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ABC

当前位置:排行榜ABC > 旅游地理榜 > 正文

返回顶部

鹤壁市博物馆

时间:2024/11/20 0:49:12 15200票数:31投他一票#日剧#

鹤壁市博物馆创建于1976年3月20日,新馆于2004年迁到淇滨区华夏南路与湘江路交叉口,是一座集陈列展览、收藏保管、科学研究、社会教育为一体的综合型博物馆。建筑面积18400平方米,其中博物馆展厅面积8300平方米,于2005年1月正式对外开放,并于2009年5月被国家文物局评为国家二级博物馆。馆藏文物总数有5万余件,分别有瓷器、陶器等13类。鹤壁市博物馆创建于1976年3月20日,新馆位于淇滨区华夏南路与湘江路交叉口,2004年竣工搬迁至新馆,新馆于2005年1月正式对外开放。

  • 别名: 鹤壁博物馆
  • 官网: 点击查看
  • 门票: 免费参观
  • 开放时间: 08:30~17:50
  • 博物馆等级: 国家二级(文物)
  • 所在地/隶属: 河南省鹤壁市淇滨区湘江路12号
№目 录
    详细介绍

    发展历史

    鹤壁市博物馆创建于1976年3月20日,新馆位于淇滨区华夏南路与湘江路交叉口,2002年9月6日奠基,2004年竣工搬迁至新馆,新馆于2005年1月正式对外开放。

    2009年5月,鹤壁市博物馆被国家文物局评为国家二级博物馆。

    建筑布局

    占地面积

    鹤壁市博物馆新馆占地面积60亩,建筑面积18400平方米,其中展厅面积8300平方米。欧式建筑风格的主体与宽阔广场上的苍松翠柏、花坛绿地和新颖别致的休闲长廊交相辉映,构成了一道绚丽多彩的都市风景。

    陈列展览

    博物馆三楼为《鹤壁市城市建设成就展》,生动形象地展示了鹤壁市历史的悠久、辉煌以及美好。从鹤壁市的基本情况、历史文明开始讲述,展示了鹤壁建市以来的发展变迁与辉煌成就,并描绘了鹤壁市的未来图景。

    博物馆四楼为临时展厅,自2005年至2014年5月,博物馆共举办了60余场临时展览。展览内容囊括了从外地市博物馆引进的优秀历史文化文物展、从国外引进的异域文化展、鹤壁本土的艺术家作品展等众多方面,已经逐步发展为一个开拓市民群众视野的文化的窗口,同时也是一个展示市民文化生活的有力平台。

    博物馆五楼为常设陈列《鹤壁长歌——鹤壁古代文明陈列展》,该展览于2012年9月以全新面貌面向群众,展出精美文物五百多件,以历史为序,展示了从远古时期到清代的鹤壁历史文明,其中对鹤壁当地的制瓷、冶铁、采煤技艺做了重点介绍,给广大观众还原了一个较为贴切的历史图景。

    自市博物馆新馆建成以来,先后举办了70余个陈列展览,接待中外观众50余万人次,发挥了重要的宣传教育和传播历史文化知识的作用。

    馆藏文物

    博物馆馆藏文物总数有5万余件,分别有瓷器、陶器、铁器、铜器、玉器、钱币、古字画、化石、铜镜、石刻、银器、蚌贝、木器等13类,其中珍贵文物1600多件。以历代鹤壁窑陶瓷器最具特色。

    展品来自史前到战国依次的四个遗址:淇县高村乡花窝遗址、刘庄遗址、辛村卫国墓地、淇县宋庄东周贵族墓地。

    花窝遗址是一处远远早于殷商晚期的新石器时代文化早期遗址。该遗址于一九七九年三月发现,同年夏天,安阳地区文物管理委员会进行了开发试掘,清理灰坑4个经开掘,出土器物具有独特的风格。石器以磨制为主,打制次这,有铲、斧、凿、磨棒,并有少量尖状器、刮削等细石器;陶器为手制,火候较低,质松易碎,均为红陶,陶质分泥质和夹砂两种,文饰有压印纹、划纹、锥刻纹、蓖点纹等。器形有小口双耳、三足器等。花窝遗址作为豫北地区不多得史前遗址,在面貌上具有新郑裴李岗和邯郸磁山文化类型,又有自己的独特风格。为研究裴李岗和磁山文化之间的关系,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鹤壁刘庄遗址位于河南省北部的鹤壁市大赉店镇刘庄村南,淇河北岸的第二、三级阶地之上,南水北调中线干渠662公里处。遗址面积30余万平方米,南水北调中线干渠计划占压遗址面积约7万平方米,发掘面积7700平方米,发现仰韶时代大司空类型文化遗存及大规模的先商文化公共墓地。336座墓葬分布于东西110米、南北55米的范围之内,布局清楚,排列规律,随葬品400余件 (套)。出土陶器反映了以卷沿鼓腹陶鬲为主体特征的先商文化在发展进程中融合、吸取周边地区多元文化因素的历史特点。此遗址被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报社、中国考古学会评为“200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12年科学出版社出版了河南文物局编著的《鹤壁刘庄 ——下七垣文化墓地发掘报告》。

    浚县辛村是西周时期卫国贵族墓地,面积约15公顷以上,1932~1933年四次发掘,共发掘大型墓八座、中型墓六座、小型墓五十四座、车马坑和马坑十四座。墓葬均为长方形竖穴墓,有棺椁,仰身直肢葬。墓室长度以3~4米为多。大墓有长达10米多者,有南北墓道和二层台。出土器物有铜鼎、甗、 簋、尊、卣、爵、盉、方彝等礼器,戈、矛、戟、镞等兵器,斧、凿、削等工具,以及不少车马器和杂器,还有金、陶、玉石、蚌贝、骨角、竹木等质地的器物。1964年出版了考古学专刊《浚县辛村》。民国时期此地民间盗掘大量青铜器,流散到海外各地博物馆,值得留意。

    淇县宋庄东周贵族墓地从2009年2月至11月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共发现东周至宋元时期墓葬104座,其中东周时期墓葬60余座,已发掘10座。东周时期墓葬有甲字形和土坑竖穴墓两种,均为东西方向。甲字形墓葬发掘6座,由墓道和墓室组成。墓道位于墓室东部,直壁规整,呈斜坡状,底部有车辙痕迹。墓室呈方形。墓壁近直或稍向内收,呈斗状。墓室底部有熟土二层台、边箱、棺椁、殉人和腰坑。用来放置随葬品的器物箱,用木质材料加工而成,顶部用木板盖合,箱内边及底部有铺席痕迹。葬具均为木质单棺单椁。葬式有侧身曲肢和仰身直肢两种。棺椁之间随葬兵器、车马饰件、骨贝。腰坑位于棺椁之下,残存狗骨。殉人多分布在棺椁的东部、北部、西部三面。土坑竖穴墓发掘3座,平面近方形或长方形,墓室结构和甲字形墓基本一致,有熟土二层台、边箱、棺椁、殉人、腰坑。随葬品有青铜器、玉器、陶器等。其中青铜器分为礼器、乐器和兵器。玉器有玉虎、玉鱼、玉环、玉璜、玉牌等;陶器为鬲、罐、豆、壶组合。还有铜车马饰件、贝、珍珠、铜鱼等。从出土器物推测,墓葬的年代应为春秋至战国时期。

    交通信息

    公交路线:乘坐22、25、30、108路公交车在鹤壁市文化中心下车.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斌斌有礼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鹤壁市博物馆】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鹤壁市博物馆 小编为您整理鹤壁市博物馆的全部内容
    更多相关词条

    更多>>

    点击查看 旅游地理榜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