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ABC

当前位置:排行榜ABC > 人物明星榜 > 正文

返回顶部

林文月

时间:2024/9/17 4:06:50 15200票数:31投他一票#日剧#
林文月,1933年生人,台湾省彰化县人,作家、学者、翻译家。林文月因出生于上海日本租界所以小时接受日本教育,1946年自上海回到台湾居住后,才开始接受中文教育。她曾任台湾大学中文系讲师、美国华盛顿大学中文系客座教授、斯坦福大学客座教授。身兼研究者、文学创作者、翻译者三种身份的她,并且于这三个领域中都交出亮丽的成绩单。林文月代表著作有《交谈》《作品》《午后书房》等。
  • 中文名: 林文月
  • 出生日期: 1933年
  • 性别:
  • 国籍: 中国
  • 出生地: 上海市
  • 职业职位: 作家,学者,翻译家
  • 代表作品: 《交谈》,《作品》,《午后书房》,《京都一年》
  • 主要成就: 时报文学奖
详细介绍

主要经历

林文月1933年出生于上海日本租界。小时接受日本教育,1946年自上海回到台湾居住后,才开始接受中文教育。

1952年进入影响她一生,也是她奉献一生心血的“国立”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系,毕业于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系、研究所。在这段期间,林文月不仅碰到影响她极深的恩师台静农,也开始陆续在夏济安先生主编的《文学杂志》上发表有关中国古典文学的论文,由于见解独到而文笔清丽,甚受欢迎。

1957年与画家郭豫伦结婚,同年研究所毕业并继续留任母校。

1958年(就读硕士班期间)开始在台大任教。

1969获国科会资助,前往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就读“研修员”一年。也在这一年,林文月开始她独具一格的散文创作。

1970年的《京都一年》的出版正是日本行的丰收,也是她文学创作旅程的美好起点。

1972年时,开始在《中外文学》翻译日本名著《源氏物语》,费时五年半而译完。

1993年自台大中文系退休,移居美国。除获聘为台湾大学中文系荣誉教授外,更担任美国加州史丹福大学客座教授,继续在学术上奉献。

主要作品

出版图书

读中文系的人

作者名称 林文月

作品时间 2010年12月1日

《读中文系的人:真是想让你知道,文学是永恒感人的》是2010年12月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回首

作者名称 林文月

作品时间 2010年12月

回首: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是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的作品。

交谈

作者名称 林文月

作品时间 2020年9月

《交谈》是2020年9月由华文天下出品,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林文月。

京都一年

作者名称 林文月

作品时间 2006年12月

林文月以一个旅游者的眼光来看待20世纪70年代初期的日本生活,为读者呈现了日本的秀美风光、民情风俗、鬼神传说乃至宗教迷信。

贡献影响

文学研究

在台大读书期间开始陆续在夏济安先生主编的《文学杂志》上发表有关中国古典文学的论文,由于见解独到而文笔清丽,甚受欢迎。林文月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长主要专注在六朝与唐代,从曹氏父子、陶谢、山水、官体、田园、游仙等诗型等专题,并发表许多精辟论述,成为台湾研究六朝文学的佼佼者。

翻译成就

除了文学创作之外,她也是台湾最早从事中日比较文学研究的开拓者,更是杰出的翻译家。由于其日文素养很好,曾对日本古典文学作品进行翻译,如《源氏物语》、《和泉式部日记》。

1972年时,开始在《中外文学》翻译日本名著《源氏物语》,费时五年半而译完。后来经过林文月逐次地修改,终成目前华语翻译《源氏物语》最优秀的版本。柯庆明教授认为林文月翻译《源氏物语》的成功主要的因素在于:“林教授以丰富的学识,女性的细腻,典丽的文笔,对紫式部娓娓道来的叙事,作了传神的中译,并且详加注释与解说,俾便读者深入了解。对书中七九五首的和歌,亦创出三句式楚骚体的特殊诗型,一一巧妙译出,更添译作风韵。初译版与修订版的封面,皆由其夫婿郭豫伦先生,利用台静农先生的题字,根据内容精心设计,亦是文坛佳话。”

文学创作

除了在学术与翻译专长上的表现之外,林文月的散文创作更替台湾女性散文开创了不同的风貌,融合中国古典六朝文学的瑰丽家及日本文学的色彩,其散文华丽却不浓艳,如一股淡香扑鼻令人永难忘怀。其散文作品过去常被“国立”编译馆选入国、高中生中文课本当作教材。

据何寄彭的研究,林文月早期的散文重哲理的辨析,而后期则转为抒情感性,但其作品仍是正规的散文体例:“殆可形容林先生作品之整体美学风度。林先生虽然突破了现代散文的体式,但仍是散文的正统,也仍是近年来逐渐少见的‘纯散文’。”近期的创作以回忆故人为主,此体裁在林文月的笔下,有了更新的书写方式。以2003年的《饮膳札记》为例,它不仅是林文月散文创作的另一转折,同时也开启了一阵饮食文学之风,更成为现代生活散文的典范:以物记人写实抒情合流,温婉并深深的敲动人心。近期作品《人物速写》,更进一步专以散文体力去刻划人物,文中抒情与记述并重,更见其架构散文的高超功力。

人物评价

论述、散文、翻译,林文月先生专擅的三种“文笔”;也正是藉由经年累月、谨严琢磨的三种“文体”,林文月教授凝思运笔,营构了纷繁婉丽的文学之“理型”(Idea)的世界,并以“一支敏感而温柔的笔”(余光中语),与事态人情、风景况物,做不倦的倾心交谈。

与通常的先沉湎浸润文学创作,再于学院训练中转向学术论文的写作的习常情形不同,林文月“正式”的文字创作是从学术论文开始。她首先面对的是台大中文系的本科及研究所要求的课业论文,在夏济安先生的《文学杂志》上的投稿也都是学术文章,而这也成为文星/洪范版的《澄辉集》、纯文学/三民版的《山水与古典》等著作的理路渊源。

1969年,已在台湾大学中文学系任教的林文月到日本京都大学访问一年,进行题为《唐代文化对日本平安文坛之影响》的专门研究,却促发了林先生的另外两项创作:一是因林海音先生之约,每月于《纯文学》月刊发表一篇叙记京都情状的散文,一年的连载,得《京都茶会记》、《奈良正仓院参观记》等十五篇,所结集而成的,就是散文集《京都一年》,这是散文家林文月晚成的“初作”,也是《午后书房》、《作品》、《回首》、《交谈》、《人物速写》、《饮膳札记》等一系列或清通朴质、或丰美厚重的名作发轫之处。京都之行的另一项新进展,则是因其对平安文坛的研究中,必涉及平安时期的重要著作(亦为日本文学的经典之作的)《源氏物语》,一年的旅居时光使得林先生有时间和精力通读、细味这样的大部头之作,也才有了后来《中外文学》的邀约下以五年半的时间“马拉松”连载《源氏物语》的全部译文,并继而翻译出《枕草子》、《和泉式部日记》、《伊势物语》等日本古典文学要津,使得日文之经典再获中文的神韵。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巧笑倩兮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林文月】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林文月 小编为您整理林文月的全部内容
更多相关词条

更多>>

点击查看 人物明星榜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