榜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