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郑州二七纪念馆坐落在郑州市中心的二七广场。为了纪念1923年京汉铁路大罢工中牺牲的烈士、继承和发扬京汉铁路工人的革命斗争精神,1965年郑州市人民政府将原郑州市西门外长春桥旧址扩建为“二七”广场。广场中央建三角形木质塔一座,顶竖五角星,周围种植花坛草坪。1971年7月1日,在原址动工重建钢筋混凝土纪念馆。同年9月29日落成,10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 1986年11月,二七纪念塔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0年5月,纪念塔更名为“郑州二七革命纪念馆”。1993年4月9日江泽民总书记为该馆题写馆名“郑州二七纪念馆”。后更名为“郑州二七纪念馆”。
二七纪念塔占地面积352平方米,建筑面积1923平方米,平面呈两个五边形关联,是我国建筑独特的联体双塔。塔高63米,共14层,其中塔基座为3层石栏环阅台。塔顶建有钟楼,六面直径2.7米大钟,大钟报时演奏东方红乐曲,钟声宏厚,悠扬悦耳。钟楼顶端矗9米混凝土旗杆,上置红色五角星一枚。塔底有地下室通道可从广场入口进入塔内。塔内一边为旋楼,一边为展室,游人可登楼盘旋至塔顶,登临眺望,鸟瞰市容风貌。
馆内主要陈列有4层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史料。二七纪念馆全年开放,2006年6月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郑州二七纪念馆位于二七广场,是为了纪念京汉铁路大罢工和牺牲的先烈而修建的。
1923年2月1日,京汉铁路工人在郑州举行总工会的成立大会,遭到军阀吴佩孚的破坏和阻挠。2月4日,京汉铁路举行全线总罢工。2月7日,反动军阀残酷镇压罢工工人,造成震惊中外的“二七”惨案。1926年10月15日,敌人把京汉铁路郑州分工会的负责人汪胜友、司文德杀害在长春桥的附近,并把他们的头颅挂在长春桥的灯杆上示众。
1951年,在先烈洒下鲜血的地方开辟成二七广场。1971年7月,在二七广场修建二七纪念塔,是二七斗争精神的永恒象征,也成为郑州的象征。
二七纪念塔占地352平方米,塔高63米,14层,平面为二个不等边的五角星形,是我国独特的联体双塔,每层均有飞檐挑角,绿色琉璃瓦盖顶,双塔的一侧为楼梯,可盘旋而上,登塔远眺;一侧为展室,陈列京汉铁路大罢工的展览和各种临时展览,整座塔造型新颖,雄伟壮观。
二七纪念塔于1971年10月1日对外开放。定名为郑州二七大罢工纪念塔管理处。1990年5月更名为郑州二七革命纪念馆,1996年1月更名为郑州二七纪念馆。
郑州二七纪念馆的陈列、展览可分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为基本陈列:《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陈列》,分别设在第四、五、六层展室中(每一层为一展室)。
在第一展室中,介绍京汉铁路的修建,早期铁路工人的斗争,纵贯南北的铁路大动脉。铁路工人的苦难生活及京汉铁路工人运动的兴起。实物有京汉铁路落成典礼碑,机车配件扁担簧及郑州工人夜校模型。
在第二展室中,介绍京汉铁路总工会的成立及二四大罢工。在狂风暴雨中诞生的总工会,工人为争自由、争人权举行全体总罢工,有总工会成立时会场壮丽情景的大型油画。各界人士赠送的横匾,罢工用的三头汽笛,还有总工会成立会场普乐园戏院的模型。
在第三展室中,介绍了英勇悲壮的二七惨案。介绍了林祥谦、施洋、高斌宁死不屈、英勇就义的场面,在这次惨案中,前后有40多人英勇牺牲,300多人负伤,1000多人被开除,在血与火的搏斗中,京汉铁路工人显示了工人阶级的团结奋斗精神和伟大的牺牲精神,二七斗争的革命精神激励着后来人奋起前进。
第二部分为临时展览,分别设在七、八、九、十、十一层及地下室展厅中。
馆内共有展品88件,均为复制品,另有江泽民总书记为该馆题写馆名,用繁写和简写两种字体书写“郑州二七纪念馆”。
1999年4月—11月历时8个月的大维修、二七纪念馆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人们面前。
展厅分布
展室设在二七纪念塔2~6层,总面积250平方米。分3个展室、四个主题。展品有实物、图片、模型、图表、照片和文字资料,其他展室为临时性展览。 1986年初,该馆的《二七革命斗争史陈列》参加了有全国18个革命纪念馆、博物馆参展的《中国革命之路》大型博览会,中央电视台作了报道。与此同时,1989~1998年,组织革命传统教育小分队深入学校、工厂、机关、农村、部队,做革命传统报告数百场,受到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热烈欢迎,获得了高度评价,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馆藏
