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ABC

当前位置:排行榜ABC > 趣闻探索榜 > 正文

返回顶部

伊藤博文遇刺事件

时间:2024/11/19 8:06:25 15200票数:31投他一票#日剧#

伊藤博文遇刺事件无疑是改变历史进程的刺杀事件之一,伊藤博文这个名字买购小编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他是甲午中日战争时期的日本首相,也是侵占朝鲜的元凶。1909年10月26日,伊藤博文在中国哈尔滨检阅仪仗队时,被朝鲜义士安重根连开七枪,其中三枪直接命中伊藤博文,十几分钟后不治身亡。伊藤博文的遇刺身亡虽然极大鼓舞了朝鲜和中国人士的抗日热情,但也使得日本趁机加强了对朝鲜的控制。1910年日本迫使朝鲜签订《日韩合并条约》,正式将朝鲜吞并,朝鲜半岛局势就此彻底恶化。

    详细介绍

    1909年10月,为解决日俄争端,伊藤博文到中国东北与俄国财政总长谈判,当他乘坐的花车在26日抵达哈尔滨车站时,中、日、俄三方的官民挤满了车站。俄国的财政总长亲自上车迎接他,邀请他共赴午宴。在检阅了俄国财政总长所带的军队之后,他们一行向车站出口走去,伊藤博文走在最前面,突然群众中响起异常低沉的枪声。伊藤博文跪坐在站台上,说自己被刺了。他的随行医师小山和俄方的医师马上把他抱回车厢进行急救,但是在十几分钟后,抢救无效死亡。

    事件背景

    伊藤博文(1840——1909年),长洲藩人,生于日本天保十一年,幼名利助,后改俊辅,又改博文,号春亩。生父为一农民,名林十藏。后过继于下级武士伊藤家为继子。幼年就学于松下村塾,崇信尊王攘夷思想。明治二十一年(1888年),实行枢密院官制,任该院议长。明治二十三年(1890年),日本召开行宪后的第一届国会,伊藤博文任贵族院议长。明治二十五年(1892年)第二次组阁,对内压制自由民权主义的政党活动;对外扩军备战,积极准备发动侵略朝鲜、中国的战争和修订同西方的不平等条约。明治二十七年(1894年),在伊藤内阁主持下,日本终于发动了侵略朝鲜、中国的甲午战争。

    战争爆发后,伊藤博文受到列席大本营会议的恩宠。在整个中日甲午战争的过程中,所有日本明治政府和大本营作出的重大决策,他无一不参与,并且出谋画策,亲自作出重大决议,对于整个战争起了决定性作用。

    伊藤博文不仅是一个狂热的侵略分子,而且同时也是一个谎言家。在中日开战、旅顺屠杀等问题上竭尽颠倒黑白、贼喊捉贼之能事,利用各种无耻手段欺骗世界舆论,粉饰日本的侵略战争。伊藤博文不仅是在幕后制订重大战略方针的决策者,而且曾两次充任日本政府的和谈代表,通过谈判取得战场上得不到的侵略权益。1895年4月17日,伊藤博文、陆奥宗光和中国和谈代表李鸿章签订了《马关条约》,在谈及台湾问题时,伊藤博文要求一个月交割,李鸿章认为“一月之限过促”,要求展限两月,并云“贵国何必急急?台湾已是口中之物”,伊藤博文回答道“尚未下咽,饥甚”,一句话,充分暴露了日本帝国主义凶残贪婪的本性。

    战后,因为在甲午战争中侵华有功,伊藤博文晋升侯爵。明治三十一年(1898年)组成第三次伊藤内阁。三十三年组成“立宪政友会”,自任总裁。同年十月,组成第四次伊藤内阁。明治三十六年(1903年),再度出任枢密院议长。日俄战争后,日本彻底霸占了朝鲜,伊藤博文被任命为第一任统监,于1907年迫使朝鲜政府签订第三次日韩协约,朝鲜完全沦为了日本的殖民地。明治四十三年(1909年),伊藤博文第三次出任枢密院议长。同年十月,为解决日俄争端,到中国东北与俄国财政大臣谈判,10月26日在哈尔滨火车站被朝鲜爱国志士安重根击毙。

    事件经过

    伊藤博文是甲午中日战争时期的日本首相,强迫中国政府签定了不平等的《马关条约》。他也是侵占朝鲜的元凶,从1906年起任日本驻朝鲜统监。1909年10月底,伊藤博文前往中国哈尔滨,准备就最后吞并朝鲜一事与俄国官员举行会谈。致力于朝鲜独立运动的“断制同盟”盟主安重根决定去哈尔滨刺杀伊藤博文。

