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绍
梅江桥位于广东梅州梅县城区中心,是一座横跨梅江,沟通江南、江北市区的大桥。古时,此处无桥,行人以竹筏、木船为渡。元泰定年间,在梅溪渡用船42艘架设浮桥。明代,船废。民国14年,重架浮桥,后又废。梅江桥于民国20年春由“福济善堂”饶芙裳与各善董及地方人士黄荣樵、黄燮南、曾汉南、刘启兰等人倡建,得国内商家和海外侨胞廖元盛、陈富源、饶烈伯、谢信泰、侯广德夫人、潘直我等人热心资助,于1931年冬动工,1934年秋基本建成。工程费用11.23万大洋。此桥由法国牧师龚神父(工程师)绘图设计,桥型新颖,原设计负荷3英吨,为桁架杆拱11孔钢筋混凝土桥,每孔跨径20—22米,另有板梁孔引桥4孔,每孔跨径10米,下部结构为钢筋混凝土薄隔板双柱式墩台,桥长278.5米,宽6.65米。建国前,中间行车道用木板铺桥面。1950年,人民政府拨款将木板桥面改成钢筋混凝土行车道。1965年由省交通厅拨款80万元,省城市建设设计院设计,省交通厅公路基建工程队承建,加固桥柱,加宽桥面,利用原桥墩台,将上部结构改建为行车道(宽5.8米),扩大两边人行道(各宽2米)。将北岸上桥坡增筑立体交叉引桥,跨越凌风东路,延长桥身100米。改建工程于1967年完成。改建后的梅江桥全长约300米,宽12米,荷载能力增至汽一10吨。
1986年冬,东山大桥建成通车后,梅江桥主要通行非机动车和行人。
梅江桥是梅州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连接梅州市区(梅城)南北的主要桥梁,尤其是在上世纪80年代东山大桥建成以前,更是贯穿南北的大动脉。1986年,经有关方面鉴定,梅江桥使用年限已到,禁止通行机动车辆。
建筑设计
加固大修工程
梅江桥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由于该桥建桥时间较长、损伤和病害较多,2007年10月被省质监总站检测定为危桥并全面封闭。梅州市人民政府在多次组织专家论证会研究论证,并广泛征求包括广大市民、外出乡贤、海外侨胞在内的社会各界的意见后,本着科学、严谨的精神和对历史、对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决定对梅江桥进行加固大修。
据了解,梅江桥加固大修工程始终坚持修旧如旧的原则,最大程度地保留了结构特色和建筑风格,延续了梅江桥的历史性和文化性。工程总投资2500万元,于2008年11月正式动工,至2009年12月,历时13个月。市政府把梅江桥加固大修列入“十大民生重点工程”,多次在市政府常务会和市长办公会上研究部署工程建设的相关工作,刘日知、李嘉等市领导多次到现场检查指导,为工程建设倾注了大量心血。市人大、市政协多次组织视察或开展专题调研,专门听取工程建设情况报告,为工程建设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广大市民、外出乡贤、海外侨胞纷纷通过来访、来电、网络等各种形式,为梅江桥加固大修工程建设建言献策。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广大工程建设者精心组织、科学施工、抢抓进度,为工程的顺利完工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加固的梅江桥
加固大修后的梅江桥消除了病害,结构安全稳定,重新恢复了桥梁的使用功能,能够满足12座以下(含12座)客运车辆、两轮摩托车和自行车、行人通行的要求,并解决了管线架空悬挂等问题。这将进一步改善梅州市区的交通条件,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梅江桥形式优美,结构坚固,是梅州第一座梁桥。加固大修后的梅江桥,是梅州市区(梅城)江北通往江南的大动脉,是梅城的交通主干线。
建设沿革
梅江桥的故事
广东梅州北邻赣南、闽西,东接潮汕,是粤东的门户和水陆交通枢纽。优越的地理位置使梅州成为著名的商品集散地,因此,梅州人民十分希望能在梅江上建一座大桥。
七十多年以前,梅城的开明人士黄荣樵、黄燮南、曾汉南、饶芙蓉、刘耀初、卢耕父等人,发动梅州人民和广大的海外梅州侨胞,建起了当时广东省屈指可数的一座钢筋水泥大桥,从而谱写了一曲梅城海内外乡亲爱国爱乡的动人篇章。
