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ABC

当前位置:排行榜ABC > 趣闻探索榜 > 正文

返回顶部

拉宾遇刺事件

时间:2024/11/19 8:07:06 15200票数:31投他一票#日剧#

拉宾遇刺事件是世界上著名的刺杀事件,以色列总理拉宾两度出任以色列总理,第二次出任总理时试图和巴勒斯坦人和解,还签署了包括《奥斯陆协议》在内的诸多和平协议,极大推动了中东和平进程。然而就在《奥斯陆协议》签订后不久,即1995年11月4日,正值犹太教安息日,拉宾演讲完毕后,人群中一个犹太青年,掏出手枪贴着拉宾的身体从背后向他连开数枪,拉宾后因伤势过重死亡,自其之后,以色列再也没人去推动并促进与伊斯兰世界的谈判和和解。

    详细介绍

    1995年11月4日星期六,正值犹太教的安息日,也是以色列的法定假日。平时,以色列国内的大部分交通工具都会停驶,许多娱乐场所和大小商店亦会关门歇业。可是,夜幕降临后的特拉维夫却灯火通明,热闹异常。约10万市民沐浴着习习海风,从四面八方涌到市中心的“国王广场”,在那里举行支持和平进程的盛大集会。当地时间晚上7时50分,拉宾演讲完毕,在众人的簇拥下健步走下主席台,准备乘车离开广场。拉宾一边走,还一边同两旁的人握手。当他走近轿车正要抬腿迈入车时,人群中突然窜出一个犹太青年,掏出手枪几乎贴着拉宾的身体从背后向他连开数枪。枪声响过,年过七旬的拉宾愕然失色,随即身体前扑倒在地上,殷红的鲜血染透了他的衣服。但他终因伤势过重,在被送入医院后仅过了19分钟,心脏就停止了跳动。经医生检查,拉宾身中3弹,其中一颗子弹打在腹部,另一颗致命的子弹正中他的胸腔。拉宾是以色列建国后被谋害的首位政治领袖。

    简介

    1995年11月5日下午,拉宾的葬礼在耶路撒冷的赫茨尔山公墓举行。来自世界80多个国家的代表出席了这一悲壮的仪式,其中有13位国家元首、22位政府首脑。为避免刺激以色列人的情绪,阿拉法特没有出席拉宾的葬礼。葬礼4天后,阿拉法特出人意料地从加沙飞抵特拉维夫,来到拉宾遗孀莉娅的家中吊唁。葬礼上,许多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先后致词,盛赞拉宾的伟大功绩。美国总统克林顿回顾了不久前在白宫与拉宾、阿拉法特等人一起正式签署巴以协议的情形。他引用了《圣经》中的一段故事:“上帝要考验亚伯拉罕(犹太人的祖先)对上帝的忠诚,命亚伯拉罕把自己心爱的儿子杀掉。当全心全意信仰上帝的亚伯拉罕果真准备这样做的时候,上帝派人阻止了他。上帝让拉宾去了,他是在用更加严酷的方法考验我们。”拉宾外孙女娜娅说:“以前我们从噩梦中惊醒,可现在我们醒来时看到的却是噩梦。没有人比我更了解你的柔情。在我们的心里没有复仇的想法,因为悲伤已经占据了所有的空间。”最后发言的是拉宾生前的助手埃坦·哈博。他拿出一张浸满拉宾鲜血的歌词。这是拉宾遇刺当天在群众集会上同大家一同演唱《和平之歌》时的歌词。“让太阳升起,让清晨充满光明……”才读了一句,哈博已经泣不成声。下午3时30分,8名以色列军官将拉宾的灵柩放入墓穴中。黄土渐渐掩埋了这位伟大的和平斗士,仪仗队鸣枪志哀。没有国歌、只有眼泪的葬礼在犹太教拉比的诵经中结束。墓地上只插了一块小木牌“伊扎克·拉宾,1922—1995”。这天夜里,耶路撒冷下了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雨,一连三天

    拉宾的遗产

    拉宾被暗杀使以巴和平进程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拉宾遇刺后,以、巴、美三方2000年在戴维营会谈未果,美国、欧盟、俄罗斯和联合国四方2003年提出的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进展缓慢。自2000年9月以巴爆发大规模流血冲突以来,双方伤亡人数与日俱增,以巴和平进程不断陷入僵局。进入2004年,以巴局势出现缓和迹象,但仍不时有暴力冲突发生。在一轮轮循环往复的暴力冲突中,以巴双方领导层逐渐认识到,“以暴易暴”只能加剧仇恨,和谈是通向民族和解的唯一出路。这正是拉宾为后人留下的宝贵遗产,也是他本人恪守的解决以巴问题的准则。戎马一生的拉宾晚年深切认识到,以色列无法在周围阿拉伯国家仇视的目光中生存。除以巴《奥斯陆协议》外,拉宾还大力推动以色列与叙利亚、黎巴嫩和约旦和谈,缓解了以色列与这些周边国家的敌对状态,并同其他一些阿拉伯国家进行了官方联系。这一切为以色列赢得了有利的国际政治环境和经济发展空间。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精灵世界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拉宾遇刺事件】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拉宾遇刺事件 小编为您整理拉宾遇刺事件的全部内容
    更多相关词条

    更多>>

    点击查看 趣闻探索榜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