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ABC

当前位置:排行榜ABC > 文体娱乐榜 > 正文

返回顶部

精忠报国

时间:2024/9/17 0:33:09 15200票数:31投他一票#日剧#

精忠报国》是屠洪刚最火的歌之一,《精忠报国》是屠洪刚和他的创作群历时一年的结晶,歌曲内容反应了南宋抗金名将岳飞的戎马一生,歌颂岳飞精忠报国的强烈爱国主义精神。该作品以震撼人心的旋律,悲戚雄壮的气氛,壮丽恢弘的气势,悲愤苍凉的基调,成功地塑造了伟大的爱国英雄岳飞的光辉形象,获得中国歌曲排行榜1999年度十大金曲。

  • 中文名: 精忠报国

一、精忠报国

  • 精忠报国的成语出自中国历史人物典故,是关于南宋时期民族英雄、抗金名将岳飞的故事。
  • 岳飞精忠报国的这个中国成语故事,千百年来几乎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 岳飞少年时苦学武艺,之后决定奔赴战场,杀敌报国。
  • 岳飞的母亲为鼓励儿子,就在岳飞的背上刺下了“精忠报国”四个大字。
  • 岳飞铭记母亲的教诲,奔赴抗击金军的战斗前线,屡建战功,成了一名令敌人闻风丧胆的将军。
  • 但由于奸臣当道,被秦侩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毒死。
  • 就这样,一代抗金名将岳飞惨遭杀害了,但他精忠报国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
详细介绍

基本介绍

精忠报国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中国历史人物(南宋时期民族英雄、抗金名将岳飞)的典故。它形容精心忠诚,报效祖国,为国家竭尽忠诚,牺牲一切。

近义词:尽忠报国。

反义词:卖国求荣。

语法:联合式;一般作谓语、定语;形容非常爱国。

典故出处

《北史·颜之仪传》:“公等备受朝恩,当精忠报国。”

《宋史·岳飞传》:“初命何铸鞫之,飞裂裳以背示铸,有‘尽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理。”

在清朝之前,“精忠报国”为“尽忠保国”(也有版本“尽忠报国”),后演化为“精忠报国”。

内容介绍

北宋崇宁二年(1103年),岳飞出生于河北西路相州汤阴县(今河南汤阴县)的一个普通农家。传说岳飞出生时,有大禽若鹄,飞鸣室上,故父母给他取名飞,字鹏举。

岳飞少年时期,为人沉厚寡言,常负气节。喜读《左氏春秋》、《孙吴兵法》等书。曾拜周同(《说岳全传》等改为“周侗”)为师,学习骑射,能左右开弓。不久周同病故,岳飞每逢初一、十五,都亲到坟上祭奠。岳飞之后又拜陈广为师,学习刀枪之法,武艺“一县无敌”。岳飞生有神力,不满20岁时就能挽弓三百宋斤,开腰弩八石,“时人奇之”。

宣和四年(1122年),童贯、蔡攸兵败于契丹,河北官员刘韐于真定府(河北正定县)招募“敢战士”以御辽(一说是为征辽)。岳飞应募,经过选拔,被任命为“敢战士”中的一名分队长。20岁的岳飞自此开始了他的军戎生活。贼寇陶俊、贾进在相州作乱,岳飞请命前去除害。岳飞表现突出,带领百骑骑兵,用伏兵之计,生擒二贼以归。

同年,岳飞的父亲岳和病故。岳飞辞别刘韐,离开军队,赶回汤阴为父亲守孝。宣和六年(1124年),河北等路发生水灾,岳家生计艰难,岳飞为了谋生,前往河东路平定军(山西平定县)投戎,被擢为偏校。

宣和七年(1125年),金灭辽之后,便大举南侵攻宋。宋徽宗禅位于长子赵桓,即宋钦宗,次年改元靖康。东路金军渡过黄河包围开封,宋钦宗用李纲守卫京城,但最终还是选择求和,供奉了大批金银,许割太原、河间、中山等三郡于金。

靖康元年(1126年),宋钦宗赵桓反悔割地,两路金军于攻破太原后会合,二次南下围困开封。赵桓在求和的同时使人送蜡书命康王赵构为河北兵马大元帅,征召各路兵马以备勤王。在相州城里,武翼大夫刘浩负责招募义士,收编溃兵。从平定军突围回到家乡的岳飞目睹了金人入侵后人民惨遭杀戮、奴役的情形,心中愤慨,意欲投军,又担忧老母年迈,妻儿力弱,在兵乱中难保安全。岳母姚氏是位深明大义的妇女,积极勉励岳飞“从戎报国”,还为岳飞后背刺上“尽忠报国(后世演义为‘精忠报国’)”四字为训。岳飞牢记母亲教诲,忍痛别过亲人,投身抗金前线。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精灵世界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精忠报国】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精忠报国 小编为您整理精忠报国的全部内容
更多相关词条

更多>>

点击查看 文体娱乐榜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