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沿革
清净寺始建于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是年为回历400年。初名"圣友之寺"。到元代至大三年(1310年,伊斯兰教历710年)由耶路撒冷人阿哈玛出资重修,为该寺“建筑了高悬的穹顶,加阔了甬道,重修了寺门并翻新了窗户。”元至正间(1341—1368年)寺坏,里人金阿里重建。明正德二年(1507年),因元至正间吴鉴的重修《记》碑“旧碑年久朽敝无征”,遂于重立,竖《重立清净寺碑》。隆庆元年(1567年),木塔坏,知府万庆令住持夏东升、教人苏养正等,修塔五层(并修建明善堂)。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泉州地震,房屋倾斜,楼角颓毁。主体建筑寺门、奉天坛等仍保持了原来的规模。
万历三十年(1609年),时任知府的姜志礼与知县李侍问捐俸重修,令教人林日耀住持。重修时改礼拜寺塔为七层,即所谓“七级凌日”。并按道教的太极、两仪、四象、八卦、乾元、九天等来设计的改建礼拜寺大厅。采取“建筑之间加甬道、留通巷”,并拆除原来用作宰牛的大片炉灶,防生火灾;加甬道或留通巷更是为了避免地震时外墙或临屋倒塌,波及毗连屋栋成列倾倒的情况发生。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泉州大风,礼拜寺塔圯”(《康熙志稿》),从此未能修复。
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福建汀延邵等处地方总兵官左都督陈有功、福建陆路提标左协中军游击陈美来官泉州,目睹泉州伊斯兰教式微,“即延师谏督我教门诸子,学经解篆”,重兴通淮街清净寺,在寺中办学校,学习阿拉伯文字,读《古兰经》,解释《古兰经》。
1952年,整修门楼,解决门楼漏水,移掉门楼上的大榕树。1957年,把斑驳不堪的黑砖围墙改为花岗岩围墙。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移出居住于寺内的12户回民,维修明善堂,新建小型展览馆。1997年,重建明善堂,新建两个清净古桥尖拱门。2002年,重修西面围墙。2008年,由阿曼苏丹国王全额捐资,在寺东边添建新礼拜堂。
整体格局
清净寺占地面积2184平方米,寺门朝南,主体建筑有门楼、奉天坛、明善堂三部分,类叙利亚大马士革风格,仿照中世纪阿拉伯地区伊斯兰教寺形式而建。
由于一般清真寺的主体建筑礼拜殿的朝向必须面向圣地麦加,而麦加位于中国的西方,故清净寺布局也像国内大部分清真寺一样,整体是东西向。内部虽然没有明确的布局形制,但在建筑分布上也有“主次”之分。如虽然经过多年改建、扩建,清净寺重要空间的礼拜大殿——奉天坛仍处于整个组群的前部并紧挨着清净寺入口 。而那些辅助或较次要的空间,如寺内人员住房和水房等则建在较隐秘的后部区域。
除分布灵活、主次明显外,清净寺还体现了伊斯兰教清真寺在功能空间上大分散、小集中特点。随着历代扩建和改建,逐渐有了目前所见的院落式格局:整体无明确轴线关系,但是寺门楼、明善堂和新建礼拜大殿各自形成了三条单体轴线。即各个建筑单体看似分布较为分散和无序,但有些建筑单体本身又自成一个完善的体系,如明善堂和新建礼拜大殿内部都包括了礼拜、沐浴、辅助等伊斯兰宗教活动必需的空间。
主要建筑
门楼
