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ABC

当前位置:排行榜ABC > 旅游地理榜 > 正文

返回顶部

炳灵寺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区

时间:2024/11/17 23:55:37 15200票数:31投他一票#日剧#

炳灵寺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区,位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是古生物的伊甸园、大禹治水的源头。旅游区总面积150平方公里,由炳灵寺石窟、炳灵石林、炳灵湖三大区域组成;炳灵寺石窟与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并称“甘肃三大石窟”;炳灵石林景区中的丹霞面积达23平方公里,区内千峰耸立、形态各异,是一处典型近水丹霞地貌景观。炳灵寺石窟作为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的一部分,被列入世界遗产。

  • 别名: 永靖县炳灵寺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区,炳灵寺
  • 官方网站: 点击查看
  • 开放时间: 09:00~18:00
  • 适宜季节: 秋季
  • 建议游玩时间: 2~3小时
  • 旅游景区级别: 2020年(5A)
  • 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第一批(西秦至明)
  • 所在地/隶属: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
详细介绍

基本介绍

“炳灵”为藏语“千佛”或“十万佛”之意。炳灵寺历史渊源流长,自古以来是佛教圣地,也可以称道教圣地。炳灵寺所在的积石山山岩的地质结构,虽然易于开凿雕造,但却不耐风化和潮湿。峭壁高处的岩层伸出,形似屋檐,为一些佛窟遮挡了不少风雨和骄阳,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但许多历经千年的窟龛造像,却是有的褪色、有得风化。

景点景观

炳灵寺石窟

石窟是中国的佛教石窟,分上寺、洞沟、下寺三处,以下寺最为壮观。位于甘肃省永靖县城西南35千米的小积石山中。炳灵寺在魏晋时称唐述窟,唐代称灵岩寺,宋代始称炳灵寺。今存窟龛196个,分布在上寺、下寺、洞沟、佛爷台等处。它们分布在长200米,高60米的悬崖上。炳灵寺石窟现存窟龛196个,石雕像694身,泥塑82身,壁画900多平方米。最大的唐代弥勒坐佛高达27米,最小的雕像高10厘米。其中,西秦开凿的有2窟1龛,北魏开凿的有8窟25龛,北周的有2窟,隋代的2窟,唐代的有20窟113龛。唐代作品艺术成就最高,当时僧人达到3000多人。

3号窟

盛唐时候开凿的大型石窟,它属于平面方形平顶的大窟,窟的中间连着山体四面坡顶的石塔,这坐石塔在中国来说“独于无二”也可以说世界少见。最突出特点是:四面都有浮雕左面普贤、右面文殊,左面文殊右面普贤,中间刻棵有千佛,前面有小龛,所供佛像早以不存在了顶部小龛上写有天、地、日、月、君、亲师。有句话:有塔就有佛。塔分两大类:一类叫佛塔,一类叫舍利塔。(塔里有佛)(活佛或大师烧成的骨灰)是一座连山体雕凿的石雕方塔,仿木结构,整个塔由塔基塔身、塔顶三部分组成,表现了盛唐建筑艺术与雕刻艺术的完美结合。

4号窟

初唐造像它属于马蹄型平面。正璧雕有弥乐佛一宗,肉髻半圆面相清秀而不丰圆(丰满圆润),披有双领下垂的袈裟,衣纹阳刻,身材修长,善跏趺坐与方台坐上普济众身。结跏趺坐(盘腿)善跏趺坐(佛坐在椅子上)。

6号窟

北周一窟。公元老派1557年宇文觉,推翻了西魏政权建成立了北周。此窟就是这时间开凿的,从佛的造像来看,肉髻低平,面如满月,口眼俱小,具有水波纹式的袈裟,衣纹绸密,像曹衣出水似的(好像刚从水里出来贴在身上一样)。(你们远到而来),佛发自耐心的微笑表现在面部,表现了匠士高超的艺术。菩萨头戴方平花冠,面形较方圆,帔巾交于胸下,身体前倾,然后下卷,立于佛两侧,立于半圆台上。释迦多宝,两侧为文殊,普贤。阿弥托佛两侧观音,大势至(西方三圣)。

8号窟

隋代(泥塑)它属于平面衡长方行顶略作群隆行,泥塑造像,塑有一佛二弟子二菩萨。菩萨头戴花冠,面部比较方圆,略带清秀亭亭玉立,眉毛弯细,眼低垂,嘴小唇薄,披井搭于双肩,长裙泻地。(其中一菩萨是唐代造像)已毁。

169窟

169窟最有价值,刻窟深9米,高16米,宽27米,原是一个天然容洞,是中国石窟最早的佛教洞窟之一,窟内主要以,《无量寿经》,《法华经》,《维摩洁经》,《华严经》,佛教造像和壁画都反映了中国早期佛教艺术的风格和特地,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70窟