馆内共8个展室,陈列二七斗争的史料和文物,柜外陈设大件文物、油画和模型等。 馆内收藏有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黄河铁桥竣工纪念铁碑。
京汉铁路通车后,用过的大钟;
1921年工会收缴会费用过的小布口袋;
1922年工人俱乐部证章;
“八月罢工”时用的汽笛;
1923年京汉铁路总工会证章;
二七大罢工工人纠查队员用过的斧子和大锤把;
被捕工人在保定监狱戴过的手铐脚镣等主要文物。
历史意义
二七纪念塔(馆)座落在郑州的市中心二七广场,位于人民路、二七路、解放路、中原路、西大街、德化街六条市区主要道路的交汇处,周围与华联商厦、商城商厦、天然商厦、亚细亚商场、金博大商场、百货大楼、国际友谊广场隔路相望。
二七纪念馆是郑州的一个标志性建筑。占地面积352平方米,建筑面积1923平方米,钢筋混凝土结构,平面呈两个五边形并联,是我国建筑独特的联体双塔。塔高63米,共14层,其中塔基座为3层石栏环绕阅台。塔身为11层,每层顶角为仿古挑角飞檐,绿色琉璃瓦覆顶。塔顶建有钟楼,六面直径2.7米大钟,大钟报时演奏《东方红》乐曲,钟声宏厚,悠扬悦耳。钟楼顶端矗9米混凝土旗杆,上置红色五角星一枚。有地下室通道可从广场入口处进入塔内。塔内一边为旋梯,一边为展室,游人可登梯盘旋或乘电梯而上到至塔顶,登临眺望,鸟瞰市容风貌 二七纪念塔,是为纪念二七工人大罢工而建。1923年2月1日,京汉铁路各站工人在郑州普乐园(今二七纪念堂),成立京汉铁路总工会。由于遭到封建军阀的阻挠和破坏,大会决定在2月4日举行全线总罢工。2月7日军阀吴佩孚、肖耀南在帝国主义的指使下,对郑州、江岸、长辛店的罢工工人进行了残酷镇压。全线工人同仇敌忾,不怕牺牲,同反动派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在这场斗争中,共产党员、工人领袖林祥谦、施洋以及高斌等40多人被杀,400余人负伤,激起了全国工人大罢工的革命怒潮。这就是有名的“二七大罢工。
1925年2月7日,京汉铁路工人在郑州召开全路工人代表大会,庄严宣布:恢复京汉铁路总工会。帝国主义和反动军阀于1926年10月15日,又杀害了郑州分会负责人汪胜发、司文德,并把二位烈士的头颅悬挂在“长春桥”(今二七纪念塔地址)的电线杆上。但是,英雄的铁路工人并没有被吓倒,他们继续战斗着。“二七”大罢工的伟大斗争,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在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为了纪念这次伟大的罢工运动和“二七”烈士,继承和发扬“二七”光荣革命斗争传统,1951年,在原“长春桥”旧址附近修建了“二七”广场,当时的广场是一个街头大花园苗圃,绿树掩映中,一个尖尖高高的一座15米高的木制纪念塔,上面有个大大的红五星,到了晚上,塔身上挂着的好些电灯泡和塔周围的几盏路灯齐放,照得四周亮堂堂的。不少市民来此逛街休闲,煞是热闹,因而当时的郑州市民都叫木塔为灯塔。
另外,还有种说法为:它只是1951年郑州城乡物资交流大会的临时性建筑。老百姓以为那是政府建的二七纪念塔,便如此唤将起来。它是郑州人意外地赋予了木塔以政治涵义,无意间把它和1923年2月7日那场著名的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联系到了一起。
1971年夏天,一场风雨过后,屹立了20年的15米高二七塔砰然倒地。
历史转变
1971年国庆节正式对外开放时都是赠票,没几天便开始5分钱一张票对外卖票了,那时每天平均参观人数六七千,最高记录是1.2万人,他用“拥挤不动”来形容当年二七塔空前绝后的红火年代。
二七塔高63米,共14层(包括地宫),平面为并联的两个五角形,因称双塔。当时的二七塔上不仅仅是二七大罢工展览;它的二层是新华书店,三、四层才是二七大罢工展览,六层是文具,七层当时卖糖烟酒,八层是邮电、银行,9层放16毫米的小电影……
1973年10月14日,在参观了洛阳龙门石窟后,周恩来总理陪同加拿大总理特鲁多于晚上八点半抵达郑州火车站,时任郑州市*备区副司令员、郑州市革命委员会主任的王辉在车站迎接总理。
20世纪70年代的夜郑州,虽也是路灯高照、家家亮灯,但终究不如今天的灯火辉煌。总理坐在车上无语,只是偶尔会把视线转移到车窗外,浏览一下郑州的街景。在此之前,总理来过郑州,对这座城市并不是完全陌生。车过二七广场时,总理突然好奇地问王辉:“这是什么建筑,过去来郑州时我怎么没见过?”王辉回答:“是二七纪念塔。”总理接着问:“什么时候建的?”王辉说:“1971年。”路上总理没有再详细追问,但到了中州宾馆的大厅,总理突然止步,想了想,然后对随行人员说:“你们到二七塔看看,把情况了解了解。”