黄荣樵、曾汉南等人经常聚在一起,商议建桥的事宜。黄荣樵早年在广西任县知事,后来因为同情革命党人和厌恶官场,就自动放弃官职回到家乡梅州。由于黄荣樵足智多谋,人缘又好,因此,梅城政要人物多次登门拜访。黄荣樵乐善好施,把修桥补路等看成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曾汉南原来是一个山村小学的教师,为了躲避土匪的袭扰而碾转来到梅城,在水南公学任教。他为人忠厚,做事稳重大方,是慈善中人,对家乡修桥补路的事尤为热心。黄荣樵、曾汉南等人下决心一定要把梅江桥建起来,以此来造福梅州民众和四方来客。经过一番的筹划,他们决定一方面发动梅州人民发扬爱国爱乡精神,尽力捐款建桥,一方面利用侨乡优势,动员梅州籍的华侨捐资。于是,梅县县长(今梅州市梅县区)彭精一和发起人当即成立了建桥筹备小组,马上开展工作。
十月的梅城,天高云淡,秋风送爽,正是施工的大好时节。1931年10月26日,梅江桥正式动工兴建。那时,在一条大江上兴建钢筋水泥大桥,不仅在梅城就是在粤东地区都是闻所未闻的,在广东省恐怕也为数不多。这充分显示了客家人民的勤劳、勇敢和智慧。建桥开始,资金严重短缺,施工器械极为落后。为了保证工程质量,黄荣樵不得不命令工程暂缓。于是,他派曾汉南专程到汕头请教自已的昔日好友、驻汕法籍工程师龚神父。经粗略计算,要完成这么大的工程,约需大洋12万,这对于梅州来讲简直是一个天文数字。为了让工程顺利进行下去,筹备组四处奔走,呼吁大家认捐。在这前后共有8000多人捐款。各商家店铺也纷纷赊借水泥、钢材给建桥筹备组。在资金再度青黄不接时,黄荣樵一面介绍德大兴、金生庄、黄昌源等商号借款接济,又蒙干事陈济轩认捐一桥墩,一面写信动员梅县籍(今梅州市梅县区)的华侨认捐。结果,侯广夫人在南洋募得1.2万多元,由东洋探亲归来的潘植我捐助1.5万地。为了褒扬侯广夫和潘植我二人为梅江桥所作的贡献,建桥筹备组特地为二人写了赞语。在爪哇吧城,燕络英剧社举行义演,将得大洋2100元全部捐给筹备组。此外,南洋华侨帮助筹备组在南洋发行三期彩票,除颁奖以外,实得大洋21223元,他们把这一巨款全部寄给筹备组。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梅江桥终于在1934年初步建成。桥建成以后,在桥的北端建有一碑亭,将建桥经过及主要捐资人的相片、芳名镶泐其上,以垂后世,永志功德。可是,后来碑亭被毁,碑石丢失。1991年,梅州市人民政府经过多方努力,终于找到了建桥的有关资料,于是拨款按原碑内容于桥的南岸西侧重建碑亭,以供后人瞻仰。
梅江桥原桥长278.5米,宽阔6.65米,分十三孔,为连拱弧形钢筋水泥大桥。当时的桥面,中间只铺木板,桥的两端,砌筑石阶梯行,行人拾级而上,车辆不能通行。1950年和1965年,梅县人民政府(今梅州市梅县区人民政府)两次斥资改铺水泥桥面和扩建人行道,并加筑立体交叉引桥,使它能通行车辆。修葺一新的梅江桥全长300米,宽12米,更加显得巍峨壮观。如今人们看到的是1965年时扩建的。1965年,郭沫若先生来到梅城时,称赞梅州是“文物由来第一流”。
梅江桥建成以后,要嵌上“梅江桥”三个字和“桥联”。当时主持者曾公开征求书法家供献翰墨,还公开征求佳联,以彰盛事。一时,梅城的文人雅士纷纷挥笔,撰联应征,一时佳作尽献。结果,周辉甫、宋汪若、谢心源三位书法家写的分别用在桥拱中间两面和桥背中间。而当时入选拟取录的佳联则未印其上。在此把他们集录如下。
入选第一名佳联的是:
梅属地灵,功成之用仙鞭石;
江横天堑,普渡何须鹊架桥。
另一副入选而未取录的佳联是:
梅水架长虹,不用祖龙鞭石;
江山留胜迹,且看司马题桥。
这两副桥联,都是十一个字,“梅江桥”三个字都嵌入其中,前后紧凑,首尾呼应,一气呵成,写得有气势,对仗也工整,称得上是佳作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精灵世界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梅州梅江桥】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梅州梅江桥 小编为您整理梅州梅江桥的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