明清时代八臂十一面观音、共有五层:最上一面为如,米相,第二层眼獠情,优美丰腴,形象适度,身躯微向前倾,亭立于窟中心(弥乐佛)。

64龛

初唐或盛唐前期西秦—佛与菩萨的特征,面部圆润,高鼻深目,细眉薄唇,大耳垂肩。浑厚壮实,穿通肩大衣,或半披肩袈裟,制地轻薄,身体轮廓清晰。北魏—上身露,肩搭彩带,长胫瘦脸,眼角细长,口小唇薄,咀角微微上翘,酒窝露出,显出秀骨清秀,庄严微密(象静静)。北周—肉鬓低下,面部上宽下窄,略作方形鼻胫不高,口眼聚小,着通肩大衣,衣纹绸密极不规则,菩萨,发髻高耸,花官圆并瓦,白色宝缯,披巾横于腹际,亭亭玉丽,长裙穴地,不露脚,面形清秀。唐—发髻高耸,面部圆润丰满,慈祥温和,面含微笑,摆头扭腰,倾身低头,窃窃和语,显出婀娜多姿,栩栩如生的样子。护法大王—怒目顿足,雄健有力,背呐喊,似手要,“打入地狱”。

169窟

炳灵寺石窟现存早期重要的洞窟为169窟,为一天然大洞穴,窟内存西秦时的造像和壁画。造像有第6号龛的一佛二菩萨,龛侧墨书题记有“建弘元年岁在玄枵三月廿四日造”即公元420年,为中国石窟纪年题记最早者。造像和壁画以169号自然窟大坐佛以及崖面中所有的众多中小型窟龛构成主体。169号窟古称唐述窟,现称"天桥洞",高15米、深8米、宽20米,为已知中国开凿最早、保存最好的洞窟。窟内有佛龛、石雕、石胎泥塑三类造型。题记下方绘有数排供养人,其中有当时高僧昙摩毗和道融的供养像。另外,还有第9号龛的3身立佛,7号龛残存的一身立佛,17号龛仅存的菩萨及龛下部的半跏菩萨思惟像等,形象古朴,为早期造像中的精品。23号龛的并列5身禅定坐佛,则显示出西域造像艺术的影响。该窟的西秦壁画题材内容十分丰富,有说法图、维摩诘变、无量寿佛、释迦多宝佛、弥勒菩萨及十方佛、千佛、飞天、伎乐、供养人等,画风质朴,粗犷。

171号龛

位于石窟悬崖上,有唐代石胎泥塑的弥勒佛大坐像一尊,依山雕凿,高达27米,雄浑庄严。窟中西秦《文殊菩萨问疾图》,是中国所见时代最早的一幅维诘经变图。原16号窟,现归位在石窟群对面睡佛殿内,长8.6米的泥塑炳灵寺卧佛,是中国现存北魏时期的一尊卧佛,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高25厘米的唐代侍女造像,是中国现存石窟像中最为珍贵的一尊,充分体现了盛唐风貌。炳灵寺入口处悬崖旁边伫立着峻峭的姊妹峰,周围有鸳鸯洞、药水泉等胜境,山清水秀,峰险石。

炳灵石林

炳灵石林是一座气势磅礴的天然雕塑博物馆,这里千峰林立,万壑争奇,峰峰成形,岩岩成景。仰首山巅,有千米之高,石径隐现,。宛如云梯。万佛亭岚气弥漫,接临云天,四周奇岩壁立,危崖凌空,诸峰拱卫,怪石嶙峋,可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高山仰止已无路,曲径通幽别有天”游人至此,无不为炳灵石林奇险秀美的神奇景观所吸引,为不为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造化所倾倒,无不为西北黄土高原这一丹霞胜境所震撼。

炳灵湖

炳灵湖景区全长66公里,大夏河汇入黄河的地方为库区最宽处,宽度为6.5公里,洮河汇入黄河的地方为库区最窄处,宽度仅70米,水域面积150平方公里。由于其水面广阔,又被广大旅友称之为“高原上的马尔代夫”。站在高处,景区仿佛好像一条巨龙,蜿蜒曲折,俯卧在两山之间。在遇到好天气时,湖水平静如镜,湖面在微风的吹拂下,泛起阵阵涟漪。蔚蓝的天空上,白云朵朵倒映水中,好一幅天空之镜。这里的水,在夏秋季呈绿色,就像一块翡翠镶在群山之中,散发着耀眼的光芒。冬春呈现蓝色,由于水质清澈,群山倒映水中,水天一色,加之湖面广阔无垠,看上去平静如海。

交通指南

1、从兰州汽车西站每天从7:00开始有多班车刘家峡,车程80公里,约1.5小时,车费15元左右

2、在刘家峡水电站大坝乘船或快艇,西拐进峡口,过姊妹峰到达炳灵寺,约54公里,乘大船2-3小时,一般在中午前发船;乘快艇50分钟。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艳阳高照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炳灵寺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区】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炳灵寺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区 小编为您整理炳灵寺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区的全部内容
更多相关词条

更多>>

点击查看 旅游地理榜 更多内容