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ABC

当前位置:排行榜ABC > 文体娱乐榜 > 正文

返回顶部

鹬蚌相争

时间:2024/9/16 20:36:13 15200票数:31投他一票#日剧#
鹬蚌相争,汉语成语,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成语出自《战国策·燕策》: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夫也。故愿王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
    详细介绍

    成语典故

    战国时候,秦国最强。它常常侵略别的弱国。弱国之间,也常常互有磨擦。有一次,赵国声称要攻打燕国。当时,著名的游说之士苏秦,其弟弟叫苏代,他也很善于游说。苏代受燕王的委托,到赵国去劝阻赵王不要出兵。苏代到了邯郸,见到了赵惠文王。赵惠文王知道苏代是为燕国当说客来了,但明知故问:“苏代,你到我们赵国做什么来了?”“尊敬的大王,我给你讲故事来了。”讲故事,赵惠文王心中不禁一愣。苏代说了这个故事:一天,蚌趁着天晴,张开两片硬壳,在河滩上晒太阳。有只鹬鸟见了,快速地把嘴伸进蚌壳里去啄肉。蚌急忙把硬壳合上,钳住鹬的嘴不放。鹬鸟啄肉不成,嘴反被钳住,便威胁蚌说:“好吧,你不松开壳就等着。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把你干死?”蚌毫不示弱地回敬说:“好吧,你的嘴已被我钳住。今天拔不出,明天拔不出,把你饿死!”就这样,蚌和鹬鸟在河滩上互相争持,谁也不让谁。时间一长,它们都精疲力竭。正好有个渔翁经过这里,见到它们死死缠在一起,谁也不能动弹,便轻易地把它们一起捉住拿回了家。苏代讲完故事后,又对赵惠王说:“如果赵国去攻伐燕国,燕国竭力抵抗,双方必然长久相持不下弄得疲惫不堪。这样,强大的秦国就会像渔翁那样坐收其利。请大王认真考虑再作决定。”赵惠王觉得苏代说的很有道理,就打消了攻打燕国的念头。后来,人们从苏代讲的这个寓言故事中引申出成语“鹬蚌相争”,并常和“渔翁得利”一起连用。

    鹬蚌相争是什么意思

    鹬蚌相争:比喻双方相持不下。鹬:长嘴水鸟;蚌:有贝壳的软体动物。

    鹬蚌相争的出处

    成语出自《战国策·燕策》: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夫也。故愿王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

    成语解析

    鹬蚌相争,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近义词:鱼死网破、鹬蚌相危。

    反义词:相得益彰、同舟共济、和衷共济、相辅相成。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是什么意思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

    成语寓意

    《鹬蚌相争》讲的是鹬与蚌相互钳制,互不相让,却让渔人从中获利的故事,告诫人们做事要权衡得失,不要只想着对自己有利的一面,要相互谦让,退一步海阔天空,一味地相互钳制往往顾此失彼,让他人钻空子。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艳阳高照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鹬蚌相争】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鹬蚌相争 小编为您整理鹬蚌相争的全部内容
    更多相关词条

    更多>>

    点击查看 文体娱乐榜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