    10月26日清晨,安重根踏着积雪,,沉着地向哈尔滨火车站走去。他头戴鸭舌帽,身穿灰色呢短大衣,背着一只皮包,脖子上挂着一架照相机,一副记者打扮。在大衣的左侧内袋里,藏着一支日制左轮手枪。这时的哈尔滨火车站可谓戒备森严。在几个进口处,俄国宪兵正仔细地盘查着每一个人。安重根摆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加在一群记者当中,顺利而巧妙地通过了检查,来到站台。9时30分,伊藤博文的专列徐徐驶进火车站。俄国军乐队立即高奏迎宾曲,仪仗队持枪立正,准备接受检阅。安重根迅速向前挤去,来到俄国仪仗队的后面。他清楚地看见一个短须黄面的矮小老头,正志得意满地走下火车,同迎上去的俄国官员招呼、寒暄。接着,这小老头面带微笑,向欢迎人群频频挥手。

    “此人必是亡朝元凶伊藤博文老贼。”安重根断定,他的手向大衣的左侧口袋伸去。当伊藤博文正要检阅仪仗队时,安重根果断地从人群中冲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拔出手枪,迎面向伊藤博文射击。“砰”,随着一声枪响,伊藤博文中弹,他身子一震,向右一斜,打了个趔趄,险些栽倒,一股鲜血从胸口喷出。顿时,周围的喧闹声和鼓乐声戛然而止。人们半张着嘴,被这突如其来的场面惊呆了。“有刺客!”随着一声呼喊,醒悟过来的人们乱成一团,尖叫声和刺耳的*笛声充斥着站台。 “砰、砰”又是两声枪响,两颗子弹飞出安重根的手枪,径直射向伊藤博文。伊藤博文应声倒在血泊中。

    人们惊魂未定,一双双恐慌的目光集中到安重根身上。只见他右手握着冒烟的手枪,左手高擎一面用鲜血书写的“独立自由”字样的朝鲜国旗,大义凛然。他丝毫没有逃脱的意思,而是冲着俄国士兵高呼三声“朝鲜独立万岁!”半小时后,伊藤博文毙命。后来,俄国当局将安重根引渡给日本政府。1910年3月26日上午10时,安重根从容登上绞架,英勇就义。

    社会评价

    1909年10月26日日本枢密院议长伊藤博文在抵达哈尔滨时,被朝鲜爱国者安重根刺杀。伊藤博文生于1841年,出身于武士家庭,1885年当日本首相,1888年任枢密院议长,1890年起为贵族院院长,1900~1903年以元老身份领导立宪政友会,1905~1909年是驻朝鲜总督。在19世纪90年代是日本政府中最有权势的人物。1894年甲午战争,他是罪魁之一。日俄战争后,日本不仅取得在我国东北的许多权益,还独占了朝鲜。1905年11月17日强迫朝鲜签订条约,日本在朝鲜设立统监府,首任统监就是伊藤博文。1907年7月19日,伊藤博文逼迫朝鲜高宗退位,7月24日,又逼迫新王纯宗订立协定,使朝鲜一切内政大权都落入日本手中。8月,又解散朝鲜军队。伊藤博文代表日本帝国主义利益,在朝鲜实行殖民统治,对朝鲜人民的反抗,则实行血腥的镇压。

    他的罪恶,引起朝鲜爱国人士的强烈憎恶。安重根是朝鲜的反日爱国志士,生于1878年,在民族危亡中成长。目睹国家命运危在旦夕,内心十分焦急。曾怀着爱国之心,前来中国上海,上访曾任朝鲜高官的闵泳翼,三遭拒绝;又鼓动朝鲜富商徐根相,也未有成果,只好返回祖国,以教育救国。1907年来到延边,以后又去海参崴,组织义勇军,安重根任中将参谋。1908年6月回国,开展反日武装斗争,曾多次重创日军。以后因队伍分散,遂被日军各个击破,安重根只得返回海参崴,从事抗日宣传,重新建立抗日武装。

    1909年9月,伊藤博文作为日本政府特使,前去哈尔滨与沙俄政府秘密会谈,商议瓜分中国东北,取得沙俄对日本吞并朝鲜的谅解与支持。安重根与同志商量,决定刺杀伊藤,*告日寇,为国雪耻。9月26日清晨,安重根带上一把手枪,前去哈尔滨车站。9时许,伊藤的专车进站,下车后在沙俄政府代表陪同下,检阅了仪仗队,并与欢迎者一一握手,这时安重根躲在列队欢迎的沙俄士兵后面,掏出手枪向罪恶累累的伊藤博文射出复仇的子弹,伊藤身中四弹,不久毙命,罪有应得。日本驻哈尔滨总领事等人也身负重伤。安重根当场被捕。

    安重根的正义行动,受到世界人民的敬佩,朝鲜和各国进步团体纷纷致电沙俄政府,要求不引渡安重根给日本。但沙俄政府却于当夜就将安引渡给日本驻哈市总领事馆,不久,移至旅顺监狱。在狱中,安重根遭受种种酷刑,仍坚贞不屈。1910年2月14日,日帝对安进行公判,判处他死刑。3月16日上午10时,安重根身穿簇新的民族服装,昂首挺立于刑场,高呼三声“大韩独立万岁”,英勇就义。

