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ABC

当前位置:排行榜ABC > 旅游地理榜 > 正文

返回顶部

羊舞岭古窑址

时间:2024/9/19 14:02:32 15200票数:31投他一票#日剧#

羊舞岭古窑址位于湖南省益阳市城东南15公里,窑址分布于益阳市赫山区龙光桥镇早禾村、石笋村和沧水铺镇交界的丘陵山地,由薛家坡窑址、高岭窑址、凸咀上窑址、杨泗庙窑址、李家村窑址等窑址群组成。该窑址群始于宋代,盛于南宋、元、明,衰于明末清初,是湖南历史上规模宏大、质地较好、品种齐全的古窑群。

  • 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级第七批(宋至清)
  • 所在地/隶属: 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龙光桥镇早禾村
详细介绍

介绍

羊舞岭古窑址位于湖南资水流域下游的丘陵地区,是宋元至明、清时期南方烧造瓷器颇具规模的一处民间窑场,烧制的产品主要分为青白瓷、青瓷、黑釉瓷、褐釉瓷和青花瓷,制瓷工艺主要受景德镇影响,著名古陶瓷学家冯先铭所著《中国陶瓷》把益阳窑划分在景德镇窑青白瓷系范畴。

羊舞岭古窑址分布在益阳市赫山区龙光桥与石笋乡交界的早禾、杨泗、牌楼、高岭和水井坳等几个村,因为主窑场过去所在的地名叫羊舞岭,故文物学名称为"羊舞岭窑"。此窑发现于上世纪70年代,窑场考察范围的面积达5平方公里,显露出的古窑场面积近20000平方米,大量的窑具与残瓷堆积如山,主窑场早禾村碗盆山窑址和蜈蚣塘村窑址于1996年被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折叠羊舞岭古窑特征

羊舞岭古窑出品的宋、元、明时期青瓷,源于景德镇湖田窑青白釉瓷和浙江龙泉窑青瓷,从形制与装饰工艺上鉴别同益阳出土的宋元、明青白釉瓷和龙泉窑青瓷有一些相似之处。羊舞岭古窑瓷胎采用本地高岭土烧制,胎质坚硬紧密呈灰白色。宋末元初所烧器物较小,胎体轻薄,元代至明代中期胎体厚重而器形变大,进入明代晚期碗、盘、杯等器物趋向小巧而胎体变薄,与景德镇晚明民窑生产的小盘小碗等器物的工艺相接近。宋元时期釉面厚薄均匀,较为滋润,釉色主要有青白釉、天青釉、粉青釉等,明代中前期釉汁有厚有薄,厚者晶莹透亮,有玻璃质感和开冰裂纹其类似龙泉窑,晚明至清代釉面多不纯净,施釉多不均匀。青瓷在装饰手法上多模仿青白釉与龙泉青瓷,有篦划、刻花、模印、贴塑和镂空等工艺较为常见,元代褐釉点彩朵花纹上承长沙窑的装饰特点。器物用途以生活实器为主,陈设器与冥器较少见,器形有瓶、罐、壶、香炉、盏、油灯、砚台、水注以及盘和杯,碗形多变有斗笠碗、折腰碗、墩式碗、高足碗、卧足碗和敛口碗等。在装烧技术上继承了景德镇北宋青白釉瓷匣钵覆烧工艺,大量的碗、杯、碟器物口沿无釉形成芒口,质量稍好的器物在口沿上涂了一层褐釉彩,另外使用叠式烧法而造成一些盘、碗与盖钵内底无釉或造成涩圈以至失去美观。

折叠发掘

羊舞岭古窑至今尚无可查阅的历史记载和科学的窑址考古发掘资料,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除省内专家多次进行过考察,南京博物院著名古陶瓷学者张浦生先生以及日本名城大学教授加腾瑛二曾经专程来益阳考察过羊舞岭古窑。益阳市博物馆通过多年不懈的努力,陆续从考古发掘与流散文物征集以及益阳藏家的捐献中获取了一些完整的实物,在丰富了馆藏羊舞岭古窑的标本与标准器的基础上,逐步提高了对羊舞岭古窑古陶瓷的历史研究与年代认定。在益阳民间收藏中不断出现的羊舞岭古窑古陶瓷精品已得到藏家的厚爱与典藏。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我心明亮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羊舞岭古窑址】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羊舞岭古窑址 小编为您整理羊舞岭古窑址的全部内容
更多相关词条

更多>>

点击查看 旅游地理榜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