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ABC

当前位置:排行榜ABC > 趣闻探索榜 > 正文

返回顶部

明洪武釉里红岁寒三友纹梅瓶

时间:2024/9/17 11:34:36 15200票数:31投他一票#日剧#

明洪武釉里红岁寒三友纹梅瓶,于957年3月出土于南京市江宁区东善桥响龙山明代墓葬,是南京博物院十大国宝级文物之一。该瓷器口径6.4厘米,足径13.5厘米,瓶高35.8厘米,腹深35.3厘米,瓶身装饰有七组图案组成,颈上蕉叶纹,肩部纹饰三道(如意云、卷草、缠枝菊花),正中以岁寒三友图为主题,夹饰芭蕉、山石、花卉,是现存唯一一件带盖子而且保存完整的洪武釉里红梅瓶。

    详细介绍

    文物特征

    明洪武釉里红岁寒三友纹梅瓶为官窑出品,口径6.4厘米,足径13.5厘米,瓶高35.8厘米,腹深35.3厘米,通高41.6厘米,最大腹径68.4厘米,坯体白而坚致,小口,短颈,溜肩,肩以下逐渐收敛,体形修长,底面有刮削痕。盖作钟形,火焰形钮。通体施白釉,白中略泛青,釉质细腻滋润,底露胎。盖为红地白花,满绘牡丹,颈部绘蕉叶纹,肩以下白地红花,分为五组纹饰,如意纹、卷草纹、缠枝菊花、海水、变体仰莲为辅助纹饰。腹部以较大的篇幅绘松、竹、梅,并以湖石、山茶、芭蕉衬托,组成了岁寒三友的主题画面,夹饰芭蕉、山石、花卉。其下绘波涛海水纹,胫部仰莲一周。

    文物历史

    1957年3月,在南京市江宁县(今江宁区)东善桥响龙山附近,被当地农民叫作“娘娘坟”的土包上,发现了一座明代墓葬,出土了47件文物,这件明洪武釉里红岁寒三友纹梅瓶即是其中的一件,现收藏于南京博物院。

    制作技术

    明洪武釉里红岁寒三友纹梅瓶是在白色瓷胎上以含铜的颜料进行绘画,然后罩透明釉一次烧成,但高温铜红釉对窑室气温要求比较严格,鲜红色最为难得。

    文物鉴赏

    明洪武釉里红岁寒三友纹梅瓶造型优美,色彩凝重华丽、纯正鲜艳,器型完整无缺,主题纹饰与辅助纹饰和谐得体,美中不足的是其釉里红的釉色欠佳,但瑕不掩瑜。

    文物价值

    明洪武釉里红岁寒三友纹梅瓶是现存的惟一一件带盖子而且保存完整的洪武釉里红梅瓶,于1993年被国家文物局鉴定为国宝级文物。

    扩展阅读

    岁寒三友指松树、绿竹、梅花三种常绿植物,象征着高洁的志向,是元代文人画的常用题材。也许是追求画面对称的缘故,明代洪武朝的岁寒三友纹饰都添绘一株芭蕉。这种情况沿袭明、清两代,甚至在清代岁寒三友纹中,芭蕉成为主要纹饰。

    何以谓梅瓶?清末许之衡《饮流斋说瓷》云:“梅瓶口细而颈短,肩极宽博,至胫稍狭,折于足则微丰,口径之小仅与梅之瘦骨相称,故名梅瓶也。”两宋时,梅瓶的使用极其盛行,并被称为“酒经”、“经瓶”,也被讹传为“酒京”、“京瓶”;明清时期,梅瓶才被称之为“梅瓶”。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岁月静好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明洪武釉里红岁寒三友纹梅瓶】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明洪武釉里红岁寒三友纹梅瓶 小编为您整理明洪武釉里红岁寒三友纹梅瓶的全部内容
    更多相关词条

    更多>>

    点击查看 趣闻探索榜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