大门楼的外观具有传统的阿拉伯伊斯兰教建筑形式。大门朝南,入口凹进,高12.3米,基宽6.60米,门宽3.80米,用辉绿岩条石砌筑,分外、中、内三重。除了第三重为砖砌圆顶,第一、二重皆为青石作圆形穹顶拱门,有着和中国古建筑的“藻井”相类似的石构图案,第一尖拱大门穹顶正中衔接外层,倒悬一朵雕刻精致的辉绿岩莲花。以此垂莲为中心,砌嵌成放射状,由上端沿外层各侧延伸,有如蜘蛛网状拱形宝盖。表示伊斯兰教崇尚圣洁清净,门楼正额横嵌阿拉伯文浮雕石刻。
中层辉绿岩尖拱门内的结构,是用花岗岩精工雕砌成半穹窿形。穹窿壁上,砌饰着层层叠叠87个精工雕琢的小型尖拱,状似蜂巢。连同门楼东西两墙砌饰的8个巨大尖拱壁门、壁龛,以及构成门楼分成3层的4道尖拱大门,整座门棂共有大小尖拱99个,象征赞颂真主的99个尊美之名。门楼内层为石砌正方形,东西两壁各砌饰一巨大尖拱壁龛。上部为青砖块圈筑的圆形大穹顶,涂垩洁白,无任何装饰,象征无限宇宙空间。门楼后墙上两行阿拉伯文石刻,则记载着清净寺的创建年代重修时间以及最早的名称。
望月台
门楼顶部为平台,前半部是“望月台”,乃伊斯兰教“斋月”前,伊玛目(教长、阿訇)率乡老在斋月前及斋月末站立于台上观望初升新月,决定穆斯林封斋(斋戒)和开斋日期的地方。望月台上,筑砌墙垣环绕。南墙正中,内、外各砌饰一尖拱墙龛。北墙正中,筑开一登台人口,左右壁嵌镶两块汉语阴字“月”、“台”石刻。由于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望月台亦采用了中国建筑文化结构与文化含意,月台周围东、西、北三面墙体上端砌筑24个“回”字形垛子,状如城堞(原应是24个尖拱小窗),象征中国农历四季气候之分季节。台之四角,耸立四座造型独特,纤巧玲珑的阿拉伯式尖塔,成为融中西文化为一体的特色建筑。
平台上原来还有一座富有伊斯兰特色的拱形圆顶小亭,名曰“望月亭”,供伊玛目、阿訇率众乡老登台望月时休憩。望月台上之亭、塔,均毁于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泉州大地震,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知府姜志礼、知县李侍问捐俸以助,清净寺教长夏日禹、教友林日耀等募缘重予修复,后又因长期遭受狂风暴雨侵袭,电闪雷击,尤其受地震摆动,年久失修而再度毁于清初。
南墙
南墙临涂门街,全长23米,高6米,厚1.02米,立面于墙高1.82米处并排筑开8个长方形大石窗,窗孔高2.85米、宽1.80米,街上人们可望见里面;朝街外壁的窗顶楣各横嵌一长列浮雕阿拉伯文《古兰经》石刻。
奉天坛
与门楼相联的礼拜大殿又称奉天坛,阿拉伯名叫“麦斯吉德”,即叩拜真主的地方。是穆斯林礼拜的地方,占地面积约六百平方米,门楣部分雕刻有阿拉伯文《古兰经》。
奉天坛坐西朝东,西墙为朝向伊斯兰圣地麦加的正向墙,西墙上从南至北共有六个小壁龛和四座长方形门,龛与龛间开设高2.95米、宽1.60~1.65米的长方形大门各2个。中部砌饰一座雕刻阿拉伯文《古兰经》的巨大尖弓宝盖状壁龛,伊斯兰教称为“米哈拉布”,即穆斯林礼拜安拉的“拜坛”。右侧放置一装“敏拜尔”(状似台阶的宣讲台)和一支长枣木杖(虎图白棍)。坛正面为一尖拱形大壁龛,左右各辟一门。
东墙辟一尖拱形大门,高4.45米,宽2.25米,平面为横长方形,四壁都是花岗岩石砌成。南墙开八个长方形大窗,北墙开一门。南墙外壁窗上及室内大小壁龛上,均有古阿拉伯文字的石刻《古兰经》经句。
奉天坛屋顶原为巨大的圆顶,于明万历年间地震中坍圮,留花岗岩石砌成的大殿四壁和巨大的尖顶窗户。圆柱虽已搬移或散失,可是柱基、柱础却大部分依旧遗留原地。为体现原结构风貌,1998年又将倒塌后四散数百年的12根石柱础及9根残柱收集重新竖立于原位。但是殿内的设施和圆顶遗物仍埋于大殿地下,致使大殿现有的地面增高了一米多。
