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绍
甘露寺位于安徽省南部的九华山中,也是九华山重要寺庙之一,位于化城山腰定心石下。原名甘露庵,又名甘露禅林,清康熙六年(1667)玉琳国师朝礼九华,认为如果在这里建立寺庙,肯定会有高僧出现。禅居伏虎洞多年的洞安和尚听到这句话,立即募化建寺。传说在开工前夕,满山树顶都挂满了白露,所以命名为甘露寺。
九华山山上与山下一年四季的雨雪冰霜变化,以甘露寺为分界。有时甘露寺以上云腾雾涌,冰雪迷漫,以下则空旷明净;有时山下雨水大作,云吞平川,上则艳阳高照,天朗气清,景色壮观。
1990年九华山佛教协会在此创办九华山佛学院,为全国重点寺院。
建筑格局
甘露寺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由三组民居式建筑与宫殿式大雄宝殿组合,依山而建,高达五层,琉璃瓦顶,金光闪耀。该寺为不规整布局,现存大雄宝殿、配殿及寮房。
北面的韦驮殿和知客堂两组建筑布置在高2.5米的台基上,三层阁楼,其中知客堂墙上开四层窗户,实际只有三层,开设顶层窗户,增加了层次感。
韦驮殿南为高15米的大雄宝殿,前有伴廊,殿身筑在6.8米的台基上,宽17米,深15.5米。大殿东为两层走马通楼,内天井,井深22米,宽15米,楼层上下分别为祖师殿、方丈寮、禅堂和客房。行人进入大门后,从山门的侧门出,转向上坡十数级台阶,再从侧面进入大殿,给人以明显的空间层闪感和明暗变化的效果。
寺内有三个天井、上百个外窗,屋面为硬山两落水或四落水,而大殿为歇山顶。全寺殿宇宽宏,楼阁整齐,背倚青山,前有流水,极富诗情画意。古人宿此寺中,曾有“屋角泉声落,床头岚气过”,“到此禅关宿,方知山色多”的诗句。寺前路旁有石砌冰纹通花栏杆,可在古木荫下凭栏远眺,一览山色。寺旁有“定心石”,四周翠竹修林,遮天蔽日。
九华山佛学院在大雄宝殿后面山坡上新建藏经楼,坐南朝北,两层钢筋混凝土仿古框架结构,琉璃瓦顶,双重檐,飞檐翘角,雕梁画栋。底层为禅堂,上层为藏经楼。建筑面积540平方米。在大雄宝殿西侧重建斋堂及附属用房,皖南民居式,马头墙,青筒瓦,分别为5层、4层、2层,建筑面积4360平方米。
实用信息
门票价格
160元
开放时间
全天
交通指南
从青阳汽车站进入S103--沪聂线--S219--佛光大道,从佛光大道到九华山风景区
历史沿革
甘露寺始建于清康熙年间。康熙六年(1667),玉琳国师(俗名杨通愣,江苏江阴人)云游九华,见此处幽草蔽天,清泉漱石,宜构兰若,必代有高僧,乃赞曰“此地山水环绕,若构兰若,代有高僧”。时居伏虎洞的洞庵(一称“洞安”)法师闻之,遂即离洞,发心募建丛林。青阳老田吴村吴尔俊慨然以山业施之,破土建寺。开工之夜,满山松顶,降生甘露,人称奇迹,视为神人应兆,故以“甘露”名庵。洞庵法师在此两度登坛传戒后,退居伏虎洞禅修。
乾隆年间(1736一1795)住持传灯、优昙相继扩充殿宇,开坛传戒,寺成丛林。
道光十六年(1836)住持青莲扩建。
咸丰三年(1853)住持圣传,时寺遭兵癸。
咸丰八年(1858)住持恩浩重修。
同治三年(1864)复遭兵毁,次年住持法源重修。
光绪二十年(1894)住持大甘露寺航募修,并于次年人京请回《藏经》一部。光绪末年甘露寺都监僧常恩,91岁时自以香汤沐浴,更衣礼佛,与众辞行,端坐蒲团安详而逝。装缸3年零6个月,肉身不腐,其徒装金供养于寺中(后毁于“文化大革命”中)。
民国初住持常贤,谨遵佛制,添建殿宇。
1956年青阳县人民政府重修寺院。
1983年4月国务院公布甘露寺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同年,九华山管理处再修。
1985年重塑佛像并上漆、贴金。
1990年在此开办九华山佛学院。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Jane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九华山甘露寺】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九华山甘露寺 小编为您整理九华山甘露寺的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