大约半个月之后,当年最具权威的媒体之一《人民画报》把“郑州二七纪念塔”作了封面。这是二七塔建成后第一次以“政治明星”的气宇亮相全国,据说这是周总理亲自安排的。
20世纪70年代末,中苏边境形势紧张,王辉率部调往内蒙古,从此离开了郑州。
离开郑州多年后,有一次王辉从国外回来时买了一台录音机。他把这台录音机寄给二七塔第一任馆长吴天平,叮嘱她一定要把参加过二七大罢工的老铁路工人的话录下来作资料。
1986年11月,二七纪念塔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990年5月,纪念塔更名为"郑州市二七革命纪念馆"。
1992年后,二七塔周围演绎了一场闻名全国的商战,一个“亚细亚太阳”在二七塔东南方大放光芒。就是在那种浓烈的商战气氛中,一个卖音响的老板租下了二七塔一层的办公室,二七塔的北门打开后成了这家专卖店的门面。几年后一个高级官员对此表示了强烈不满:“没钱,我给!还不成嘛!”
1993年4月9日,江泽民总书记为该馆题写馆名“郑州二七纪念馆”。现更名为“郑州二七纪念馆”,隶属郑州市文化局。
1999年二七塔重新粉刷整修后,再也不许挂广告、搞租赁卖东西了。今天的二七塔有三层的基本陈列,是关于二七大罢工的图片展,长年不换;其他是配合形势的展览,是临时性的。
二七纪念馆曾被市政府及旅游局命名为郑州市十大旅游景点之一。陈运和诗《站在‘二七’广场》写二七纪念馆“似革命火炬,像历史钟摆 先烈们不屈不挠的躯体 已化作高塔此刻的神态”。
历史事件
1923年2月7日,湖北督军肖耀南借口调解工潮,诱骗工会代表到江岸工会会所“谈判”,工会代表在去工会办事处途中,遭到反动军队的枪击,赤手空拳的工人纠察队当场被打死30多人、打伤200多人。反动军队还闯进工人宿舍,大肆搜捕,造成了震惊中外的“二·七”惨案。
罢工斗争
江岸分会委员长、共产党员林祥谦被捕后,反动军*把他绑在电线杆上,用刀逼迫他下令复工。林祥谦高呼:“上工要总工会下命令,我的头可断,工是不能上的!”他宁死不屈,英勇就义。武汉工团联合会法律顾问、共产党员施洋也惨遭杀害。惨案发生后,中国共产党发表《为吴佩孚惨杀京汉铁路工人告工人阶级与国民书》,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为自由而奋斗。尽管反动军阀到处捆绑工人,用恐怖手段强迫工人复工。但工人们坚持斗争,在没有得到总工会复工命令以前坚决不复工,各地工会也都拒绝单独谈判。罢工斗争坚持到2月9日,京汉铁路总工会的武汉工团联合会为避免不必要的牺牲,保存力量,准备将来进行更大的斗争,于是忍痛下令复工,大罢工宣告结束。在这场斗争中,京汉路各地工人死50余人,伤数百人,被捕和被迫流亡的有1000多人。接着,各地军阀也都对工人运动采取了高压政策,全国第一次罢工高潮被迫暂时转入低潮。
罢工意义
二七大罢工充分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最勇猛的奋斗精神和最伟大的牺牲精神。它以工人的头颅和鲜血,进一步唤醒了中国人民,使人民更加认识到帝国主义势力和封建军阀是中国各族人民不共戴天的敌人,必须与之斗争到底。这次罢工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人民中的影响。罢工血的事实也告诉我们,要推翻反动的军阀统治,单靠工人阶级的孤军奋战是不行的,必须发动广大的农民阶级,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这就为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如何联合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以反对军阀;如何开展农民运动,结成工农联盟。在罢工斗争中面对荷枪实弹的军阀,赤手空拳的工人只能遭到残酷的屠杀,这就为我党提出了武装斗争问题。罢工虽然失败了,但共产党人并没有消沉,而是在积蓄更多的力量,准备进行更大的斗争。
交通指南
乘2、17、21、22、32、34、85快、93、105、256、729、h105路内环、h105路外环、k28、k6、k801、k805、k806、k809路至二七广场站下车。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亭亭玉立的我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郑州二七纪念馆】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