明隆庆元年(1567年)穆斯林在寺内西北角增建一间小礼拜殿,泉州太守万灵湖题匾曰“明善堂”,在众多的伊斯兰风格的建筑中别具一格,是砖木结构的闽南古民居特色的小三间建筑形式。初为伊玛目(阿訇)居住生活区,并设有厅堂接待宾客和商讨教务与登殿礼拜前后休息场所。由于万历年间地震,古礼拜大殿塌毁后无法复建,穆斯林不能在此举行礼拜,明善堂即改为穆斯林礼拜安拉的场所。
明善堂多次塌毁重建,至1952年,政府拨款帮助在原址搭盖了水泥柱、木三角框架的简易瓦片平屋,供穆斯林礼拜。1998年初,利用约旦哈哲尔先生夫妇10万美元捐款,重予修建,恢复清同治年间建筑原貌。
明善堂大门上额,悬挂厦门关监督唐柯三于民国十一年(1922年)题写横匾“认主独一”。大门内上端挂着一匾额,亦是唐柯三调任山东济南道道尹后,于民国十三年(1924年)六月敬立的,文曰“三畏四箴”。从伊斯兰教义解释,三畏即“畏天命、畏圣言、畏末日”,四箴即“箴信真主安拉、箴顺先知穆罕默德圣人、箴遵天经《古兰经》、箴行五功”;
新礼拜堂
新礼拜堂位于清净寺东侧,尖拱式仿伊斯兰文化风格,占地面积2300平方米,建筑面积478平方米,形制同奉天坛,可容纳500多人。
祝圣亭
祝圣亭位于寺门及露庭的东侧、古礼拜殿正东的小平台。立有元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的《重立清净寺碑记》碑和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的《重修清净寺碑记》碑。由于小平台被居民占筑为灶舍,两石碑长期隐藏于厨房内,不见天日。1953年维修清净寺时,为保护这两块石碑,拆除了厨房。1983年夏修缮清净寺时,又新建石构碑亭(祝圣亭)予以保护。
宣礼塔
门楼的正东、寺门楼与礼拜殿之间的夹道内,原有一石筑七级宣礼塔,名邦克楼。塔体如柱,高40米左右,是一座古阿拉伯伊斯兰建筑的尖塔,可与广州怀圣寺的光塔媲美。明代李光缙《重修清净寺募缘疏》中描绘道,“一柱千云,并紫帽峰而作对,七级凌日,参开元塔为三”——指明它与东西双塔当时是泉州的三大高层建筑。
古时,穆斯林即将举行礼拜之时,“穆安津”(宣礼员)登塔之最上层,高声赞颂真主至大、至圣穆罕默德,召唤穆斯林礼拜(即念邦克)。夜间塔顶举火,为商舶导航。每届秋冬,满戴丝、瓷、茶的商船扬帆离去;或值春秋,装运香料、药村的海舶驶来泉州港,阿拉伯穆斯林齐聚寺内、沐浴更衣,登塔眺望,诵读《古兰经》,祈求并赞感万能的安拉赐福穆斯林船队一路平安。
宣礼塔初为石砌,后来毁于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地震中。明隆庆元年(1567年),泉州知府曾重建五层木塔。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木塔毁于飓风中,宣礼塔就此销声匿迹。
古井
古礼拜大殿北墙边,有一口古井,周边围有链锁,水至今丰盈,可照人影。古时这口古井是供伊斯兰教穆斯林前来举行礼拜之前,汲水净身和寺众日常饮水之用。
文物遗存
敕谕
寺门内北面围墙正中,完好无损地镶嵌着一方明永乐五年(1407年)刻有《永乐上谕》的石刻,是明成祖朱埭颁发保护伊斯兰教寺院的文告。
碑石高100厘米、长160厘米,四周边框绕刻浮雕龙饰;上框正中雕刻一条张牙舞爪的蟠龙,左右篆刻“敕”“谕”,两条奔龙从左右朝敕谕飞舞。左、右边框各雕刻一奔龙,下框为双龙戏珠。
碑记