    人物介绍

    小“祸害星”

    1841年10月16日,在日本长州藩(今山口县)熊毛郡的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中,一个弱小的男婴降生了。当时谁也没有预料到,这个不起眼的小生命日后将会左右日、中、朝三个国家的命运,震撼整个世界。他就是曾经四次担任日本首相的伊藤博文。伊藤博文七岁时,他的父亲就负债累累,不得不外出工作,把博文寄养在岳父秋山长卫家。博文身材弱小,但是闻名遐迩的小“祸害星”。孩子们经常分成两队做军事游戏,而博文就会是其中一队的队长。初冬时节,他率领一队人马在作战中失利,为了扭转局面,他把对方诱入干枯的芦苇丛中,然后跑到上风的地方放起了火。结果可想而知,博文的外公不得不替他挨家道歉,“敌军家属”谈起这个小“祸害星”就会面带惧色。

    维新志士

    伊藤博文的青年时代,接受了当时最进步的“尊王攘夷”的思想,参与到明治维新的浪潮中,成为维新志士。这段时间,他曾多次参与暗杀活动,进行“倒幕运动”。后来又接受了长州藩的密令赴英国学习海军,时年22岁。在留英的第二年,长州藩与英国开战,他们知道无法与这些强国硬碰硬,因此赶回日本,试图阻止事情的发生,但是因种种原因,未能如愿。长州藩最终与英国人签订了赔款的条约。不过在伊藤博文等人的斡旋下,长州藩与倒幕的另一大藩萨摩达成了联盟,并且取得了英国人的支持。最终“倒幕运动”获得了成功。在这一过程中,伊藤博文等维新志士功不可没。他们可以说是日本维新运动中的元老级人物。

    日本的“李鸿章”

    日本“倒幕运动”之后,参与推翻幕府统治的各藩的藩主仍然是大权独揽,伊藤博文最先明确提出了“废藩置县”的口号。之后,他一直致力于日本的“洋务运动”,主持修建了日本的第一条铁路;出访美国,研究美国的财政制度,向政府提出报告和建议,以他们的报告和建议为基础,维新政府建立了金本位制、银行制度和公债制度等,开启了日本金融的近代化之门。随后,他又出访欧洲;回国后,任参议兼工部卿,支持大久保利通推行“殖产兴业”等资产阶级改革,推动工业的现代化。1878年,伊藤博文才37岁,就担任参议兼内务卿,执掌明治政府权力中枢,随后进行了国会开创运动,改革官制,起草宪法,建立内阁制,并且成为首任首相,翻开了日本政治新的一页。几乎同时,中国的李鸿章也在进行类似的洋务运动,这两位中日两国的洋务先驱在十几年之后的甲午海战的对抗中,检验了各自的努力成果。两位人物的对比令人感慨万千。1895年春天,作为中日两国代表的李鸿章与伊藤博文私下里见面时,伊藤博文曾嘲弄李鸿章,说:“我曾经告诉过您要进行改革,否则我国会后来者居上,现在看看结果如何?”李鸿章无奈地说他不是不想改革,而是在当时中国的环境下无法实现。伊藤博文表示同意,并且说,如果两人换一换位置,李鸿章在日本一定干得比他好。

    中朝两国的罪人

    伊藤博文当然不是世界主义者,他的所作所为都是以日本的民族利益为出发点的,而他们自己的这种利益的赢得是以牺牲他国利益为代价的,这就是那个时代弱肉强食的理论。1894年7月,日本主动挑起甲午战争,伊藤任战时首相。“攻占威海,略取台湾”的作战方针,就是他提出的。而《马关条约》的底本及其苛刻无比的条款也是由伊藤圈定的。日俄战争后,他迫使朝鲜成为日本保护国,在汉城设立统监府,并且任首届统监。在他刚到任的时候,朝鲜朝廷准备了最隆重的礼节迎接他,并且打算投这位风流宰相所好,在宫中的游园会上准备了美妓的舞蹈。但是这位新统监并不高兴,而是做了一首诗,随后扬长而去。诗云:“花明柳暗春三月,昌德宫中太极亭,娼妇何知军国变,无心歌舞不堪听。”无疑是杜牧“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尤唱后庭花”的翻版。他表现得既要*告傀儡政权,又似乎有几分同情朝鲜的人民。其政治手腕可见一斑。而他在朝鲜掠夺时,恐怕却丝毫没有考虑到他还是朝鲜人民的“代表”。朝鲜人民对他的仇恨,最终化为安重根射向他的枪弹。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精灵世界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伊藤博文遇刺事件】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伊藤博文遇刺事件 小编为您整理伊藤博文遇刺事件的全部内容
    更多相关词条

    更多>>

    点击查看 趣闻探索榜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