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齐白釉绿彩长颈瓶为北齐时期的瓷器,1971年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北齐武平六年(575年)范淬墓,收藏于河南省博物院。
北齐白釉绿彩长颈瓶高22厘米,口径6.8厘米,底径7厘米,侈口,细长颈,鼓腹,浅圈足,底部微凹,颈肩相交处有一道弦纹。器饰白釉,白釉泛青。腹部有翠绿斑驳,色彩鲜明。
北齐白釉绿彩长颈瓶白釉施绿彩,开创了中国陶瓷釉彩装饰的先河,它是单色釉向彩色釉发展的重要一步,为色彩斑斓的唐三彩奠定了工艺基础。2013年8月19日,国家文物局将其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目录》。
文物历史
北齐白釉绿彩长颈瓶为北朝安阳相州窑所烧。
1971年春,河南省博物馆对当地群众在农田基本建设时发现的一座北齐武平六年(575年)范粹墓进行了考古发掘,北齐白釉绿彩长颈瓶为出土文物之一。
收藏于河南省博物院。
文物特征
北齐白釉绿彩长颈瓶高22厘米,口径6.8厘米,底径7厘米,侈口,细长颈,鼓腹,浅圈足,底部微凹,颈肩相交处有一道弦纹。器饰白釉,白釉泛青。腹部有翠绿斑驳,色彩鲜明。
创作技巧
北齐白釉绿彩长颈瓶施纯正透明釉,釉色薄而滋润,玻璃质感较强,釉色普遍白中泛黄,有些釉厚处泛青色,在乳白色透明釉上施数道绿釉。胎料经过加工淘洗,比较细腻,呈灰白色,胎子外面还施了一层化妆土。
文物鉴赏
北齐白釉绿彩长颈瓶敞口、长颈、鼓腹、圈足,庄重饱满又透出一股挺拔与灵气;器身施白釉,釉层薄而滋润,深色的绿彩好似是泼在器上,简洁明快,犹如不经意间在黄白色的大地上绘出了一片绿色的原野,既增加了色彩的变化,也加重了瓶身的尊贵此瓶从一开始就在白瓷上施以色彩,让人们不得不慨叹古人的思维和胆略。
文物价值
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早期的瓷器均属于青瓷系统,白瓷的生产要晚于青瓷,白瓷生产的条件比青瓷更为严格,必须降低胎、釉料中的铁的含量。北齐白釉绿彩长颈瓶是中国发现的最早的白瓷器之一,它的出现标志着制瓷工艺的巨大进步,它打破了青瓷一统天下的局面,为以后彩瓷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北齐白釉绿彩长颈瓶造型规整、古朴,胎质细白,白釉较光润,是北朝瓷器中的精品。此器白釉施绿彩,开创了中国陶瓷釉彩装饰的先河,它是单色釉向彩色釉发展的重要一步,为色彩斑斓的唐三彩奠定了工艺基础。
重要展览
2004年10月至2005年1月,北齐白釉绿彩长颈瓶在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举办的“走向盛唐”展中展出。
2005年7月至6月,北齐白釉绿彩长颈瓶在日本东京森美术馆中展出。
保护措施
2013年8月19日,国家文物局将北齐白釉绿彩长颈瓶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精灵世界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北齐白釉绿彩长颈瓶】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