穿过门楼进寺右侧,立有元至正十年(1350年)的《重立清净寺碑记》碑和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的《重修清净寺碑记》碑,均为以花岗岩石琢成。
其中《重修清净寺碑记》碑高277厘米、宽117厘米;《重立清净寺碑记》碑通高260、宽110厘米。碑面阴刻文字,风化剥蚀严重。碑首横刻篆体六大字“重立清净寺碑”,以下竖刻22行,每行60字。
香炉
明善堂前,矗立着一座精雕的宋代“出水莲花”石香炉,原是奉天坛的旧物,后来奉天坛无法蔽风雨,教徒们便移到明善堂作礼拜,香炉也移置于此。石香炉高90厘米,直径35厘米,重数百斤,以叶蜡石(寿山石)雕制而成,色白微灰,质纯无瑕。香炉上部是一朵盛开的巨大莲花,花心中凹下一个大洞,以放置香料。盛开的大莲花周围,再围绕一圈小莲花;往下是永不凋谢而各有特色与灵气的莲蓬或含苞待放的花朵。底层雕刻了动荡的波涛。其真意为“清净”与“洁白”。伊斯兰教忌烧香祈祷,此炉是穆斯林举行礼拜焚烧檀香调节空气时用的。
文物价值
中国的东南沿海清真寺除了清净寺,其他寺都汉化成了标准的中国殿式建筑。清净寺为石构建筑,石构建筑的特点是石头的耐久性不易腐朽,所以能保存千年,保留了很多原始信息。
祝圣亭内立《重修清净寺碑记》与《重立清净寺碑记》,是研究泉州伊斯兰教的重要物证。如果不算撰写年代尚存疑问的河北定州《重建礼拜寺碑记》(碑署撰写年代为元至正八年,即1348年),则元·吴鉴的《重立清净寺碑记》(撰写于1350年),与广州《重建怀圣寺记》(1350年),被白寿彝在1940年代称“为中国伊斯兰寺院中可考的最古汉字碑记。”该碑不但“最古”,而且与后来为数颇多的汉文伊斯兰碑铭相比较,它对中国穆斯林信仰的记载之“平正忠实”,“迄于今日,实尚未见一文足以当之”(白寿彝《跋吴鉴》)。对研究早期阿拉伯与中国宗教文化交流史,伊斯兰教在中国东南沿海港传播与清真寺的建置、组织机构等,具有重要的历史资料价值。
文物保护
清净寺自创建以来,一直受到泉州群众保护。公元1407年明成祖颁发的保护穆斯林和清真寺的《敕谕》碑刻,至今完好无损地嵌安于寺北墙壁上。文献记载该寺曾于1310至1311年艾哈玛德和1350年金阿里等在元代2次修缮;1403年至1424年间徐迥逊、1507年夏彦高、1567年夏东升、1608年林日耀等明代的4次扩修。然而通过发掘,发现地层中的建筑遗存保存有宋代3次,元代3次,明代4次等修建地面,
1952年,整修门楼,解决门楼漏水,移掉门楼上的大榕树。1957年,把黑砖围墙改为花岗岩围墙。1961年,清净寺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保护范围为寺门楼、奉天坛、明善堂等建筑物,东至通巷,西至围墙,南至涂门街,北至八卦沟。清净寺进行全面修缮,移出居住于寺内的12户回民,修缮明善堂,新建小型展览馆,重修西面围墙。
旅游信息
地址
泉州市鲤城区涂门街中段。
开放时间
8:00-17:30。
交通
乘坐3路、4路、5路、6路、7路、8路、14路、16路、18路、19路、26路、31路、32路、48路、601路、602路,到关帝庙下车,下车后往西步行100米即可。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斌斌有礼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泉州清净寺】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泉州清净寺 小编为您整理泉州清净寺的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